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之间,2018年就已经过去3个月了
蓦然回首,原来,顺德市离开我们已经16年
16年,仿佛只是眨眼的瞬间
而那些年发生的一切仍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
那些年,顺德市是不存在的
提笔写起籍贯,我们会很自然的写下广东省顺德市
2002年12月8日,顺德市降为顺德区,隶属佛山市
从此,广东再无顺德市
2004年1月28日,顺德固网电话号码升位,原有的区码0765被取消,换成与佛山一样的0757,并在所有固网电话号码之前加上"2"字,成为8位的电话号码。
从没想过,顺德市离开我们已经16年
这时间,过得太快了
当年,地还很便宜
拥有自己的一块地,就能盖上一栋满意的房子
邻里乡亲彼此熟悉,聊天打牌
享受这里的慢生活
▲陪伴顺德人18年的彩虹桥
当年,这里是顺德政府
虽然各镇之间很少串门
但彼此心里都清楚,我们都是顺德人
当年,被誉为可怕的顺德
经济发展程度在广东省内名列前茅
即使在16年前,各个镇街的中心城区也是高楼林立
你认得出下图是哪里吗?
当年的容桂街道
当年的大良街道
当年的勒流街道
当年的伦教街道
当年的北滘镇
当年的乐从镇
当年的杏坛镇
当年的陈村镇
当年的均安镇
当年的龙江镇
16年前的顺德市,真的很不一样!
当年,人称南国明珠的珠江冰箱厂。1992年1月29日下午4点多钟,小平同志在省市各级领导的陪同下前来珠江冰箱厂,探讨顺德模式,谋划未来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顺德,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冰箱生产基地
当年的华盖路步行街
华盖路建于清朝,全长635米
八十年代的华盖路就热闹非凡
由于考虑建筑安全问题
并与1988年改造,定为旅游文化步行街
现位于清晖园旁 游览完多来华盖路逛街
当年的容奇大桥(建造中)
容桂与大良交通的唯一桥梁
▲建造中的容奇大桥
▲容奇大桥通车典礼
当年,这里是顺德大良金榜河风貌。彩虹桥寓意1998年10月11日在顺德宝林寺重建落成开光当日下午4时天空出现的两道七色彩虹,彩虹持续出现约1个小时,于是宝林寺将这个现象记载为三大吉兆之一。
根据彩虹桥的设计者梁昆浩,因为这个吉兆,才在凤山桥上设计了两道彩虹飞架,寓意顺德彩虹初出,万物皆成
当年的容桂文塔公园
1989年修缮,由于严格按古建修缮原则施工
恢复了该塔古朴雅淡,色彩鲜明的特点;
当年的顺德容奇港
1986年9月,顺德容奇港开辟至香港的客、货运直通航线 ;
当年的格兰仕
当年的雨花寺
座落于小沙浮岗的山麓上(即容山中学东北面)
当年的顺德图书馆
当年的顺德华侨中学
老华侨中学建于1957年
是当时顺德仅有的三所中学之一
目前已经为顺德教育事业作出贡献50多年
你是否其中学子之一?
当年的容奇旧码头
售票员在船上游走,逐人收费
一人1毛钱,带单车5毛钱
当年的农展馆
如今的青少宫、凤岭公园处
当年的凤城酒店
五十年代顺德的高档旅馆
是顺德历史最悠久的酒店之一
至今依然在顺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当年的你,去过吗?
当年的同仁善堂
始建于1931年
现在是乐从医院
救死扶伤80载
即将消失的味道
煎堆▼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祭祀祖先、馈赠亲友,必不可少。但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饮食,油炸的煎堆已越来越少人制作。同属油炸系列的蛋散、糖环、笑口枣也是如此。
Diong Diong糖▼
Diong Diong糖,又叫叮叮糖。卖糖人挑着竹篓走街串巷,用铁锤叮叮当敲打糖刀,白白糯糯一大块。几分钱、甚至旧鞋子、牙膏皮,就能换得卖糖人用铁片敲下来的不同大小的白糖块。如今,糖果店遍地都是,却再也没有哪颗糖能牵动儿时的怀念。
手卷龙须糖▼
龙须糖的制作过程,就犹如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小贩把沾满粉的糖球搓成长条,捏成圆环,然后猛然拉长、对折,又拉长、对折.....短短十几秒,小糖球就变成了丝丝缕缕的糖丝,在他灵巧的双手中飘荡。
刚做好的龙须糖,又细又脆,略为咀嚼,糖丝就甜甜地在嘴里融化了,想必应该是不少人小时候美好的回忆。现在还有少数手工艺人在坚持做龙须糖,如果你也怀恋,就抓紧时间去吃吧!竹升面▼以前啊,竹升面都是用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师傅搓完面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骑坐在竹竿那头,用脚一蹬一蹬,竹竿碾压着面团,师傅要一边压打一边移动,让面团受力均匀,渐渐变成一条摊开的毛巾。
在面条工艺机械化之后,沿用传统竹竿压面的店铺所剩无几。寡淡的流水线加工味道,怎么比得上人手制造的那份人情味?车耳糖水▼小编的印象中,模糊还记得有车耳糖水",其实是用麻花做的,只不过在广东不叫麻花,就叫车耳。
即将消失的行当
剃头匠▼
不同于现在让人吐槽不断的花哨理发店,曾经的剃头匠对比起来是那么朴实。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不一会就面目一新。
想起小时候去剪发,坐上那个椅子看到那把刀就会哭得稀里吧啦的,然后只要有一个小孩哭,整个理房间的小孩又跟着哭,相当壮观!弹棉花▼总觉得说起弹棉花是件很暴露年龄的事情,但它着实存在于不少人的回忆中。那时候没有什么蚕丝啊,鹅绒呀~~小时候每家每户家做被褥,就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挽脸师▼以前哪有什么整容的,女人想要美,就找她了!
那些年在小巷弄堂里,挽脸师靠一条细棉线同白粉,几下就将脸上的汗毛拔干净,让皮肤变得光滑细致。现在美容院到处都是,街边巷口已经很难再见到挽脸师的踪影。
修鞋补雨伞
▼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如今可能只有老里巷还有。于是当伞鞋坏掉,只能干脆扔掉。
翻瓦匠▼以前老一辈住的是瓦房子,像夏天经常有台风光顾,每次台风过后,瓦匠的生意都会特别好。现在很少人家里是这种屋顶的了,很难找到专业的翻瓦人了。
即将消失的叫卖声
补镬头(锅)▼以前的补锅匠走街串户吆喝补——镬——嘞——,师傅可以补铁锅、补搪瓷器皿、补铝锅水壶……反正样样都精通。每次有人质疑问你行不行啊?!他就会说修不好我就不收你钱,就是那么有自信有木有!
磨刀、磨铰剪▼以前一把刀用到生锈就磨,磨刀石当时家家户户都应该有一两个,不过为了方便大家都会花一点钱去磨,毕竟专业磨刀的会好快而且磨得好锋利。现在,不行了?买买买换换换了……
这一刻,我们都是顺德人
一转眼,顺德市已经离开我们了
16年的光景
似乎顺德市的一切都消失了
似乎一切又还存在
顺德市,是一个难忘的时代
感恩出生,在这座伟大的城市
怀念从前,珍惜现在,感恩未来
再见,顺德市!
以此
致敬我们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