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时候学习《游子吟》并不能体会母亲缝衣的用苦良心,直到自己为人母,历经了十月怀胎的艰辛和生产时的阵痛,当看到那个小小的婴儿时,我觉得我可以为这个小小的生命付出一切,才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母爱的伟大。
母亲节刚过,我觅得了一本好书《母亲》,它的作者是梁晓声。我很喜欢这本书腰封中的宣传语:
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是啊,母亲的爱从不求回报,可又注定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慈母情深
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书,有一篇课文叫《慈母情深》,虽然我是语文老师,但这是我初次认识梁晓声这个作家。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作家仅有个简单的介绍。
课本里,梁晓声的母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母亲的工资一个月仅有二十七元,但却舍得拿出一元钱给他买书。这是一个有远见的母亲,因为她是多么重视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精神世界的母亲啊。
如果说课本里让我遇见了梁晓声母亲的远见和慈爱,那么读完这本书,母亲的形象又变得更加立体和丰盈了。
她不仅慈爱,还特别善良。我的榆钱儿被抢,母亲听我说完后,却淡淡地说:
你有一袋子榆钱儿,都是孩子,都挨饿。那么小气,他们还不抢你吗?往后记住,再碰到这种事,惹人家动手之前,就先主动给,主动分。别人对你满意,自己也不吃亏……
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看到了我的母亲也因为我不愿跟小伙伴分享手中的零食而念叨我的样子。
原来,全天下的慈母都包含着善良、分享和忍耐的逻辑。
她每天下班回来都有东西带给我们,让孩子们对生活仍然抱有期望。她收留无家可归的小姨,让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成了至亲。
梁晓声的母亲是极具那个时代特色的母亲,她忍耐、勤劳、善良,她贫穷、艰苦、疲劳。但她又是那么热爱生活,从来不对生活失去希望和热情。
结语
梁晓声的《母亲》里,我看到了一位不求回报、奋力托举子女的慈母,看到了一位正直善良与人无争的母亲。
全天下的母亲,大抵都如此慈爱深情,梁晓声的母亲如此,我的母亲如此。我亦为人母,我对我的孩子亦是如此。爱在一代代的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