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剧沙区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我国土地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全国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态状况仍很脆弱,特别在沙区,人口、资源、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防沙治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治沙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占据着积极的主导地位。中西部对于绿化植物的需求,和东部地区有较大区别,其中,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代表性的防沙治沙植物的特性和功能。
沙生植物指的是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沙土生境的植物,称为沙生植物。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荒凉无际,黄沙滚滚,寸草不生。其实,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禁区,那里尚有片片绿洲呈现着生机。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被称为沙生植物。这些沙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沙大、雨水少、冷热多变的严酷气候下,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异。
根据植物对风沙基质的关系,可将沙生植物划分为抗风蚀沙埋、耐沙割、抗日灼、耐干旱、耐贫瘠等系列生态类型[1]。
说起沙漠,人们自然会想到连绵沙丘无穷尽,浩瀚大漠不见边的壮观景象。如果能在茫茫大漠中遇到绿洲,无疑是件令人欢喜的事情。而那些生命力如此顽强的植物,的确是了不起的植物,它们肯定有许多地方与别处的植物不同,尤其是根。
我们知道,沙漠地带最明显的气候特点就是降雨极少,常有大风,常年干旱。所以,沙生植物必须要适应干旱的环境。
沙生植物的根一般生长得比较快,特别是在幼苗时期,这是由于沙漠常有大风,如果生长速度不快,那么风吹沙动之下它们就很难扎根。扎根之后,沙生植物的根在横向和纵向上迅速生长。与地上部分比较,地下部分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是地上部分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些植物的根长达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沙生植物的根如此之长,主要起到抗风刮和抗干旱这两个作用。一方面,发达的根系生长到风难刮到的深层沙地,不仅使植物扎稳了根,而且表层浮沙在大量的须根牵扯下,也减少了扬尘。另一方面,根系发达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植物吸收水分的面积。沙漠中的干旱是相对的,表层沙面水分易干,但深层沙地还是留积着少量的水分。庞大的根系能够积少成多,最大限度补偿水分的缺乏,维持植物生长的需要。
沙生植物的生长,能够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沙地植物的生长,地面蒸发量亦减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程度。同时,由于沙生植物的生长,地面浮沙量减少,为别的植物种类的生存改善了环境,也为沙生植物更好地生长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沙漠出现绿洲,与其说是环境给植物生长准备了条件,不如说是植物本身为自己创造了条件。
下面给大家介绍15种常见的沙生植物。
1、胡杨
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
胡杨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树皮淡灰褐色,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胡杨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胡杨靠着根系的保障,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就能很好的生长。
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00~4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虽然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树一般有三种叶形,下面这些都是胡杨树的叶子
2、花棒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芪、花子柴、花帽、牛尾梢等,蝶形花科、岩黄芪属植物,落叶大灌木。
花棒高约两米,主、侧根系均发达,长达8-15米,树龄可达70年以上,可仅依靠天然降雨维持生命,枝叶极小果实形似棉籽,主杆呈橘色,夏秋开红色小花,生长期长,叶脉呈银灰色,枝干含油脂,自身含水分低,故蒸发量小,可做沙漠中的燃料。花棒全身都是宝,枝干为优良薪柴、且可用于编织、树干可作农具柄、茎皮纤维强韧,可搓麻绳,嫩枝叶可用于饲料、种子可榨油。
花棒为沙生、耐旱、喜光树种,它适于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严寒酷热,枝叶茂盛,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花棒耐干旱,在含水率仅为2—3%的流沙上,干沙层厚达40厘米时仍能正常生长;抗热性强,能忍受40—50℃的高温。
花棒是沙坡头地区唯一在高大沙丘上生长的旱生木。
3、骆驼刺
骆驼刺,分类为豆目,蝶形花科,骆驼刺属。落叶灌木,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 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
骆驼刺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
骆驼刺主要产于宁夏、新疆、甘肃,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500米的沙荒地、盐渍化低湿地和覆沙戈壁上。骆驼刺是防风固沙的代表植物。
4、柽柳
柽柳又名红柳,分类为侧膜胎座目,山茶亚目,柽柳科,柽柳属。落叶大灌木,株高3—5米,柽柳叶子退化成鳞片状,表皮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抗旱性能强。
柽柳根系繁大,抗沙埋、风蚀,主、侧根都极发达,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多米,根蘖能力极强,沙压时能生长大量不定根,枝叶茂密,能形成巨大的柽柳沙包,最高可达20米,积沙达数千立方米,当风蚀露根时,仍能萌发出许多新枝条,柽柳耐水湿盐碱,是排盐性植物,在含盐量0.5—1.2%的盐渍地上生长良好。属于优秀的防风固沙植物。
5、沙蒿
沙蒿,菊科蒿属植物。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常作为牛羊等的冬季饲料,具备很好的固沙效果。
沙蒿为一从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根系发达,根粗壮,粗达1—2厘米,根幅在1.2米以上。沙蒿为超旱生沙生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表现在它的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以抑制蒸腾失水,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而海绵组织极为退化,有利于增大叶绿体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面,提高光合作用的活性。沙蒿多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半流动沙丘上,也可生长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平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上。在沙地的生草过程中,它是演替初期的先锋植物。
由于沙蒿茎多数丛生,阻沙作用好,为优良的固沙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已用于人工固沙,效果良好。
6、沙冬青
沙冬青又称为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是豆目、蝶形花科、沙冬青属植物,高达2米,冠幅3米,多分枝。三出复叶,稀单叶。花黄色。第三纪孑遗种和阿拉善荒漠区特有的建群植物,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等海拔1000至1200米的低山地带。
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花开4、5月,7月果熟。作为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孑遗种,沙冬青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防沙治沙的珍贵植物。
7、梭梭
梭梭,藜科、梭梭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是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树杆地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而脆;老枝灰褐色或淡黄褐色,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枝细长,斜升或弯垂,节间长4-12毫米,直径约1.5毫米。叶鳞片状,宽三角形,稍开展,先端钝,腋间具棉毛。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被誉为沙漠人参的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梭梭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都很强,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喜光,不耐庇荫,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
8、白刺
白刺,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丛生状,枝条开展或平卧,短枝常成针状,果实营养价值高。
白刺的分枝密集,匍匐丛生,枝干沙埋后易发不定根,拦阻流沙的能力很强,常形成高2—3米的沙堆,最高可形成5米左右的大白刺包。根据测算,高2米、冠幅10米的白刺包积沙量超过2300立方米,是优良的防沙固沙植物。白刺适应干旱、盐碱的能力强,具有耐脱水、抗高温和保水力强的生理特性。天然生长的白刺多为果实落入沙土越冬后自行出苗形成。
白刺分布于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9、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蕨类植物,属于石松纲、卷柏目、卷柏科。因为卷柏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卷柏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中国多地有分布,卷柏生命力很强,远达蒙古、西伯利亚等高寒、干旱地区。
卷柏既可观赏,又可药用,是优秀的耐旱耐旱防风固沙植物。
10、柠条
又名毛条、白柠条、柠条锦鸡儿,豆科 、锦鸡儿属植物,落叶大灌木,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入土深,最高3—5米,冠幅3—4米,枝条粗壮通直,柠条根系发达,防风蚀、保土能力强;具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分支稠密,沙埋后能产生不定根,固沙作用强,耐旱、耐寒、而高温,是防风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柠条适生长于海拔900—1300米的阳坡、半阳坡。耐旱、耐寒、耐高温,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旱生灌丛。一丛柠条可以固土23立方米,可截流雨水34%,减少地面径流78%,减少地表冲刷66%。柠条林带、林网能够削弱风力,降低风速,直接减轻林网保护区内土壤的风蚀作用,变风蚀为沉积,土粒相对增多,再加上林内有大量枯落物堆积,使沙土腐殖质,氮、钾含量增加。
柠条是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属于优良固沙和绿化荒山植物,良好的饲草饲料。根、花、种子均可入药。
11、沙拐枣
沙拐枣,蓼目、蓼科、沙拐枣属植物,灌木,高1—2米,皮光滑、灰白色。枝杆坚韧、曲折,叶退化为线状、丝状或鳞片状,用当年绿色嫩枝进行光合作用。
沙拐枣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树种,具有抗干旱、高温、风蚀、沙埋、盐碱的能力,生命力强,易于繁殖,生长迅速等特性。根系十分发达,有的侧根水平延伸30米左右。有的种垂直根深达6米。发达的根系保障了对水分的吸取。风蚀暴露的根可迅速茎干化,是建立植物活沙障的优良树种。
中国西北各省荒漠地带都有分布,种类较多,约有20余种,其中多数为小灌木。
12、沙枣
又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红豆、则给毛道、给结格代,分类为桃金娘目、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无刺或具刺,刺长30-40毫米,棕红色,发亮,叶薄纸质,花期5-6月,果期9月。
沙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天然沙枣只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与浅的地下水位相关。
沙枣根蘖性强,能保持水土,抗风沙,防止干旱,调节气侯,改良土壤,常用来营造防护林、防沙林、用材林和风景林,在新疆保证农业稳产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13、四合木
四合木,牻牛儿苗目、蒺藜科、四合木属植物,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
四合木高30—50厘米,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无柄;花瓣4,白色或淡黄色;蒴果4深裂,裂瓣微弯曲。生长于海拔1000—1300m处的石质低山、砂砾高地和山前洪积扇地。形态特征与金虎尾科接近。
四合木的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内蒙古地区有分布且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内蒙一级保护植物。因它很耐烧,群众称它为油柴。
14、新疆杨
新疆杨是杨柳科属下的银白杨在中国南疆盆地的变种,为高15-30米的乔木植物。树冠窄圆柱形或尖塔形,树皮灰白或青灰色,光滑少裂,仅见雄株。
新疆杨枝直立向上,形成圆柱形树冠 ,生长迅速,为各地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行道树和绿化的重要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
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地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被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新疆杨除了耐旱、耐盐碱的优点之外,对有毒气体抗性强,亦可有效吸附粉尘。
15、霸王
霸王,蒺藜科、霸王属.是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干旱荒漠区的小灌木,平均株高70厘米,抗风沙、耐干旱、适应性强。
霸王多生长于干旱的砂地、多石砾地及覆沙地上,是荒漠灌丛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和适口性。
霸王草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放牧地。然而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多为生态脆弱地带,尤其因为长期过度放牧退化迅速荒漠化日趋严重。现有霸王群落多分布稀疏,且破坏严重.生物量低。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之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