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诗和远方,首先想到的经典现代诗歌就是海子作于1987年的《祖国(或以梦为马)》。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初期,举国上下全心投入到经济和物质当中。精神文化上,是否接受这种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如何传承,都是疑惑。
总在探路前行的我们处于这样的内外思想交困时,精神需要慰藉。本诗写完两年后诗人海子过世,他的《太阳·七部书》没写完,丝毫不淹没这首诗流传成为青春高歌、致敬理想的经典。
本诗是海子写给时代、写给青年、写给理想的宣泄。20世纪,青年需要那样的远方,我们今天亦是如此。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子。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子
茫茫黑夜里的疲惫生活、孤独
海子在诗中说要做物质的短暂情人,在物质贫瘠的时候,人们苦于追求物质。在物质丰富的时候,人们仍在苦于追求物质。于是,追求物质仿佛成了我们这一生的使命。
海子没有完全脱离世俗,构建自己的乌托邦,他深知物质的必要性,更清楚自己在世俗中的位置和局限性。他选择与物质维持短暂的关系。比海子时间稍早的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等80年代初的诗人,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也不甘心被物质俘虏。诗人是疲惫的,我们也在为物质所苦。在物质的捶打下,我们难以保持心态平和、纯净,甚至在俗世里躁动不安,虚荣作祟。我们也不断在物质世界里寻求精神安慰。
茫茫黑夜里以梦为马
海子的茫茫黑夜不仅仅对于物质的挣扎,他在精神世界里也是孤独的。他个子不高,苦心写的诗篇又受周遭诗人质疑。情感上谈了一场恋爱,但女孩最终离开了他。在精神世界里没人能真正体会海子,在与他人不自觉的疏远中,他敏感又无奈、沉思又苦痛,他是孤独的骄子。我们如若享受孤独,能与自己自居,又何尝不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品质。
苦难命运里的英雄梦,生命易朽,但信仰生生不息
茫茫黑夜里没有黯淡海子的梦,他把命运的孤苦净化成纯粹的梦想。用梦想激励自己,超越世俗的不幸。物质的短暂情人不是他的终端,并没有为物质疲于奔命。做远方的忠诚儿子才是他的英雄梦,他十分坚定自己的这份使命。
诗篇遭人质疑又怎样?命运里受他人误解、疏远又怎样?他觉得还有美好的大自然可以留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重要的依托是生生不息的信仰,这是他真正苦心孤诣追求的梦。
生生不息的信仰
但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易朽与英雄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怕迷失于茫茫黑夜里的孤苦,于是海子希望自己成为太阳,成为王。
把理想抱负付诸于诗的国度,他在诗中表示对选择的永恒事业很坚定要成为太阳的一生。太阳是光明之源,辉煌闪耀,海子希冀成为这样的光源,用它照耀茫茫黑夜,黯淡生命黑夜里的苦难。王背负了太多,抵抗了太多。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希望自己成为太阳,成为王
新生:魂萦梦牵的祖国与诗的统一,自信、自省、旷远
生命的新生是以理想和信仰为载体,海子的新生在诗里,在他对祖国的魂牵梦绕里。他的信仰不是以个人为核心的,他心中有国,祖国的文化是他的新生力量。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海子以拥有五千年文化祖国的语言和祖国的一砖一瓦为荣。他用祖国的语言书写诗歌,书写自己的精神家园。海子意识到在当时的文化潮流下,激发传统是艰难的,他在心里做好"甘愿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
心里做好"甘愿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
做好一切从头再来的预期,也预感了生命的归宿。传承祖国的语言,死后葬于祖国的土地。他对不可抗拒的死亡没有过多的悲悯,正视死亡。祖国文化给了他自信,他又自信自己能守望平静的家园。他不盲目自信,他对祖国的一切保有自己的反思,在自信中自省。"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他的惭愧多么高尚又可贵。在有限的年华中,自己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承载着什么样的使命。这是海子在反思的,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海子在自省中生成了旷远的气象,人不在尘世,理想情怀永存。他假想自己再生,也不是眷恋生命短暂,而是要做生前未完成的太阳事业。也唯愿你我永远保有年轻的梦,信仰永恒,做疲惫现世里的精神贵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