晋江优质不锈钢管(晋江不锈钢定制加工)

华峰博客 165

从拟物角度看,如果中国人是百炼成钢,那么闽南人可能就是钢中的新星不锈钢。

少时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部介绍钢铁冶炼的立志小说,却不曾想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和钢铁本身并无太多联系。后来在各种军训、合唱场合也多有接触人是铁饭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拟物用法,大体上人们对于具备坚韧品质者多爱以钢间接体现和赞扬。

钢水冶炼图

于是乎,突发奇想,如果把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形成、演变历程想象成铁矿石变成钢铁的过程,那么闽南人的成型便与不锈钢的冶炼颇为相似。因此,本人拟在阐述闽南人形成历史的同时,简单描述不锈钢是怎样炼成的

一、高炉铁水与华夏的雏形

都道炼钢厂是污染大户,特别是那高耸入云的烟囱总是让人心生疑虑。其实不然,钢厂的烟囱在污染方面还算轻的,其主要是天然气或水煤气燃烧后的排放物,以二氧化碳和水为主。至于偶尔的白烟滚滚确切地说应是白雾,实际上就是液化的水蒸气,如同马路上的除尘水泡一般。

华北某钢厂的烟囱

毕竟是炼钢厂,仍然不可小觑,其污染的重中之重其实来自于它的心脏-高炉。高炉是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的化学反应器,铁矿石、焦炭、石灰等原料一股脑丢进去让它们不断自发反应,然后就等着源源不断产生铁水即可。这个高炉就是炼钢的关键,矿石进去,铁水出来,这过程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缩版。

而中国人的前身华夏,大体上也和这个过程相似。不管是非洲猿人进入亚洲,还是亚洲猿人自行进化,分布在中国四境的原始人类在与自然和平共处互相克服过程中慢慢进化出原始脑袋,逐渐形成范称的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他们就好似铁矿石,从四方汇聚,最终在中国的心脏地区,即所谓的中原发生一次甚至多次的质变,于是一个崭新的,有了碰撞之后而发生了蜕变的华夏族群产生了,这就是中国现有各族群的祖先。

华东某钢厂的高炉

有了华夏族群之后的中国,开始征伐四方,不断地吸收更多的四夷,而其本身则在融合过程中不断进化出先进性,慢慢的,数量扩大,影响力增强,就如不断产出的铁水一般,已然不同以往了。

二、铁水精炼与汉族的形成

有了铁水,不代表炼钢就成功了,有人图省事,把铁水直接做了浇铸,成就了铸铁,或当基础,或当铺垫,用处也有,只是价值不高,以其笨重用途为主。华夏族群在产生之后,有的北迁,有的南移,进入山区过着桃源生活,等到被人发现,还处于原始社会,他们大概就是铁水直接浇铸的成品。

华东某钢厂的厂内铁路

但大部分铁水则经由鱼雷车,对,就是走在铁路上的巨无霸,继续向下一制程进发,开启闭关修炼的新征程。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可以统称为精炼,顾名思义,花精力有目的地去深加工。比如做钢筋,简单除碳除硫就可以了,做轴承,可能要特别除磷或者添加合金,总之不同用途就得改变不同的化学成分。但总的方面,他们还是以铁为主要组成,碳高则称为铁,碳低则称为钢,主要看用途。

华夏族群在形成后,仍然会分成不同的部落或方国,运气好的大禹被舜大公无私地指定为继承人,于是开启了夏朝。夏朝几经起落,数百年后,被来自东方的商人干掉,再几百年后,又变成西边来的周人坐江山,如此一道又一道的轮番上阵,算是百炼成钢了,或者说是精炼成钢。

华北某钢厂

就这么一个过程,钢铁越做越多,中国成了世界上钢产量最高的国家,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最大的钢产地有三,唐山,唐山以外的河北,河北以外的中国

而中国人的演变过程,也尤为相似,政权轮番过,各地经过不同的文化熏陶后,最终在汉朝统一下成为了汉族,而汉朝未覆盖的边缘地方则是华夏族群不同工艺下的华人,这么一波治化,中国人口数也跃居世界之最了。

三、粗钢产量高,文化多元化

中国自从做了钢铁大国后,便开始转型为钢铁强国,前阵子山西太钢终于把圆珠笔头用钢研发出来,紧接着又出了一款手撕不锈钢,这是好兆头。而中国也正因为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自然也不能只有一种人遍布全国吧。

日本某钢厂全景

于是,在汉朝以后,历朝历代不同政策下的经营乃至频繁的割据、融合,确实在国内各区域形成了不同细分文化的汉族民系,如诗情画意的吴语民系,爱拼爱赢的闽语民系,开放新潮的粤语民系,传统持家的客家民系等等,他们就好似市面上种类繁多的特殊钢一般,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用途,但归纳起来也是钢铁中的一员。

钢中新贵有哪些呢?经济实用的镀锌板,坚韧强硬的汽车板,厚实稳定的压力容器用钢,数不胜数,而闽南人,在我看来,更像是主打耐蚀性的不锈钢

不锈钢,从字面上看,就是不会生锈的钢,其实不然,它不过是比较不容易生锈罢了,钢铁毕竟是人造物,在自然界中凡是本不存在的单质、混合物,一般在稳定性上都不尽如意,都有返璞归真的可能,不锈钢无非是在不锈方面做的比较好而已。

东南某不锈钢厂内景

闽南人,在汉族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海洋性,算是最具海洋精神的民系,而海,也因为带有盐分,更容易因电化学腐蚀使得钢铁锈的更快,如果要以一种钢铁来与之匹配,当然非不锈钢不可,至于高合金钢就先不考虑了。

不锈钢的冶炼,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以高炉铁水为原料,通过添加合金精炼而成,另一种是利用废不锈钢、废钢等回收资源在电炉中熔融再生,世面上的工艺更多时候是两种方式的混合。近来,以民资不锈钢厂为代表的新兴工艺中,增加了以红土矿为原料直接冶炼含镍不锈钢的新方法,在成本上更是所向披靡,赚得盆满钵满。

四、闽南人的形成与不锈钢的成型

不锈钢之所以不锈,关键在于它含有11%以上的铬元素,根据细分需求,还可额外添加镍、钼等合金元素。市面上大宗不锈钢产品分两大类,一类纯粹以铬为主,称400系,有磁性,和普通钢铁没太大差别;另一类以铬、镍为主,称300系,无磁性,是人们普遍认知的不锈钢

华北某不锈钢厂炉渣厂

从晋永嘉之乱开始算起,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这些地道的中国人在山河破碎之时携家带口隐居于福建的山山水水之间,其中有一部分人来到了闽南的晋江和九龙江边,晋江之所以名为晋江,正是因为这些人来自晋朝的缘故。

大概是福建山水太好,有了桃源的效果,不知中原朝代有更替的初始效果让这些人完好地保存了他们当时在中原的口音和传统,我们将他们比做废钢,还是当初的钢,只是已经脱离原来的集体,快要被主流淘汰了的群体。这些人还谈不上闽南人,也不算闽东人,算是冶炼不锈钢的原料。

这种北人南移的现象从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唐代,规模都不大,算是原始积累的持续过程。而冶炼不锈钢所需要的铬、镍元素,其来源则是铬铁和镍铁,铬铁以蒙古、中亚、非洲为主要出产地,镍铁、镍生铁则以东南亚为大宗,这里把铬铁比做中东商人,镍铁比做东西洋客户,他们与闽南形成一个经济贸易的闭环,称为海上贸易的经济链条,这对于闽南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切的变化,起于唐末五代。

不锈钢与闽南人是怎样炼成的

王潮三兄弟在同安北辰山完成权利集中后,经由泉州人引导进驻泉州,开始了地方割据的统治。王氏所带领的固始军及其家眷在泉州水疍海上力量的帮助下,顺利在泉州、漳州定居,并攻下福州而占有整个福建。此时的汉人、福建土著大融合使得闽南人的组成得以确定,而我们所谓的废钢在一时之间也达到峰值,为了便于统治,王氏政权需要对闽人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子民,以便成为保证政权独立的经济、文化、政治单元。

于是,时为泉州父母官的王审邽、王延彬父子以疍民的海上力量为基础,大力开展海上贸易,以便快速获得资金,并促进内部的商品生产、交换,从而达到经济腾飞的目的。事实证明,做生意才是闽南人的最佳生存方式,故而经商被闽南人称为生理,或许那已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刺桐港的标志之一洛阳桥

而这次海上通商,也是闽南人真正有别于其他汉语民系的起始,通过海上贸易,以海洋经济为主导形成了闽南人和闽南文化,这股海上力量以中东商人为主,他们便是我们前文所说的铬铁,原始的闽南人因为有了铬铁的加入,已经成功炼成了400系不锈钢,比普通钢铁更具耐蚀性了。

五、300系不锈钢与漳州籍海商的崛起

从王审邽父子开始,以刺桐港为主导的闽南海上贸易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元代。

因贸易而致富的闽南人,并没有全身心钻入钱袋子里,而是以充足的货品、富余的钱财为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最终做到了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高度。从年代上分,闽南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质,五代倡佛,宋代尚儒,元代崇商,这些很好地把闽南人骨子里的基因在富裕时构建完整,这三点也是闽南人在内心里最重要的三个基础品性。

漳州府衙遗址

但从元代末年开始,掌控了泉州市舶司钱权实力的色目人发生内讧,他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来回割据,尽管这过程中也有闽南大宗族的参与,但从大的方面看,这是元朝不同群体等级在元朝薄弱的统治力下应运而生的权利争夺。最终不同派系的色目人在相继出场后被陈友定全盘收割,但这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引发后世巨大反应的小插曲。

就在陈友定军队进驻泉州之前,由泉州人组成的自卫队在里应外合之下率先拿下泉州。这些胜利了的泉州本地汉人,向发疯了一样,在泉州城内发起清除色目人的大屠杀,按他们的说法原因有二:一,是为南宋末年蒲寿庚投元并屠杀南宋宗族及士民的报仇,二为为这九十年来色目人的压迫统治做了结。

不管怎样,此役之后,泉州的色目人确实瞬间一空,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赶紧隐姓埋名,而最直接及最致命的后果是番舶不敢入港,风光了几百年的刺桐港也因此断了财路。原本做生意或者跟着配套做生意的,一下子没了工作,只能回归农业种植,大肆的开垦导致晋江淤积,从而又加剧了刺桐港的困境。而人多地少的泉州,实在供养不了太多的人口,于是从明初开始,一直到明中期,泉州人口一直处于衰减状态,他们走四方去了。

清净寺伊斯兰墓葬

其中很大一部分落户潮汕,据说这些泉州人生怕被当做色目人,所到之处都对人讲自己是莆田人,因被色目人驱赶,逃难来了。

在不锈钢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用途的拓展,人们发现400系不锈钢在耐蚀性和加工性方面不太令人满意,就像刺桐港一样,被色目人垄断了的海上贸易,说没就没。到底还是要自己能说了算才是长久之计。

时间慢慢流逝,在不锈钢领域,有人发现在400系基础上增加8%以上的镍,可以获得奥氏体组织,在耐蚀性和延展性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于是一种全新的300系不锈钢诞生了。作为400系的衍生,300系一下子就占有广阔的市场,并被人们误认为是不锈钢的所有。

而刺桐港衰败之后,充满血性的闽南人,并没有放弃海洋,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于是有人突破明初的海禁,重走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以图重新找到发家的机会。

等啊等,终于等到了两个完美的偶遇。

漳州府月港附属码头之一嵩屿码头

第一个是,正德年间,被季风耽误了的佛郎机意外闯入九龙江口,并在那里买到了精美的景德镇青花瓷,他们把瓷器带回欧洲后,引发了东方热,同时也赚得不亦乐乎。

第二个是,也是正德年间,因为贫穷闽粤赣交界农民起义不断,王阳明受命来到赣南平乱,在他的努力下,闽粤赣终于迎来安定曙光,福建的混乱中心因此有了平和县。而随军而来的江西人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也带来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

善于捕捉机会的闽南人,在这两个事件中发现了商机,他们利用平和县的青花制瓷工艺结合佛郎机的客制要求,破天荒地开展定制加工的商品经济,这么一来,欧洲人的订单源源不断,而漳州山海之间的合作也达到了顶峰。

大体上,以漳州为代表的明代海上贸易所采用的套路多为如此,沿海百姓负责联系销售端,并躲开官府监督将货物卖出去,而山区的百姓则负责大力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商品。

明代漳州牌坊,经济繁荣带动文化昌盛

从此,九龙江口的月港、石码、石尾、海沧有了蓬勃的通番尝试,而漳州人口也逐渐增加,最终在嘉靖至万历年间跃居全省第一,这就是经济对人口的吸引力。

而闽南人对海洋的经营也迎来了第二春。这个时期的闽南人,学会了把握机遇,乃至卧薪尝胆,最后让爱拼会赢的精神成了闽南人的信仰。

六、不漳不泉双相不锈钢

明朝在经历了嘉靖倭乱、寇乱等一系列的混乱之后,最终才明白只有开放海禁,才能遏制不断产生的海乱。于是,以月港为中心的海澄县隆庆开关启动了,仅仅过了十数年,月港便成了大明朝的天子南库,可见,明朝的民间商品经济对于西方人有多么可怕的吸引力。

在那个时代,中国,绝对是西方人崇拜的上国,精美的定制青花,柔美的丝绸,那简直是不可直视的奢侈品。

明景德镇青花瓷

也正是如此,西方人开始仿制中国的制瓷工艺,从偷学到山寨,再到成份再造、模拟配方,最后竟然真的让西方人偷到了制瓷技艺。而明朝在万历之后也开始风雨飘摇,最终在清军的铁蹄蹂虐下倾然倒塌。

而那时,亦商亦盗成了闽南人征服海洋的法宝。掌握了东南海上贸易资源的郑氏,凭借着强大的海军,硬是以弹丸小岛和陆地海边扁小的地盘与清军展开连年拉锯,这可真是苦煞了清军了,一群骑马的人怎会适应水战,于是他们采取了卑鄙的迁界政策,让郑氏断绝补给,不战而胜。而同时苦心经营数百年的海澄县大明第一港也因此成为废墟。

好在郑氏早已想好了退路,继续保持海上的优势,退守台湾,这算是闽南人扩大经营的一次挑战。

清代青花瓷

而之后,随着施琅收复台湾,闽台的融合便水到渠成。漳泉两地的人在厦门和台湾发生深层次的融合,从而产生的不漳不泉的混合文化,而这就是不锈钢中的战斗机-双相不锈钢,既有300系的耐蚀性,又有400系的强度,这真是双赢的政策。

事实证明,谁是闽南最大的港口,谁便承担了闽南人和闽南文化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大任,五代、宋、元以刺桐港为代表,是泉州科教文卫大发展的时代;明代以月港为代表,则是漳州商品经济发光发热的档口;清代乃至今日,以早期厦门港和后期高雄港为代表,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在于当时闽台对渡的模式,是近代清朝闭关锁国及西方压迫中国和闽南人挣脱压迫的自由经济时代。

后者走到今日,已显示出廉颇老矣的态势。

七、多面开花的不锈钢与闽南内部重新洗牌

从改革开放开始,泉州民营经济率先起飞,很快便超越漳州成为闽南经济一哥,这种繁荣的景象被人们称为宋元泉州的重新崛起。

清代闽南人闯荡广州十三行

以不锈钢的发展趋势看,这是超纯铁素体的春天,以400系为基础,通过脱碳脱氮使得此类不锈钢内部不良元素大幅度降低,从而提升它的耐蚀性,其性能之优越已经和常规的300系不相上下,最关键的是其价格较300系低了不少,想必在未来超纯铁素体肯定有不错的市场反应。

泉州经济和超纯铁素体的命运实在太相似了,以明代漳州月港冒险、敢拼的方式重新走向海洋,利用海洋彼岸的初始资源做到领先全国。当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则寻机一飞冲天,这恰恰就是明代九龙江口沿海百姓曾用过的伎俩,也是当时晋江安平港的模式。

但,可惜的是,泉州民间开花,官方却噤若寒蝉,这种反差有些奇怪,就好像软件上采用了明代风格,硬件上的宋元刺桐港却不配合,这也是泉州模式的短板。

闽南人的内涵

反观九龙江口的厦门,在完成了整个九龙江口港口资源的统一后,厦门港在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破1000万TEU,排名正式超过高雄,成为闽南地区最大的港口。

似乎,这也预告着闽南文化大旗即将发生转向,未来的厦门会以何种面貌引领闽南走向,便值得让人深思。

而时至今日,中国的不锈钢产量早已领先世界,超纯不锈钢也不再如五六年前那般热门和被寄予厚望,就连已经被列入不赚钱行列的300系在这两三年竟然也能被青拓玩出另一种风格。不锈钢行业,真心难以捉弄,下一个风口会是哪里呢?成本降低的300系?物美价廉的超纯不锈钢?还是解决了生产难题的双相不锈钢?又或者是彩色不锈钢、抗菌不锈钢?

期待厦门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