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曾
【似曾相识】sì céng xiāng shí
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曾经沧海】céng jīng cāng hǎi
曾:曾经。经:经历。沧海:大海。原指曾经经历过大海的风浪。后比喻见过大世面、阅历丰富的人不把一般的人或事物放在眼里。也作曾经沧海难为水。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几何时】céng jǐ hé shí
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出处: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宋·赵彦端《介庵词·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曾母投杼】zēng mǔ tóu zhù
曾母,指曾参的母亲。杼,织布用的梭。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终于心生恐惧,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曾参杀人】zēng shēn shā rén
曾参:即曾子,战国时人,孔子的学生,以贤孝闻名。指谣言反复传播,就会使人相信。比喻流言可畏。
曾参杀人的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出处:同上。
012乘
【乘人之危】chéng rén zhī wēi
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出处:《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坚策肥】chéng jiān cè féi
乘:坐。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驱赶。肥:肥壮的马。乘坐坚固的车子,骑着肥壮的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也作乘坚驱良。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乘龙快婿】chéng long kuài xù
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快意。快婿:指令岳父母称心满意的女婿。意思是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现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出处:《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遂以女妻之。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乘兴而来】chéng xìng ér lái
乘:趁着,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衣轻乘肥】yì qīng chéng féi
衣:穿。轻:轻暖的裘衣;肥: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因利乘便】yīn lì chéng biàn
因、乘:凭借,依靠。凭借有利的条件或利用有利的时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有机可乘】yǒu jī kě chéng
有机会可以利用,有空子可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013诚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原是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小心谨慎、恐惧不安的样子。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坦白无私,真诚相待,能诚恳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精诚:真诚。至:到。金石:比喻最坚硬的东西。形容真诚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感动人心或克服一切困难。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xīn yuè chéng fú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014除
【除旧布新】chú jiù bù xīn
布:安排,开展。清除旧的,建立新的。除旧布新是中国农历春节的一种传统习俗。
出处:《左传·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兴利除弊】xīng lì chú bì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g
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舍之职责,在乎除暴安良。
015辞
【不辞而别】bù cí ér bié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处:元· 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欲:想要。之:他。患:担心。辞:也作词,言辞,指借口。要想给人加上罪名,还愁找不到借口?指可以用任何借口作为理由加害别人。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辞微旨远】cí wēi zhǐ yuǎn
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出处:《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bēi cí hòu bì
卑:谦恭。币:礼物。谦恭的言辞,丰厚的礼物。指对人谦卑恭顺。也作卑辞厚礼、卑辞重币。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新唐书·李抱真传》: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假人辞色】jiǎ rén cí sè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出处:吴祖光《闯江湖》第二幕:老钱柜子很少这么假人辞色。
【万死不辞】wàn sǐ bù cí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用力拒曹……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yǐ wén hài cí
指因只注重对文字的解释,而影响了对整个语句意义的理解。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016从
【从长计议】cóng cháng jì yì
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指慎重考虑而不急于作出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也指从长远角度考虑。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从善如流】cóng shàn rú liú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从:顺随。登:登山。崩:崩塌。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一而终】cóng yī ér zhōng
从:依从。终:一辈子,终身。指旧时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要求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即使夫死也终身不得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出处:《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过从甚密】guò cóng shèn mì
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王师竹宫遮》:信阳王师竹宫庶,与先人最相善,且不拘词林前后辈俗体,博洽虚心,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hé zòng lián héng
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捭阖bǎihé:开合。本为战国时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后亦泛指分化、拉拢。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三从四德】sān cóng sì dé
三从:指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品德、辞令、仪态、女工)。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泛指封建礼教压迫、束缚妇女的道德规范。
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力不从心】lì bù cóng xīn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弃笔从戎】qì bǐ cóng róng
犹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蜀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茕魂莫返。
【何去何从】hé qù hé cóng
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zé shàn ér cóng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17殆
【百战不殆】bǎi zhàn bù dài
殆:危险,指失败。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从不打败仗。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dài wú jié yí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chē dài mǎ fán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zhī zhǐ bù dài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殆无虚日】dài wú xū rì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018当
【门当户对】mén dāng hù duì
门当,就是门道相当。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明·汤显祖《牡丹亭·圆驾》:你女儿睡梦里,鬼窟里,选了个状元郎,还说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
锐:锐气。当:抵挡。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一夫:一个人。当:把守。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破。形容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也作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当机立断】dāng jī lì duàn
当机:抓住时机。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清当局者和旁观者:原指下棋和看棋的人,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和旁观的人。比喻当事人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全面。也单作当局者迷。
出处:《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清楚之意)。
【当务之急】dāng wù zhī jí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出处: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首当其冲】shǒu dāng qí chōng
首:最先。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长歌当哭】cháng gē dàng kū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形容借歌抒情。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清·黄宗羲《南雷文案·亡儿啊寿圹志》:儿卒于乙未之除夕,长歌当哭,遂以哭儿者为之铭。
【对酒当歌】duì jiǔ dāng gē
对:面对。当:应当。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本指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后指要及时行乐。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豺狼当道】chái láng dāng dào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道:横在路中间。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也作豺狼当路。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侍御史张纲独埋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快意当前】kuài yì dāng qián
快意:爽快舒适。贪图享受眼前一时的快活。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螳臂当车】táng bì dāng chē
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旗鼓相当】qí gǔ xiāng dāng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万夫不当】wàn fū bù dāng
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019道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康庄大道】kāng zhuāng dà dào
康庄:平坦,通达。指道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也比喻光明的道路。
出处:《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清·赵翼《瓯北诗话》: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信温、李,以之自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dào bù shí yí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路不拾遗。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道:正气。魔:邪气。原是佛教告诫修行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魔障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后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清·谭嗣同《仁学》四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相互示意,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社会黑暗,人民没有言论自由。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出处:《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史记·周本纪》: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道:指道义、正义。寡:少。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分道扬镳】fēn dào yang biāo
镳:马嚼子。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比喻因志向或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
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问道于盲】wèn dào yú máng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书生便以为长淮不易守者,是亦问道于盲之类耳。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师道:为师之道。原指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现指教师地位崇高受人尊敬。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旁门左道】páng mén zuǒ dào
在孔庙的建筑中,棂星门在古时进出有严格的规定,只有最高贵的官员以及王室才能从中门出入,一般的官员由西门出入,而其他的民众,人员就只能从东门出入。由此来说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指名道姓】zhǐ míng dào xìng
指、道:说。公开指明称呼当事人姓名,或解释为指出其人的姓名,多指对人公开批评或攻击。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一: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筑室道谋】zhù shì dào móu
筑:建造。室:房屋。道:路。谋:商议。盖房子,同过路的人商量。比喻自己无主见,东问西问,人多言杂,必难成事。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津津乐道】jīn jīn lè dào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开心。道:说。乐道:喜欢谈讲。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处:明·毛以逐《曲律跋》:(王骥德)先生于谭艺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离经叛道】lí jīng pàn dào
离:偏离,背离,不遵守。经:指儒家的经典。叛:背叛。道:指儒家的思想传统。原指背离和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现多比喻背离处于正统地位的思想或言行。
出处: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也作暗度陈仓、明修暗度。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文以载道】wén yǐ zài dào
载:装载,包涵,引伸为阐明。道:道理,学说,泛指思想。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出处: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 dào
本为佛家语,指开悟之后,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暗合道妙。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坐而论道】zuò ér lùn dào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出处:《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抱朴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eng tiān
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也作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020得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指马马虎虎地混日子。形容胸无大志。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宋·陆游《杂咏四首(其二)》:得过一日且一日,安知今吾非故吾?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得不偿失】dé bù cháng shī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yí rán zì dé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见019道。
【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得陇望蜀】dé long wàng shǔ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唐·李白《古风》诗:物苦不知足,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dé qí sān mèi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出处: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得天独厚】dé tiān dú hòu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翁年过七褽,鬓发如漆,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筌:用竹或草编的捕鱼用具。捕到了鱼,就忘掉了筌。原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目的达到了就忘掉是凭借什么达到的。后比喻达到了目的,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条件和根本。
1.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既定目标更重要。2.用来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3.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条件。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楚得楚弓】chǔ dé chǔ gōng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后引申为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难得糊涂】nán dé hú tú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一种处世方式,指面对种种人世间的纷扰,有时不妨以轻松、宽容的态度对待。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志得意满】zhì dé yì mǎn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指志向、愿望都得到了满足。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傲睨得志】ào nì dé zhì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情非得已】qíng fēi dé yǐ
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
骊:骊龙,黑色的龙。摸到黑龙下巴底下,取得一颗珍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也比喻得到或见到珍奇之物。也作探骊觅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清·陈其元《庸闲窄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yù ba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zhòng guā dé guā,zhòng dòu dé dòu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出处:《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相。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qǔ fǎ hū shànɡ,jǐn dé qí zhōnɡ
意思是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这句古语对学子的启示在于,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也单作取法乎上。
出处: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思想比较迟钝的人,在种种考虑中总会有一点是可取的。多用来表示自谦。
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击败赵国之后,收服了赵大将广武君李左车,想向他讨教伐齐的良策,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原效愚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