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新唐书》欧阳修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在唐末这纷乱的世道中,创造出大中之治,给百姓短暂光亮的小太宗的唐宣宗在大明宫驾崩,宣宗病逝前,已经安排好托孤传位的事情,有意传位给第四子夔王李滋,却不想因为党争,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漼为皇太子,是为唐懿宗。父子二人同为宦官拥戴而登上帝位,可见宦官专政是唐末尾大难掉的顽疾。虽然开局相似,但是结果相差十万八千里,宣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给懿宗留下一副相对好的家底,懿宗登位之后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崇信佛教、导致浙东、安南、河南、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败光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如果追溯唐朝随后一系列走向灭亡的灾祸,唐懿宗李漼都可以算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电视剧《凰图腾》张默饰唐懿宗李漼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生于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12月28日),父亲李忱为光王,母亲晁氏为侧妃。父亲李忱作为大唐藩王,李漼从小接受的是藩王的教育,吃喝玩乐是常态,了不起再搞点琴棋书画等高雅的艺术,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帝王心术的学习的,本以为会这样走完一生,没想到天降喜事。
会昌六年十月,其父李忱被宦官马元贽等人拥戴即位,是为唐宣宗,册封李漼为郓王。李漼作为长子,一下子就拥有了皇位的合法继承权。但是唐宣宗并不喜欢李漼这个长子,唐宣宗想立第四子夔王李滋为皇太子;但是因为李滋上有兄长,依照礼法轮不到他当皇太子,所以唐宣宗久久不建东宫,想拖下时间再做处置。不想这一拖就出事了,唐宣宗意外病逝之后,宦官王宗实矫诏立李漼为皇太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一月,李漼登上皇位,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出自唐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
《句》
唐懿宗知道不被宣宗喜欢,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登上皇位后,立即释放自己的本性。沉迷游乐,举办宴会、乐舞,常常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根本不理会朝政。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
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兴,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所花费的钱财也不可估计,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上好音东宴游,殿前供奉东工常近五百人,每月宴设不减十余,水陆皆备,听乐观优,不知厌倦,赐与动及千缗。曲江、昆明、灞、南宫、北苑、昭应、咸阳,所欲游幸即行,不待供置,有司常具音东、饮食、幄,诸王立马以备陪从。每行幸,内外诸司扈从者十余万人,所费不可胜纪。——《资治通鉴》.
赏赐金银也就算了,发展到后来连官职也滥赏。咸通八年(867年)三月,乐工李可及谱了一首新曲,唐懿宗听了十分高兴,任命李可及为左威卫将军。曹确劝谏唐懿宗说:唐太宗当年确定朝廷文武官六百余名额,对房玄龄说:‘朕以官爵委任给天下贤能之士,工匠商人伎巧等杂流人物不可委以官爵。’大和年间,唐文宗想任命伎乐尉迟璋为王府率,拾遗窦洵当面真谏,唐文宗当场就将尉迟璋改派到地方上去,任光州长史。希望陛下依照太宗、文宗两朝的旧例,不要委任会优为中央朝官,可以任李可及别的官。唐懿宗却不加理会,我行我素。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
唐懿宗在位14年期间,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换人之频繁也算前无古人了。由于唐懿宗对处理行政事务兴致不高,假如宰相用人得当,同样能够起到很大辅助作用,应该不会逊色武宗对李德裕的器重效果。但问题是大多数宰相不是碌碌无为者,就是爱财如命、为人不堪之辈。咸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宪宗的驸马,本人并不具备实际才干,尸位素餐,人送外号秃角犀。
咸通五年任相的路岩生活奢侈豪华,经常收贿赂,左右小人也参预政事。至德县令陈蟠叟为此上书给唐懿宗要求召对,说:请皇上抄边咸一家,抄得的财物可用以赡养国家军队两年。唐懿宗问:边咸是谁?陈蟠叟说:是路岩亲任的小吏。唐懿宗听后极为愤怒,将陈蟠叟流放于爱州,自后没有人再敢说话。
上荒宴,不亲庶政,委任路岩;岩奢靡,颇通赂遗,左右用事。至德令陈蟠叟因上书召对,言:请破边咸一家,可赡军二年。上问:咸为谁?对曰:路岩亲吏。上怒,流蟠叟于爱州,自是无敢言者。
路岩后来与宰相韦保衡沆瀣一气,权势熏人,结党营私,当时称其党为牛头阿旁,意指其如鬼一般险恶可畏。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的风气传导到下层,下层官吏自然有样学样,贪腐横行,欺压百姓。长安城中的居民就把其中的曹确、杨收、徐商、路岩等几个宰相的姓名编了一首歌谣说: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路岩像
唐懿宗更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字数之多就可以看出。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仪式。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唐玄宗和唐武宗两人尊号都为14字,是唐朝最多的了。唐懿宗的尊号字数几乎可以赶上玄宗和武宗,但论文治武功,唐懿宗根本不能望其项背,简直让天下人耻笑,自取其辱。
唐懿宗对待宗室亲属的态度区别明显,宣宗一共有十二个儿子,没有一个活得比懿宗李漼久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懿宗对待这些兄弟也十分淡漠,生前不怎么关心,死后也是按照礼仪敷衍的草草了事。但懿宗生有一女儿同昌公主,懿宗宠溺无比。下嫁起居郎韦保衡,礼仪甚盛。豪华程度,终唐一朝,绝无仅有。下嫁之日,宫廷中的珍宝古玩几乎全部作为嫁妆,于长安广化里赐予宅第,连窗户都用珠宝修饰,院内的井栏,平时用的药臼、马槽柜子也用金银制造,用金丝编成筐箕,赐给钱五百万缗,其他财物不可胜数。
公主出嫁的第二年,不幸染病,不治身亡。唐懿宗极为痛苦,悲伤不已,竟然迁怒医官,下令杀翰林院医官韩宗劭等二十余人,并将他们的亲族三百余人全部逮捕,关押在京兆监狱。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宰相刘瞻希望谏官能上疏进谏,但谏官迫于皇帝的淫威,无人敢于火上浇油、引祸上身。刘瞻无奈,只好自己上疏替医官辩护:
修短之期,人之定分。昨公主有疾,深轸圣慈。宗劭等诊疗之时,惟求疾愈,备施方术,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竟成差跌,原其情状,亦可哀矜。而械系老幼三百余人,物议沸腾,道路嗟叹。奈何以达理知命之君,涉肆暴不明之谤!盖由安不虑危,忿不思难之故也。伏愿少回圣虑,宽释系者。
唐懿宗收到上疏果然大怒,立即罢了刘瞻的相职,同时,还把与刘瞻关系密切的朝廷官员数人贬斥到岭南。为了表达自己哀痛,唐懿宗给同昌公主办了场浩大的葬礼,陪葬用的衣服玩具,与生人无异,每种都有一百二十车。送葬时用锦绣、珠玉为仪卫、明器,五彩缤纷的送葬队伍延绵三十余里。又赐酒一百多斛,装了四十骆驼的饼,以给抬柩的役夫食用。唐懿宗与郭淑妃追思公主不已,乐工李可及为此创作了《叹百年曲》,曲声切惋转,感动人心,舞女数百人配以舞蹈,懿宗又调发内库杂宝为舞女作首饰,用八百匹作地毯,一曲歌舞过后,地毯上尽是珠宝玑玉。懿宗只因为自己对公主的喜爱,不顾国家的礼制,随心所欲,如此铺张浪费,对朝政全然不放在心上,一个昏君的嘴脸暴露无遗。可笑的是,黄巢起义攻破长安之后,同昌公主的陵墓很快被盗挖,一切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同昌公主像
唐懿宗还特别崇信佛教,佛教重新兴盛。唐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暂停对佛教的打压政策。到懿宗时期,下令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起来。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懿宗信仰佛教的高潮是继宪宗之后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四月,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
大唐迎佛图
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 简陵石狮佛骨迎入京师后的当年六月,懿宗又一次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难怪史学家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
咸通十四年(873)七月,41岁的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灿烂的一生。这时距离梁太祖朱温篡唐还有34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读通鉴论》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