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如果加上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则为中国四大名楼,当然也有说江南三大名楼加山东蓬莱阁为中国四大名楼的。这里先不管它,反正自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以来,全国各地抢名人、抢名胜,都抢破了头,因为巨大的传统文化资源,也会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岳阳楼像所有的名楼一样,留下了历代无数名人的诗词作品和墨宝。尤其是在唐宋年间,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群玉、范仲淹、陈与义等大诗人、大文豪接踵而来,写下了成百上千篇诗词歌赋。
杜甫在58岁时,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抱病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观景的同时,大概想得挺多,百感交集,写下了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说来也怪,凡是与杜甫同题材并同体裁的诗,前人评诗时一对比,多推其诗为上,纵是李白、崔颢、王之焕、孟浩然之作,亦不在话下。小编实在是很想跟宋、明、清三代的诗词评论家们唠叨唠叨:杜甫在你们眼里,何止是诗圣,用现在话来说,简直就是甄子丹附体,宇宙第一啊。前面被小编发现你们把杜甫的《登高》封为古今第一律诗,力压崔颢《黄鹤楼》的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现在又被小编发现你们把杜甫的《登岳阳楼》封为古今登楼第一诗,再度碾压崔颢的《黄鹤楼》,顺便捎带上了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可是小编明明记得,你们曾经说过《登鹳雀楼》是唐人五言的压卷之作的。你们这么评诗,真的好么?是想引发九泉之下大诗人之间的战争吗?
言归正传。和岳阳楼有关的诗,最为著名的是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下面先欣赏杜诗,再欣赏孟诗,看看是不是真如前人诗评中所言,杜诗胜过孟诗。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洞庭水:即大名鼎鼎、仅次于江西鄱阳湖的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坼:分裂。
乾坤:这里指日、月。
孤舟:孤单的小舟。这里指自己一家人挤在一叶孤舟上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关山北:这是泛指北方边境。
轩:窗户。
涕泗:眼泪和和鼻涕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涵虚:基本意思为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道家天师道最高神太上所居之处,这里指指仙境。
云梦泽:古代的云泽和梦泽,现湖北南部、湖南北部的低洼地区。洞庭湖位于其南一角。
济:渡过、到达。
楫:船桨。
端居:闲居。
圣明:一般用来赞誉皇帝英明。这里借指太平盛世。
徒:空,只好。
【对照赏析】
很多大诗人都吟咏过岳阳楼和洞庭湖。比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刘禹锡的《望洞庭》,崔珏的《岳阳楼晚望》 等等,但其中评价最高的是杜诗和孟诗。
北宋诗人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说得更直接:岳阳城赋咏多矣,须推此篇(小编注:指诗《登岳阳楼》)独步,非孟浩然辈所及。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
杜诗的创作背景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孟诗,是孟浩然在其忘年交张九龄任中书令时写下的,并赠给了张九龄,目有是期望张九龄能给予其仕途上的推荐。创作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格调不同。
杜诗起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交待地点和登楼的缘由,带有隐晦的感情色彩。诗中说他素闻洞庭湖大名,一直想浏览一番,今天终于来了,并且登上了岳阳楼。按理说,心愿得到了满足,应该非常高兴才是,至少该有如毛主席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句中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受,然后,我们从杜诗这一句中,丝毫感受不到杜甫的喜悦,相反,感受到的是沧桑。此句虽看似平凡,实则暗流汹涌,为全诗定下了悲怆的基调。
孟诗起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则是从描写远景入手:八月间,洞庭湖水一望无际、波澜不惊,和长天混为一体,仿佛身处仙楼琼阁。表面看起来,时空背景很大,但实际上流于平庸。在小编看来,既不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般博大壮观,又不如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般俊逸空灵,正如明清之交的学者毛先舒在《诗辩坻》中所评:余谓起句平平。
杜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是说,本来应该连在一片的吴楚两地被一望无际、漫延到东南方向的洞庭湖水硬生生地割裂开来,凭楼远眺,仿佛天地间全是水,天地间的万物全部漂浮在湖水之上。简简单单的一个坼字和一个浮字,把静态的景物,瞬间化为动态的意象,使得诗中的风物全部活络起来,也使得句子的气势更加恢宏,境界更加深远。同时,这一句也是在隐喻国家的战乱和分裂,以及政局的不安,体现了诗人的对国家和时局的担忧。此句是名句。
孟诗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是名句。写洞庭湖的深厚蓄积,滋润了广阔的云泽和梦泽,而壮阔的波澜,轻易就能把岳阳城撼动。诗句体现出洞庭湖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及无所不至的力量。此句也有隐喻,意指朝廷强大,国家昌盛。《唐风定》中说:孟诗本自清澹,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认为三四句与杜诗中的三四句不相伯仲。清初诗人王士祯在《燃灯记闻》中说:为诗须有章法、句法、字法……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
尽管如此,但小编还是支持孟诗颔联在气象上不敌杜诗颔联的说法,因为孟诗句妙则妙矣,但其气象相对于杜诗来说,还是略显局促。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壮语也,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说:杜作前半首由近说到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杜诗说:三、四雄跨今古,五、六写情黯淡。著此一联,方不板滞。孟襄阳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空写,却移他处不得,本领更大。
杜诗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诗人自己眼前的境遇,和亲朋好友没有一点联系,自己年老体衰,身弱多病,一家人蜗居在一条小船上,在乱世之中四处漂流。而孟诗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则是名句,意思是我想渡过这片大湖,却没有舟船借助,如今在皇帝圣明之下,天下太平繁荣,我却依旧无事可做,闲居在家,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把希望张九龄引领举荐自己的心愿说得非常含蓄婉转,比喻贴切,非常得体,同时又包含一定的哲理。此句被历代文人当作写自荐信的模板,常被化用。小编认为,此联,孟诗取譬巧妙,手法独到,略胜杜诗。
杜诗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现的是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北方边境依旧有吐蕃在侵扰,战争得不到停息,甚至连长安都受到威胁。我虽然居于小舟中,可心怀天下。如今倚着窗户,向北眺望,虽然远隔千山,看不到边境战况,但一想到国家陷于战争,老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怎么能不让我心忧流泪。此等境界,非孟诗可比。
孟诗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垂钓者暗喻当朝的执政者,其实就是指张九龄。这句的意思是说,张丞相,你现在当朝执政,而我却不能跟随你的左右,依旧赋闲在家,既然不能为你效力,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了。此句虽然由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化用而来,但其意义远不及原句积极,用在此处,尤显一股文人怀才不遇,却又希望能够通过所谓的贵人引路而入仕途的酸气。到了结句,孟诗还在酸不溜丢地纠结个人的利益,表达自己迫切入仕的愿望,在境界上已是远逊杜诗。
总而言之,杜诗由近及远,又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交错推进;诗意一波三折,先是大气磅礴,后是沉郁悲怆,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感慨;抒发的是忧国伤时的情怀,彰显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情操。孟诗表现手法巧妙,诗意含蓄委婉,先是气象万千,后是辗转悱恻,抒发的是个人欲借机入仕的理想抱负。
说到这里,其实高下已经分出来了。
不过小编要郑重声明:孟诗是一篇历代流传的上品,这是毫无疑问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