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春为首下一句对联是啥(春夏秋冬春为首下一句对联是什么)

华峰博客 124

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中,春夏和秋冬两两相继,春和秋的节点变化相对明显。春夏季,阳气由初生至盛;至秋冬,阴气渐强。春发秋收,一扬一敛。物候继替,很多习俗也相互对应。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日期在公历8月7—9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敛意为聚集、收敛。自立秋开始的三候依次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时节,初有凉风,甚至会提前感知到丝丝凉意。《清嘉录》里收有谚语:预先十日作秋天。虽然秋凉会早到,但并不会短时间退去暑热,立秋时节仍在三伏天里,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并以秋老虎来形容这种燥热。历经三候,暑气渐消,凉意转浓。到下一个节气处暑,才基本告别夏天。

迎秋

我国古人讲究顺天应时、承天运。早在周代,季节变换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四郊迎新。逢立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秋于西郊,举行祭祀仪式。宋代,朝廷于立秋日要举行报秋仪式。立秋这天,宫内要把盆栽的梧桐从外边移入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落下一两片叶子,一叶而知秋,以寓报秋之意。

至立秋,完成夏秋季节转换,人们的生活模式也有明显变化。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赐冰条载: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民间亦有卖冰水儿的。饮冰至立秋止。

在没有现代制冰技术的古代,冰自何来?看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窖冰记载可解惑: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存储天然冰,早早地为炎炎夏日备好清凉饮,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解暑智慧。

立秋吃瓜是很多地方的食俗。《帝京岁时纪胜》载:立秋预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院中露一宿,新秋日阖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清嘉录》中有立秋西瓜记载: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立秋日,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西瓜作为夏季解暑的主打瓜果,在立秋日,还兼做敬宗法祖的供品和亲邻之间流动的礼物。与立春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对应,有些地区还将立秋吃瓜称为咬秋,清《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东北地区早年间还将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视为赏味的期限,之后不再视为美味。

称人、贴秋膘也是流传较广的立秋习俗。与此对应的是前期的立夏习俗。立夏节气始,进入高温天气,人们容易出现消瘦、倦怠等疰夏症状,依俗有尝新、称人等习俗。立秋再度称人。《清嘉录》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古时,立夏、立秋称人,不似今天的求精准,重在求吉。体重数就高不就低,秤砣只能往外打。讲究的司称人还会边称边说些吉祥话。比如祝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祝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等等。贴秋膘与称人所求相似,是希望借立秋日的食补长膘增重,提振精气神。东北一些地区,立秋日贴秋膘除了要吃大鱼大肉等富营养品之外,同进食的人选也很重要。会选比自己胖的人同餐,以求快速达到对方的体重。昔日求重求胖的做法与长期以来求温饱的生活水准相应;时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新的健康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减重塑身努力。立秋称人、贴秋膘的诉求可能是求轻求瘦。这样看来,打秤花的里外、同餐人的选择会不会反向选择呢?

迎秋习俗中,湘西苗族地区还有赶秋节习俗。立秋日,人们穿上盛装,相聚到秋坡上,荡秋千、吹芦笙,尽情欢庆。还会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送去丰收的祝福,祈望秋来五谷丰登。

卜秋

春种秋收、春祈秋报,是传承久远的农作节奏和农事俗信。时进立秋,拉开了大范围秋收的序幕,民间有很多卜秋、求丰收的经验总结和做法。《帝京岁时纪胜》载:秋前五日为大雨时行之候,若立秋之日得雨,则秋天畅茂,岁书大有。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民间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等说法。立秋的及时雨为即将收获的作物提供了关键性保障、丰收可望。但立秋雷则为人所忌。《清嘉录》载:立秋日雷鸣,主稻秀不实。谚云:秋毂碌,收秕谷。毂碌,形容雷声滚滚。干打雷不下雨,稻谷没有水的滋养,结实就不饱满。

秋收是春种、夏耘的目标,有了收获,民生才有基本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个人、群体的礼节、荣辱,社会公序良俗的养成,端赖于这一保障。

秋爽来学

《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与秋季开学对应的是二月二的春季开学: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拥有懒学待遇的京师小儿歇完冬夏,在宜人的春秋两季开启学习生涯,张弛有度。自然是顺应时令、应时而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写照。

作者:杨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中,春夏和秋冬两两相继,春和秋的节点变化相对明显。春夏季,阳气由初生至盛;至秋冬,阴气渐强。春发秋收,一扬一敛。物候继替,很多习俗也相互对应。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日期在公历8月7—9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敛意为聚集、收敛。自立秋开始的三候依次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时节,初有凉风,甚至会提前感知到丝丝凉意。《清嘉录》里收有谚语:预先十日作秋天。虽然秋凉会早到,但并不会短时间退去暑热,立秋时节仍在三伏天里,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说法,并以秋老虎来形容这种燥热。历经三候,暑气渐消,凉意转浓。到下一个节气处暑,才基本告别夏天。

迎秋

我国古人讲究顺天应时、承天运。早在周代,季节变换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至四郊迎新。逢立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秋于西郊,举行祭祀仪式。宋代,朝廷于立秋日要举行报秋仪式。立秋这天,宫内要把盆栽的梧桐从外边移入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落下一两片叶子,一叶而知秋,以寓报秋之意。

至立秋,完成夏秋季节转换,人们的生活模式也有明显变化。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赐冰条载: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民间亦有卖冰水儿的。饮冰至立秋止。

在没有现代制冰技术的古代,冰自何来?看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窖冰记载可解惑: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謻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存储天然冰,早早地为炎炎夏日备好清凉饮,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解暑智慧。

立秋吃瓜是很多地方的食俗。《帝京岁时纪胜》载:立秋预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院中露一宿,新秋日阖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清嘉录》中有立秋西瓜记载: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立秋日,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西瓜作为夏季解暑的主打瓜果,在立秋日,还兼做敬宗法祖的供品和亲邻之间流动的礼物。与立春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对应,有些地区还将立秋吃瓜称为咬秋,清《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东北地区早年间还将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视为赏味的期限,之后不再视为美味。

称人、贴秋膘也是流传较广的立秋习俗。与此对应的是前期的立夏习俗。立夏节气始,进入高温天气,人们容易出现消瘦、倦怠等疰夏症状,依俗有尝新、称人等习俗。立秋再度称人。《清嘉录》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古时,立夏、立秋称人,不似今天的求精准,重在求吉。体重数就高不就低,秤砣只能往外打。讲究的司称人还会边称边说些吉祥话。比如祝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祝小孩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等等。贴秋膘与称人所求相似,是希望借立秋日的食补长膘增重,提振精气神。东北一些地区,立秋日贴秋膘除了要吃大鱼大肉等富营养品之外,同进食的人选也很重要。会选比自己胖的人同餐,以求快速达到对方的体重。昔日求重求胖的做法与长期以来求温饱的生活水准相应;时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新的健康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减重塑身努力。立秋称人、贴秋膘的诉求可能是求轻求瘦。这样看来,打秤花的里外、同餐人的选择会不会反向选择呢?

迎秋习俗中,湘西苗族地区还有赶秋节习俗。立秋日,人们穿上盛装,相聚到秋坡上,荡秋千、吹芦笙,尽情欢庆。还会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送去丰收的祝福,祈望秋来五谷丰登。

卜秋

春种秋收、春祈秋报,是传承久远的农作节奏和农事俗信。时进立秋,拉开了大范围秋收的序幕,民间有很多卜秋、求丰收的经验总结和做法。《帝京岁时纪胜》载:秋前五日为大雨时行之候,若立秋之日得雨,则秋天畅茂,岁书大有。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民间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等说法。立秋的及时雨为即将收获的作物提供了关键性保障、丰收可望。但立秋雷则为人所忌。《清嘉录》载:立秋日雷鸣,主稻秀不实。谚云:秋毂碌,收秕谷。毂碌,形容雷声滚滚。干打雷不下雨,稻谷没有水的滋养,结实就不饱满。

秋收是春种、夏耘的目标,有了收获,民生才有基本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个人、群体的礼节、荣辱,社会公序良俗的养成,端赖于这一保障。

秋爽来学

《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与秋季开学对应的是二月二的春季开学: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拥有懒学待遇的京师小儿歇完冬夏,在宜人的春秋两季开启学习生涯,张弛有度。自然是顺应时令、应时而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写照。

作者:杨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来源:千龙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