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作者是谁

华峰博客 91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

前言

《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作者自序

余自道光丙午岁(1826年,道光二十六年),敬承先志,辑《几希录续刻》。刻工竣后,遍阅先哲语录,遇有警世名言,辄手录之。积久成帙,编为十类,题曰《觉觉录》。惟卷帙繁多,工资艰巨,未能遽(立即)付梓人。因将录内整句,先行刊布,名《格言联璧》,以公同好。至全录之刻,姑俟异日云。

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仲夏 山阴金缨兰生氏谨识。

格言联璧正文目录

一、学问类 [一、]

二、存养类 [四四、]

三、持躬类 [八七、]

四、养生类 [二一一、]

五、敦品类 [二三一、]

六、处事类 [二五一、]

七、接物类 [二八三、]

八、齐家类 [三八五、]

九、从政类 [四一七、]

十、惠吉类 [四七一、]

十一、悖凶类 [五三五、]

【学问类】

一、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原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诸位到书院为何,哪里仅仅限于是搞学问和写文章,具有一种技艺与特长,便可算得上是读书成才之人;我对所追求的也不过分计较,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职责,共同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原文]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

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原文]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

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十一

[原文]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菑畬(zī she耕耘)

[译文]

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十二

[原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十三

[原文]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十四

[原文]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十五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十六、

[原文]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不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十七、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十八、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十九、

[原文]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二十、

[原文]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二十一、

[原文]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二十二、

[原文]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不然,众说纷纭必会产生疑惑;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事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二十三、

[原文]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二十四、

[原文]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二十五、

[原文]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

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必定想取悦别人。

二十六、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二十七、

[原文]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眼界要开阔,就要游鉴名山大川;度量应宏大,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二十八

[原文]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评论古人史事,就不会与圣贤相悖;研读史籍,再温经书,以史证经,读书目的升华,决不仅为章句之学。

二十九、

[原文]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

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三十、

[原文]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译文]

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三十一、

[原文]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三十二、

[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三十三、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三十四、

[原文]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愈加明亮。

三十五、

[原文]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则不能少书;这就好像鱼离了水则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无寄托。

三十六、

[原文]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译文]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三十七

[原文]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译文]

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三十八、

[原文]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译文]

心有成见,就好像用水浇石头,水一点都进不去;对事理不能领悟,则拘泥而不变通,一点都转动不得。

三十九、

[原文]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

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四十

[原文]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译文]

读书贵在能有疑问,有疑问方能增进对事物的了解。

四十一、

[原文]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四十二、

[原文]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译文]

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

四十三、

[原文]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戒酗酒,酗酒伤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精神郁结;戒多思,思虑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存养类】

四十四、

[原文]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数也宜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

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译文]

充分发挥人的天性禀赋,发挥得越多越好:运用天性去穷究物理,极尽智力,通达自然,思惟神妙,造就豁达的胸怀和高洁的品德;尽量压抑人的情感欲望,遏制到越少越好:管束自己去谨慎说话,持重办事,约束自身,心地高洁,还要节衣缩食并减少情欲和嗜好。

四十五、

[原文]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译文]

思想开阔,才能包容天下的千山万壑;思想谦虚,才能接受天下的真知大德;思想平明,才能纵论天下的善恶得失;思想深沉,才能讨论天下的学说哲理;思想稳定,才能应付天下的风云变幻。

四十六、

[原文]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沉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志,

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气,宽裕以养吾之量,严冷以养吾之操。

[译文]

把自己的精神,培养得清净明澈;把自己的思想,澄清专一;把自己的胆识,培养得深沉敏捷;把自己的气魄,培养得坚强宏大;把自己的才干,培养得果敢决断;把自己的器量,培养得端正庄重;把自己的胸襟,培养得豁达宽容;把自己的节操,培养得严肃冷峻。

四十七、

[原文]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译文]

对自身的优点,要掩藏几分,这是用涵养化育来培养深沉的品格;对别人的缺点,要掩藏几分,这是用朴实厚重来造就博大的胸怀。

四十八

[原文]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译文]

用谦虚培养自己的品质,用修德提高自己的思想,用仁爱对待天下万物,用道德教诲子孙后代。

四十九、

[原文]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译文]

培养造就冲淡清虚的品格,便是一生的学问;丢弃无端的烦脑,心境又是多么安静平和。

五十、

[原文]

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

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注释]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译文]

颜渊的四勿,要牢记心里;下工夫闲静存诚,克服外部的干扰以修养心性;孟子的四端,要尽力扩充,下工夫格物致知,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五十一、

[原文]

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

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译文]

有喜怒哀乐之情却没有发作,这是从凡人之心直接追溯到道德之心,使人们存心修养;虽未发生但却有喜怒哀乐的表现,这是由道心指出人心的缺欠,要人们反省改正。

五十二、

[原文]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

存心养性要谦抑专一,如春天般的舒缓温和;自察反省要谨慎严格,像秋天般冷峻严肃。

五十三、

[原文]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

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

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译文]

对性情上了解即是涵养,对每一念头注意提醒就是省察,气质的融汇就是克治。

五十四、

[原文]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译文]

办事果断的人看起来好像忙碌,其实心中常有闲暇。因循苟且的人看起来闲暇,其实心中常有牵念。

五十五、

[原文]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译文]

欲念少就能心平气和,心中有主见才能虚心接纳。

五十六、

[原文]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译文]

没有欲念称为圣人,欲念少称为贤人,欲念多是凡人,而纵欲则是狂人。

五十七、

[原文]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译文]

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少欲则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

五十八、

[原文]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译文]

宜安静,少说话,从容不迫,严谨及俭约,这些都是监督自己的良言。避多欲,盲动,心不专一,以此避免自己的缺失。在实践这些修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恒字的秘诀。而在不间断的过程里,能体验出渐字的秘诀。

五十九、

[原文]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

谨慎坚定善良的本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燥之气,则心气平和。

六十、

[原文]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译文]

人性的内涵不缺善性,而人性的需求则不能多添一分欲念。

六十一、

[原文]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器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译文]

君子无所欲念,但气量宏大涵盖一切。而小人需求多,而志气狭隘。

六十二、

[原文]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译文]

发怒如猛虎伤人,欲念似深渊难填。

六十三、

[原文]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译文]

忿怒如火,不阻止则会烧掉一切;欲望像洪水,不阻挡则淹没一切。

六十四、

[原文]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译文]

控制愤怒的情绪如同摧毁山峦般坚毅,又如救火一样迅疾;压制欲望如同填塞山谷一样有毅力,又如防洪一样果断。

六十五、

[原文]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译文]

如果用心一旦松散,那么万事都做不好。如果用心一旦粗疏,那么凡事不能聚精会神。用心一旦固执,凡事就不能见其本来面目。

六十六、

[原文]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译文]

一念的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善始善终,便是错误到底。

六十七、

[原文]

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译文]

古代学者在内心涵养上下功夫,所以表现在外表上便是德高望重的标志;今天的学者在外表上下功夫,对于内心涵养,则显出实际德行的缺陷。

六十八、

[原文]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译文]

只要心意不放纵,就不会出现差错;只要用心不怠惰疏忽,就没有不能坚守的、随意放纵的志向。

六十九、

[原文]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译文]

处于逆境,思想要开拓放达,奋发图强;处于顺境,思想要警觉收敛,约束自身。

七十、

[原文]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译文]

世路风霜艰险,是我们锤炼思想的环境;世情冷暖,是我们克制性情的时机;世事是非颠倒,是我们修身实践的凭借。

七十一、

[原文]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译文]

清明彪炳的节义,是在独居之时修身励志、培养出来的;旋转乾坤的治国韬略,是在临深履薄的谨慎戒惧中造就而成的。

七十二、

[原文]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译文]

高尚的名望声誉,在屈辱中彰明;宏大的道德雅量,在隐中发扬。

七十三、

[原文]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

谦逊退让,是全身避祸的首要方法;从容稳重,是立身处世的首要方法;涵养包容,是屈己待人的首要方法;洒脱不拘,是养心全性的首要方法。

七十四、

[原文]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

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

[译文]

沾沾自喜时,应该约束反省;怒不可遏时,应该约束反省;怠倦懒惰时,应该约束反省;思想狂放时,应该省约束反。

七十五、

[原文]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译文]

一个人独处要超脱,与别人共处要和蔼;没有事时享受闲适;有了事情要果断;得意时要显出淡泊,失意时要安然处之。

七十六、

[原文]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偏,缓能制急。

[译文]

安静可克制躁动,沉稳可克制浮气,宽宏大量能克服心胸狭窄,平缓可克制急躁。

七十七、

[原文]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译文]

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惟有心静的人才能体味出来;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规律,惟有心静的人才能彻底掌握。

七十八、

[原文]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译文]

有才能而性情舒缓的人一定是大人才;有智慧而心气平和的人方称之大智慧。

七十九、

[原文]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译文]

脾气切忌旺盛,心志切忌满足,才情切忌显露。

八十、

[原文]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译文]

有作为的人胸襟坦荡,肯定与众不同;有智慧的人,其才情决然不会公开显露。

八十一

[原文]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译文]

心意粗疏性情暴躁则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许多好事会接连不断地集中。

八十二、

[原文]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译文]

面对世俗的烦恼要能忍耐,处身纷扰的世事之中要能安闲,心中牵挂的事要能抛开,在功名利禄面前要淡然处之,心怀忿怒之时要能抑制住情绪。

八十三、

[原文]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译文]

和气地待人就不会有不顺心;以公正之气对待事物,一切不祥之事都会消失;以浩然之气处理事情,疑难、畏惧则会释然而解;以宁静之气修养身体则睡梦中也安适。

八十四、

[原文]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译文]

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看一个人的沉着,在其有惊吓时。

八十五、

[原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

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八十六、

[原文]

轻当矫之以重,

浮当矫之以实,

褊当矫之以宽

执当矫之以圆,

傲当矫之以谦,

肆当矫之以谨,

奢当矫之以俭,

忍当矫之以慈,

贪当矫之以廉,

私当矫之以公。

放言当矫之以缄默,

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粗率当矫之以细密,

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怠隋当矫之以精勤,

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译文]

轻佻应以稳重矫正,浮躁应以踏实矫正,偏狭应以宽宏矫正,固执应以圆润矫正,傲慢应以谦虚矫正,放肆应以拘谨矫正,奢侈应以节俭矫正,残忍应以慈蔼矫正,贪心应以廉洁矫正,自私应以公心矫正,多话应以缄默矫正,好动应以镇静矫正,粗率应以细密矫正,急躁应以和缓矫正,怠惰应以精勤矫正,刚强暴戾应以温柔矫正,浅露应以沉潜矫正,苛薄应以浑厚矫正。

【持躬类】

八十七、

[原文]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译文]

聪明智慧的人,要保持着敦厚拙朴的态度,不可锋芒毕露;功高盖世的人,要保持着谦虚礼让的态度,不可居功自傲。勇猛无敌的人,要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不可无所忌惮;拥有巨财的人,要保持着如有不足的态度,不可张狂放肆。

八十八、

[原文]

不与居积人争富,

不与进取人争贵,

不与矜饰人争名,

不与少年人争英俊,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译文]

不和屯积钱财的人争较财富多少;不和热心仕途的人争较地位高下;不和骄傲自夸的人争较名声大小;不和年轻力壮的人争较仪容风度,不和逞强好胜的人争较胜负高低。

八十九、

[原文]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译文]

钱财地位,往往成为丛集怨恨的渊薮;才华能力,常常就是招致灾祸的根由;名望声誊,往往成为引来毁谤的媒介;欢欣快乐,常常就是走向悲凉的开始。

九十、

[原文]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

迷恋歌舞女色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虚怯的毛病来;追求钱财利益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贪得无厌的毛病来;热衷功名成就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造作的毛病来;追求声誊名望的心太浓重了,就会生出言行偏激的毛病来。

九十一、

[原文]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

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译文]

揣摩自己的身心,于百年后,将被后人安放在什么位置上?省察自己的面目,在历史上,和哪一位古代人物相似?

九十二、

[原文]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

不要把自身不当回事,天、地、人的精华都藏在身体之中;不要轻视今生的每一刻,千古的功业关键在今朝。

九十三、

[原文]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

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译文]

饱食终日,宴乐无度,不就是白白地浪费了一天!轻举妄动、胡言乱语、不讲道理、放纵私欲,岂不是就是罪恶的一日!

九十四、

[原文]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译文]

敢于在古人成就面前一争高低,这是有志气;在今人的成绩面前不虚心,这是没有气量。

九十五、

[原文]

一能胜千,君子不可无此小心;

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译文]

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可能超过千百人的力量,君子之人不能没有这种戒心;我何必怕他,大丈夫不能没有这种志向。

九十六、

[原文]

怪小人之颠倒是非,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译文]

责怪小人为颠倒豪杰之士,而不知只有颠倒的人才是小人。可怜君子受世事折磨,而不知只有在折磨之中才能见到君子。

九十七、

[原文]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

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些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而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一分物情。

九十八、

[原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译文]

不自重自爱便自取其辱,没有畏惧心的人招致灾祸;不自我满足的人受到裨益,不自以为是的人见多识广。

九十九、

[原文]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

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一OO、

[原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即使有盖世之功,最要不得的是居功自傲;纵然滔天的罪恶,最难得的是悔过之心。

一O一、

[原文]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

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一O二、

[原文]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

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归功于自己,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一O三、

[原文]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实处着脚,稳处下手。

[译文]

宽容大量容一切之物,站稳立场做人;踏实的地方站立,稳当之处着手。

一O四、

[原文]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

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而持之以恒。

一O五、

[原文]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译文]

事情在最得意时要防乐极生悲,话说到最忘形时要防言中有失。

一O六、

[原文]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

事物忌讳到达顶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飞黄腾达。

一O七、

[原文]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译文]

一味地向前走的人路途狭窄,常常向后看的人眼界宽。

一O八、

[原文]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译文]

把一些多余的技巧还给大自然,把一些用不完的俸禄还给国家,把一些用不能完的财富还给百姓,把一些用不尽的福泽造福子孙。

一O九、

[原文]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译文]

四海之内和平安定,这样的幸福只是随缘而得,一生牵挂烦恼的劳苦,总是为好事。

一一O、

[原文]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译文]

面对各种诱惑而能拒之于外,这才是聪明之举;面对艰难坎坷而能站得稳,这才是意志坚定。

一一一、

[原文]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

任何事都要争先的人,必定有人挤兑他;任何事都要争胜的人,必定遭人打击。

一一二、

[原文]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译文]

能改过自新,天地都会转怒为喜;能安分守己,鬼神也是无可奈何。

一一三、

[原文]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

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译文]

一言一行,效法古代圣贤,就会道德长进;功名利禄,听任天命安排,就会心意闲适;因果报应,考虑子孙福祸,就会办事公正;口体之事,考虑疾病袭来,就会俭朴节省。

一一四、

[原文]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

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

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

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译文]

最大的安逸,就是知足乐和;最大的危险,就是多言致祸;最为可贵的,就是无欲无求;最为卑贱的,就是贪欲过多;最大的快乐,就是乐善好施;最大的痛悔,就是贪图钱财;最大的长处,就是足智多谋;最大的短处,就是自负自矜;最大的聪明,就是体察天功,最大的昏暗,就是不明征兆。

一一五、

[原文]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译文]

能够知足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陷于贫寒;能够忍辱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遭受灾祸;能够无欲无求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沦于卑贱;能够放浪形骸之外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困病;能够不贪生怕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死去;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坎坷困顿;能够造就人材的人,上天不会让他一生孤苦;能够用生命造福天下后世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失去后嗣。

一一六、

[原文]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译文]

上天安排我福分浅薄,我就培养高尚道德去迎接它;上天安排我身体劳顿,我就修炼精神安逸去弥补它;上天安排我遭遇艰危,我就努力实现政治理想去沟通它;上天安排我境况困苦,我就力求精神愉快去疏导它。

一一七、

[原文]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

毁誉予夺,是人主张;

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译文]

人生的吉福与凶祸,是上天主宰的;人事的毁誉和予夺,是别人操持的;自身的言行和道德,是由我决定的。

一一八、

[原文]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译文]

想要得富贵福泽,这要看天意,由不得自己;要想成为贤人君子,主要靠自己,由不得天意。

一一九、

[原文]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译文]

富裕的人以舍得施贫为美德,贫穷的人以无所欲求为美德,显贵的人以平易近人为美德,平凡的人以无视权势为美德

一二O、

[原文]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

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

爱护自己的体面不如注重廉耻;求医用药不如善养性情;结党营私不如昭示信义;作威作福不如诚恳笃实;过多的表白不如谨小慎微;巧取声名不如矫正自己心念;恣意于奢侈淫逸,不如从名教中自取其乐;广置田宅不如给儿孙多施家教。

一二一、

[原文]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译文]

行为恭敬,待人宽厚,处事平和,心意正直,学圣贤之道,选择良友以求有益身心,改进缺点以求完满。

一二二、

[原文]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译文]

恭敬乃是处事圆满的根源,谨慎则是全身的关键。

一二三、

[原文]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译文]

度量要大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青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一二四、

[原文]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

海天之宽阔任鱼鸟飞跃,不是大丈夫不会有此度量;大丈夫要有在千尺高山振衣,在万里长流洗足般的气节;大丈夫的内蕴要如珠玉藏于山泽般,大丈夫的胸襟要有如月明风清般光洁温煦。

一二五、

[原文]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译文]

身处鄙野不能看轻自己,而处庙宇高台则不能看重自己。

一二六、

[原文]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译文]

只因为有庸俗的念头,一生的做事皆错;只因为俗眼观人,而一生没有认清朋友与敌人。

一二七、

[原文]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译文]

没有不正的念头,没有不规矩的动作,没有乱说的话,所以君子的一切行为皆存诚信。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不欺骗上天,君子独处时益加谨慎。不愧父母、兄弟、妻子、君子无愧于家庭。不负国家所托,不愧对百姓的期望,不辜负自己所学,君子所以致力于社会的责任。

一二八、

[原文]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译文]

就天性而言,无论是父子兄弟以及天地万物,皆是一体存在,那一种物体与我相异,能有此观点则心性形体清楚分辨。就外在而言,不论功名富贵及身体四肢皆是躯壳,皆非我所有,有此观点,则世俗的欲念不存在。

一二九、

[原文]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译文]

有功于天地称为功,有关于世间名教称为名,有学问为富,有廉耻为贵,此即所谓功名富贵。无所求称为道,无欲念称为德,没有世俗的恶习称为文,处事有原则称为章,此即所谓的道德文章。

一三十、

[原文]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译文]

困苦受辱不值得忧虑,而自取困辱才值得忧虑。荣耀利益不是真正的快乐,忘掉荣耀利益才是真正的快乐。

一三一、

[原文]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译文]

热闹荣华的光景,过后即生空虚凄凉;而清淡脱俗的作为,才能历久而更有意味。

一三二、

[原文]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译文]

要有劳苦的心志,乐观的意趣;宏大的气度,谨慎的言行。

一三三、

[原文]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

用心最重要的是光明坦诚,外表最重要的是要正直沉稳,说话最重要的是要简洁真诚。

一三四、

[原文]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

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

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

不要说不利于身心的话,不要做不利于身心的事,不要接近不利于身心的人,不要进入不利于身心的境界,不要看不利于身心的书。

一三五、

[原文]

此生不学一可惜,

此日闲过二可惜,

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

人一生不学习,一天闲过,一事无成,这是人生三件可惜事。

一三六、

[原文]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译文]

君子心中常常体会到的不是人情而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说的不是人伦世故而是世间法理;君子常有的行为不是规矩而是行为的原则。

一三七、

[原文]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

不要归罪于天地阴阳的变化,一切都应责怪人事;不要对圣人抱有过高的奢望,一切都应求诸自身。

一三八、

[原文]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

除了严于自责之外,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超过别人的方法。

一三九、

[原文]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译文]

有没曾阅读过的书,没有不可对人说的事。

一四十、

[原文]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

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译文]

家中的事情,尽可外传,就可了解君子的家法是如何的端正无瑕;亲近的人,都恭敬谨肃,就可了解君子对自身要求多么严格正派。

一四一、

[原文]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译文]

听不到门内嬉笑怒骂,可知这家治理严明;座右题写着格言名句,能知此人志趣高雅。

一四二、

[原文]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译文]

对待妻室子女和仆人,应说话谨慎稳重,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中,要随时检点言行。

一四三、

[原文]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译文]

与人谈话时尽可以积德,与妻子儿女融洽相处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机会。

一四四、

[原文]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译文]

白天从妻子儿女的反应来省察自己的行为以看其是否诚信;夜晚由梦境情况来考验自己的志气,以知道其是否坚定。

一四五、

[原文]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

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

要想端正自身行为,先要端正自己的身心;要想处理好天下大事,先要处理好身边小事。

一四六、

[原文]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译文]

世俗的人以自身性命为性命,而君子以万物的性命为自身性命。

一四七、

[原文]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译文]

做人的气度要高旷但不可疏漏狂妄;心思要缜密但不可琐碎;趣味要淡但不可枯燥;操守要严明但不可激烈。

一四八、

[原文]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

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太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一四九、

[原文]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译文]

不要施小恩惠而伤害整体,更不可以公济私。以常情宽恕别人,以道理约束自己。

一五十、

[原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

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格言联璧作者是谁

一五一、

[原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译文]

尽力而不能达到的,圣人不会苛责于人。应当尽心而未尽心,圣人不会推御责任。

一五二、

[原文]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

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译文]

众人的好恶容易察明,但自身的缺点好恶则不易发现。

一五三、

[原文]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

只看到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的一切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一五四、

[原文]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译文]

不算过错,有多少人为此蒙蔽良心;无可奈何,有多少体面以此为借口。

一五五、

[原文]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

常看修养品德胜过我的人,则惭愧耻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质享受不如我的人,则埋怨情绪自然消失。

一五六、

[原文]

家坐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译文]

家中闲坐无聊,不妨想想,有人在为生活而辛劳;官位不能飞黄腾达,想想仍有许多才能好的读书人,人都老了还是青衣。

一五七、

[原文]

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

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译文]

和那些叫喊饥饿的人相比,那么吃饱了自然就快乐;和呼叫寒冷的人相比,那么得到温暖自然就快乐;和患病者相比,那么健康就会快乐;和祸患者相比,那么平安就快乐;和死去的人相比,活着就会快乐。

一五八、

[原文]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

[译文]

常想到会悔恨终生,就不能不尽孝心;常想到度日的艰难,就不得不节约费用;常想到人的生命脆弱,就不得不珍惜心神;常想到世态人情,就不得不立志奋发;常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就不能让自己胡作非为;常想到生命易失,就不得不忍气耐性。

一五九、

[原文]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

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植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译文]

用媚字奉养亲人父母,用平淡之心交朋友,用苟字节俭花费,用朴拙免去劳力,用聋字消除诽谤,用盲字远离美色,用吝字防止言说过多,用病字医治淫欲,用贪字读书,用傲字树立风骨,用痴字救济贫困,用空字解脱忧烦,用弱字抵御侮蔑,以悔字改正错误,以懒字控制奔走竞争,以惰字隔除凡人俗事。

一六十、

[原文]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

对失意的人不要谈论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一六一、

[原文]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译文]

一有私念,就会迷惑昏庸;一耍脾气,处事就会偏颇无理性。

一六二、

[原文]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

贫贱是苦难的境界,能很好地居于其境者就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不能很好地对待富贵的人便会乐极生悲。

一六三、

[原文]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恩泽里从来会反生祸害,所以得意时候,应及早回头,激流勇退;失败后也许却反获成功,所以不顺心时,就不要撒手,坚持到底。

一六四、

[原文]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

深刻沉着、忠厚笃信,是第一等的禀赋;直率开朗、豪迈雄健,是第二等的禀赋;明智聪慧、能言善辩,是第三等的禀赋。

一六五、

[原文]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译文]

上等的人士,忘却名誉;中等的人士,树立名誉;下等的人士,盗窃名誉。

一六六、

[原文]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译文]

对于非礼的事,上等到的士人根本不想;对于非礼的事,中等的士人从来不说;对于非礼的事,下等的士人紧闭门户。

一六七、

[原文]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

喜欢攻击别人的人,常危及自身,如果自己甘心当愚者,却能恰恰成就自保其身的智慧;喜好自我吹嘘的人,被众人取笑,自以为得计耍小聪明,却恰恰表现出他自欺欺人的愚昧。

一六八、

[原文]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畏惧;

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

[译文]

悠闲自得,是出于专心勤奋;淡泊安适,是出于恭敬畏惧;无思无虑,是出于善于思考;胆大无畏,是出于小心翼翼。

一六九、

[原文]

平康之中,有险阴焉;

衽席之内,有鸩毒焉;

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译文]

平安之中隐藏着危险,卧席之上可能有剧毒,日常衣食小事有可能导致败落之祸。

一七十、

[原文]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译文]

居身平安之境要考虑危难之时,处身太平盛世要想到乱世之日。

一七一、

[原文]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

天下之事,以积而居。

[译文]

天下各种力量消长的态势都是逐渐形成的;天下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靠日积月累而取得的。

一七二、

[原文]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

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译文]

遇到坏事不必愁,只要有方法补救;好事来临也不必欢喜,要会承受。

一七三、

[原文]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译文]

天要使一个人遭祸,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轻信;天要使一个人受福,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警惕。

一七四、

[原文]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

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译文]

傲慢的人突然显达,上天也会惩罚他;疏漏放纵的人,努力求进取,上天也会宽容他的行为。

一七五

[原文]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所忌禅是也;

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也。

[译文]

小人也有坦荡之处,因为无所忌讳;君子亦有忧戚之处,因终生都忧国忧民。

一七六、

[原文]

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

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译文]

君子像水,性情谦虚冲淡,本质洁白,味平淡。而它的用处,可以使不洁的东西成为清洁,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亦不会混合,这就是君子的本性。

小人像油,本质滑腻,味浓厚,它的用途可污染清洁之物,若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然相激而不相容, 这就是小人的本质。

一七七、

[原文]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

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译文]

凡是阳性必刚强,刚强一定光明,光明则容易了解。凡是阴性必柔弱,柔弱一定阴暗,阴暗则难以预测。

一七八、

[原文]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

指人以盗跖,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译文]

称为颜子,没有不高兴的,虽颜回贫贱短寿。称人为盗跖,没有不发怒的,虽发不义之财且长期寿。

一七九、

[原文]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译文]

凡事都有困难应考虑周详,行动上要顾虑缺失,想一想自己的行为,都有许多差错。

一八十、

[原文]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译文]

有怒气要尽力消化,有过错要仔细检讨。

一八一、

[原文]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

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译文]

探求事理方法要缓缓,仔细品尝涵泳才能有所心得;欲念决断方法要果断,奋力果决才能自新。

一八二、

[原文]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

对待心中的欲念,放纵即有所损,所以关键在于忍;改过向善,努力即有所助益,所以关键在于悔。

一八三、

[原文]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

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译文]

富贵如住宿旅店,只有谨慎勤劳才可以久居;贫贱如破衣服,只有勤俭才能脱去贫穷的破衣。

一八四、

[原文]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勤俭了就有了约束,有约束了就会各种好事都做;奢侈就放肆,放肆则各种坏事都泛滥。

一八五、

[原文]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译文]

奢侈者常嫌不够富足,节俭者虽贫穷却有余藏;奢侈者心常常贫困,节俭者的心常常富贵。

一八六、

[原文]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译文]

贪心不知足易招侮辱,不如节俭而守廉洁之气。求取功名而冒犯节义,不如节俭而成全节义。巧取豪夺而致积怨,不如节俭而养心性。放纵自己满足欲望,不如节俭而安定性情。

一八七、

[原文]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译文]

静坐的时候才知道平日的心浮气躁,独自呆着不说话才知道平日言语暴躁多话。反省行为才知道平日心情忙乱,闭门拒绝客友才知平日交友泛滥。少欲望才知道平日多病。近人情才知道平日待人处事的苛刻。

一八八、

[原文]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

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译文]

自身无灾无病,感受不到快乐,等到生病卧床,才了解到无灾无病的快乐;家中平安无事,感受不到快乐,等到祸事临头,才体会到平安无事的快乐。

一八九、

[原文]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

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

纵欲之心正炽烈时,一想到将会卧病痛苦,兴致如寒冰;逐利之心正浓烈时,一想到将会命丧黄泉,味道如同嚼蜡。

一九十、

[原文]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

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译文]

有一个快乐的境况出现,但就有一个不快乐的境况相对立;有一处优美的风景出现,但就立即有一处不优美的风景相抵销。

一九一、

[原文]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

办事,不能做尽;说话,不能说尽;势力,不能倚尽;幸福,不能享尽。

一九二、

[原文]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译文]

生活上,不能吃光,不能穿光,说话时留有余地;处事上,又要懂得,又要做得,遇逆境还要善于忍耐。

一九三、

[原文]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

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

难以消化的美味,不要贪吃;难以获取的宝物,不要储藏;难以酬报的恩惠,不要接受;难以久处的朋友,不要交往;难以再现的光阴,不要失去;难以守护的资财,不要积贮;难以辩明的诽谤,不要辩白;难以解除的忿恨,不要计较。

一九四、

[原文]

饭休不嚼便咽,

路休不看便走,

话休不想便说,

事休不思便做,

衣休不慎便脱,

财休不审便取,

气休不忍便动,

友休不择便交。

[译文]

吃饭不可不嚼便咽,走路不可不看便走,话不可不考虑便信口乱说,事不可不计划就贸然去做,衣服不能随便就脱,钱财不能随便据为已有,怒气不可不忍而任意发作,朋友不可不加选择地乱交。

一九五、

[原文]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

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译文]

做好事如同背负重物而登山,志向虽已确立,但总是担心力不从心;干坏事如同骑马下山,虽然未加鞭,但却欲驻足而难以自禁。

一九六、

[原文]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

为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译文]

慎防欲念如同牵拉逆水之舟,一旦停下来便会倒退;着力行善如同攀缘无枝节的树,一旦停下来便会下滑。

一九七、

[原文]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译文]

胆识要大,心思要细密;智慧要圆融,行为要方正。

一九八、

[原文]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译文]

真正的圣贤,决不是愚腐不化。真正的豪杰也绝不是粗鲁疏略。

一九九、

[原文]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

龙吟虎啸,风鸾翱翔才是大丈夫的气象。像蚕茧蜘蛛丝、蚂蚁封巢、蝗蚓纠结般是小人的经营。

二OO、

[原文]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译文]

问话不答或话说不停都是一般说话的病态,以莺歌燕语令人悦耳之语治疗。心中难舍或有所忘记,都是一种为情痴迷,要以鹰飞鱼跃的开阔气度化解。

二O一、

[原文]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

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译文]

想问卜未来,疑团仍旧存在。祈求福祉于鬼神,也是徒劳无用。

二O二、

[原文]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

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译文]

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缄默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胸藏奸伪。

二O三

[原文]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译文]

正直不会遭遇祸患,谦和不会损害道义。

二O四、

[原文]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乖拂之失,

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

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

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译文]

性情圆融随和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思,行为方正的人没有乖戾的行为,沉默的人没有阴险的手段,诚信笃实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光明正大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失,果决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达练的人没有轻浮的外貌。

二O五、

[原文]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译文]

才能不足的人计谋多,见识不够的人事情多,威仪不足则使人怨怒多,诚信不够则言语多,勇气不足则辛劳多,明细不够则多察查,事理不足则多辩论,情分不够则多礼仪。

二O六、

[原文]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

直往轻担,义之贼也;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译文]

恩惠授予个人,是仁的危害;轻率从事而无担当,是义的危害;伪装恭敬的仪态,是礼的危害;细察而多疑,是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诚信,是信的危害。

二O七、

[原文]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

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

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

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

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译文]

有为成仁而牺牲的人,苟活而为不仁的人。有自取为义的人,而给予则不为义的人。有卑下为礼的人,而位尊为背礼的人。有不知方为智的人,而知为不智的人。有违背约定为信的人,而实践为不信的人。

二O八、

[原文]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译文]

愚忠愚孝真能维系天地间的伦常,可惜没有圣人栽培,不能进一步登堂入室;大奸诈者 ,偏能建立人世间的功业,若不是有英明君主操控,最终必成跳梁小丑。

二O九、

[原文]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

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译文]

知道事情做不成于是就听之任之,这是聪明人的方法;知道事情做不成而竭尽全力的,这是忠臣孝子之心。

二一O、

[原文]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

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贤何补。

[译文]

只怕小人有才能,帮助有才的小人后患无穷;只怕君子无才,无才而处事,即使贤德又有什么补益。

【养生】

二一一、

[原文]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译文]

注意时令变化,节制饮食,这是从自己身体上驱除疾病的方法。减少嗜好情欲,戒除烦恼,这是从自己心理上消除疾病的方法。

二一二、

[原文]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常运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译文]

减少思虑,来调养心气;减少性欲来调养肾气;不要妄动,来调养骨气;戒止嗔怒,来调养肝气;饮食素淡,来调养胃气;减少话语,来调养神气;博鉴群书,来调养胆气;顺应时令,来调养元气。

二一三、

[原文]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译文]

忧伤愁苦,就会心气滞结;忿怨愤怒,就会心气横逆不顺;惊恐畏惧,就会心气沉落不浮;拘谨固执,就会心气纡郁不释;急躁浮嚣,就会心气损耗不足。

二一四、

[原文]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译文]

走路,应缓慢又稳健;站立,应端直又恭敬;坐着,应端庄又平正;说话,应低沉又和缓。

二一五、

[原文]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

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译文]

心神应该保持平静稳定,骨力应该保持活动锻炼,胸怀应该保持宽广豁达,筋骨应该保持坚强硬朗,脊梁应该保持端正平直,肠胃应该保持素淡洁净,舌端应该保持谨慎寡言,脚跟应该保持坚定不移,耳目应该保持聪明朗洁,精神应该保持正直无邪。

二一六、

[原文]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译文]

经常静坐思考,来收拢思想;减少饮酒色欲,来清理思想;摒除嗜好情欲,来修养思想;体味古人教训,来警戒思想;悟察至理名言,来明确思想。

二一七、

[原文]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

遇宠辱而不惊则肝自宁,或动或静只要慎重则心自静,饮食有所节制则脾自安,调节呼吸少言语则肺自保全,淡泊少欲则肾气自足。

二一八

[原文]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译文]

道自安静之中得来,德于谦让之中养成,福在清俭之中积累,命于和畅之中保全。

二一九、

[原文]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天地不可一日无太和元气,人心不可一日无欢喜情绪。

二二O、

[原文]

拙字可以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

苟字可以养气,

静字以可益寿。

[译文]

拙可以使人少过错,缓可使人免后悔,退可远离灾祸,苟可使人养福,静可使人长寿。

二二一

[原文]

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译文]

不要以虚妄的心伤害自己的本心,不要因外在的因素伤害了自身。

二二二、

[原文]

拂意处要遣得过,

清苦日要守得过,

非理来要受得过,

忿怒时要耐得过,

嗜欲生要忍得过。

[译文]

不如意的事要能排遣,日子清苦要能守得住,无道理的事要受得住,愤怒产生时要忍耐,欲望产生时要克制。

二二三、

[原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

举动知节,则悔吝少。

爱慕知节,则营求少。

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译文]

说话有分寸则少得罪人;行为有节制则少悔恨;爱慕有节制则要求少;快乐有节制则祸败少;饮食有节制则疾病少。

二二四、 、

[原文]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

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译文]

人都知道说话可以显示自己的优点,但不知说话谨慎可以培养德性;人都知道饮食可以有益生命,却不知节制饮食可以养生。

二二五、

[原文]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译文]

热闹的场合可以锻炼心境,安静可以养心,坐时可以守心,行动时可以考验心灵,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二二六、

[原文]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

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译文]

荣枯互为倚伏,心田开合一切由己,顺与逆顺其自然,何必去问别人?长与短,四时运行,长寿或短命,一切都是自然而成,何必去怪别人。

二二七、

[原文]

节欲以驱二竖,

修身以屈三彭,

安贫以听五鬼,

息机以弭六贼。

[译文]

节制欲念,修养身心,安贫乐道,摒除机巧,都是驱逐病魔的良方。

二二八、

[原文]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

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译文]

衰败的恶果,都是强盛时不知修持而积累来的。人老后的疾病,都因年轻时不知养生而落下的。

二二九、

[原文]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译文]

败坏德行的行为有许多,而酗酒必定败德;伤害生命的行为也有许多,而好色必定伤生。

二三O、

[原文]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

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

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译文]

树木有根则繁茂,根腐则树枯萎;鱼有水才能活,水干涸了鱼则必死;灯有油才光亮,油尽则灯灭。人有真精神,保护则长寿,戕害则必死。

【敦品】

二三一、

[原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

刚强纯洁的高尚人品,要在烈火般艰苦的斗争中锤炼;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必须在薄冰般险恶的环境里前进。

二三二、

[原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

人物以品格为重,假如存有一点卑劣污浊的思想,就不能称为顶天立地的丈夫;品格以行为为重,假如做过一件令人惭愧 的事情,也不能尊为泰山北斗的人品。

二三三、

[原文]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译文]

世人不是都追求荣华的降临吗?应知:在他孜孜以求荣华时,已经蒙受尽人间的奇耻大辱了。世人不是都追求上司的宠幸吗?应知:在他苦苦倚仗宠幸时,已经沦落到人间最卑贱之处了。

二三四、

[原文]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志士仁人所器重景仰的,是名声、功业、道德、情操;凡夫俗子所追求炫耀的,是服装、饰物、住宅、生活。

二三五、

[原文]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译文]

曲意逢迎取得上司喜悦,男子汉不屑于小妾邀宠的勾当;人的本源本性尚未谙通,大丈夫仍保持纯真朴拙的心田。

二三六、

[原文]

君子之事上也,也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

君子对待上司,一定是忠诚而恭敬的;接待下属,必然是谦虚而和悦的。小人对待上司,一定是奉承而献媚的;对待下属,必然是傲慢而残酷的。

二三七、

[原文]

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译文]

居家时不是有才德的人,入朝做官也不是好官。小时候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将来不能够成为一个有才德的人。

二三八、

[原文]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译文]

读书学习的人要像闺中少女一样小心谨慎对待别人。做官之后如同过了门的媳妇,要使百姓能各有所养。年老辞官后如同慈祥的老太婆,要担负起教育后人的责任。

二三九、

[原文]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译文]

贫贱时,对富贵漠然置之,他日得志一定不自矜;富贵之时,心中不忘贫贱之日,即便失却富贵心中也必无怪怨。

二四O、

[原文]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在要求他推荐。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认为在求他可怜。

二四一、

[原文]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二四二、

[原文]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译文]

以平和的态度与人相处,但贵在有坚定不移的原则。对待自己须刚正,但贵在处事圆融通达而不拘泥。

二四三、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二四四、

[原文]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译文]

谄媚像九尾狐,灵巧像百舌鸟,可悲啊,使七尺之躯蒙羞。暴戾如三脚老虎,恶毒如两头蛇,可惜你的心已败坏。

二四五、

[原文]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卑躬屈膝,可笑你的头为什么有仇于天而又有恩于地而抬不起来?终日谋尽计算,问你的心为什么轻生命而重钱财?

二四六、

[原文]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译文]

富家子弟因求官位而倾家荡产,贪污的官吏因贪财而失职守。

二四七、

[原文]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译文]

亲兄弟不和睦,家产像瓜一样被切开;士大夫爱钱,不读书却追逐钱财。

二四八、

[原文]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缘,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译文]

读书人要为子孙营造福祉而不是祈求福祉。严谨家规,崇尚俭朴,教导耕田读书,累积阴德,这就是营造福祉。广积土地房屋,拉拢关系争取利益,买卖功名,这就是求福祉。营造福祉的,平淡而长久;祈求福祉的,浓郁却短暂。

二四九、

[原文]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译文]

读书人要为自己的一生爱惜名誉,不应为这一生出卖名誉。治理诗书,崇尚气节,谨慎取予,严肃仪表,这就是爱惜名誉。相互竞争标榜,攀附权贵,出尽风头,不分是非,这就是出卖名誉。爱惜名誉的人清静无为,出卖名誉的人急躁而拙劣。所以读书人要管理钱财正当用途,而不是浪费金钱。救济乡亲,聘请老师教学,赈济荒年歉收,协助善行,这些是运用钱财。而花钱布置庭园,唱歌跳舞,大宴宾客,积聚宝物等,这些都是浪费金钱。善用金钱的人虽花钱但收获丰盈,伤财的人积聚多但终将倾覆。

二五十、

[原文]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译文]

做官的人应为肩负天下重任而养身,而不是为私家小利惜身。省却嗜好欲念,减除烦恼忧虑,戒除愤怒,节制饮食,这就是养身。计较得失利益,规避辛劳哀怨,营造住宅房舍,以妻子儿女为重,这就是惜身。养身的人,不妄为而大方;惜身的人,腥膻而琐碎。

【处事类】

二五一、

[原文]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

处理难以处理的事,越是需要舒缓;对待难以对待的人,越是需要宽厚;处置非常紧急的事情,越是需要从容;处置至关重大的事情,越是需要镇定;处于遭到猜疑妒忌的艰难境地,越是需要胸中坦然,心无牵系。

二五二、

[原文]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译文]

没有事情的时候,需要照管这颗心,小心谨慎,好像有事一样;有了事情的时候,却要放下这颗心,泰然自得,好像没事一样。没有事情能像有事一样提防,才可以平息意想不到的变故;有了事情能像无事一样镇定,才能消除事件过程中的危机。

二五三、

[原文]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译文]

在平安无事的日子里,对待小的事情,应当用对待大事一样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因为天地间的道理不分大小,从眼前来看,都有一个邪恶和正当的界限,不能疏忽怠慢,苟且敷衍,必须辨明道理的邪恶和正当而后对待才行;等到意外事故发生时,处理大的事情,需要用处理小事一样平静的心理去处理。因为人世间的事情虽然很大,但从道理看,只有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区别,不能惊恐张惶,失了主意,只要根据道理的正确和错误去处理就行了。

二五四、

[原文]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译文]

对舒缓的事情,要急速解决,因为思想敏锐,往往获得成功;对急迫的事情,应沉稳处理,因为急躁忙乱,常常漏洞百出。

二五五、

[原文]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

不能检查反省自己的人,看不出自身毛病;不能耐心忍受麻烦的人,终究是一事无成。

二五六、

[原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

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

二五七、

[原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译文]

必须有宽容雅量方可有高尚的品德;必须有忍耐之心性,事情才能成功。

二五八、

[原文]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

已往的事过去了便不再重提,现在的事做一件有一件的功劳,未来的事情省一件便省去许多麻烦。

二五九、

[原文]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译文]

不懂装懂,这是最愚蠢之举;无事而自寻烦恼,这是命中福浅。

二六十、

[原文]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

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二六一、

[原文]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译文]

天下人最能享受的是个闲字,但是闲适要从勤俭中得到。而天下最便宜的是个勤字,然而勤奋是从闲暇中做出。

二六二、

[原文]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译文]

自己做事切不可拖泥带水、反复无常及琐碎。替别人做事却不能怕麻烦、不能怕反复以及琐碎。

二六三、

[原文]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

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译文]

在策划别人的事时好像在策划自己的事,则思虑能周全。在策划自己的事时如同策划别人的事一样,则旁人能看清一切。

二六四、

[原文]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二六五、

[原文]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

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译文]

置身于是非之外,评断是非才能客观;置身于利害之外,才能看清利害的变化。

二六六、

[原文]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

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害得失。

二六七、

[原文]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

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二六八、

[原文]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译文]

能消除将要发生的事,遇到事情而能做弥补,事情发生后能挽救,这叫做达权,有才干。知道将来的事,做事有始有终,已成的事能知其中的变化,这叫做深思熟虑、有见识。

二六九、

[原文]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

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二七十、

[原文]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译文]

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二七一

[原文]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译文]

用真实之心待人,事情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过后别人看见了我的诚意;用欺诈的心肠处理事情,别人虽然一时间受到迷惑,但过后别人必然见到你的虚伪狡诈。

二七二、

[原文]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译文]

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就害怕不诚心;天下没有不能干成的事,就怕立志不坚定。

二七三、

[原文]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

与人相处,不能任性,要了解人情;行事也不能固执,要明白事理。

二七四、

[原文]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译文]

看待事的可贵处在于明理,处事的可贵处在于内心公平。

二七五、

[原文]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译文]

忙于追求天理的人,对人的欲望必定淡薄。忙于私事的人,处理公务必然粗心,追求虚饰外表的人,内在之心必定单薄。

二七六、

[原文]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

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译文]

君子掌权临事,那么连小人都能变为君子,处在这种情况里,还不能成为君子的,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了;小人弄权擅事,那么一般人都沦为小人,处在这种局面下,仍然不沦为小人的,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了。

二七七、

[原文]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译文]

当官从政,首先要使民风民俗敦厚;处理事务,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七八、

[原文]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译文]

评论人物,应该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宽容地谅解他的短处;办理事务,应该首先弄清它的害处,然后再衡量它的利处。

二七九、

[原文]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

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译文]

小人办事,处理的原则是私利,合于私利的就看作利,违背私利的就看作害;君子办事,衡量的标准是道义,合于道义的就看作利,违反道义的就看作害。

二八十、

[原文]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

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译文]

只要对人情世故熟悉了,还有什么大事做不到?只要天理与人心吻合了,还有什么好事办不成?如果对某一件事情不留心,那么这件事情就得不到应有的料理;如果对某一物品不留心,那么这个物品就得不到合理的安排。

二八一、

[原文]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

对于手中紧急待办的事情,千万不要急躁,而应沉下心,详慎周密地思考斟酌,对于已经考虑成熟的问题,千万不要延缓,而应横下心,果决神速地实施解决。

二八二、

[原文]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

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译文]

做成一件事要有缘分,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其轻重缓急,会使其尽善尽美;如果时运不济,抓不住机会,那么每做一事,均不得成功。

【接物】

二八三、

[原文]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

对待他人的隐私之事,应该委曲袒护,而不应有一星半点的声张指责;对待贫寒而低微的人,须要怜悯礼遇,而不应有一丝一毫的傲慢轻视。

二八四、

[原文]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译文]

对关系别人终身命运的事,即使是亲历的真实见闻,也不应开口;对能损伤我长厚风度的话,即便是茶余饭后的笑谈,也不可乱说。

二八五、

[原文]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译文]

思想严峻警觉,抵拒外物引诱腐蚀,就像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心地宽容和善,对于别人以诚相待,就像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二八六、

[原文]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译文]

对待自己,应该从优点里检查缺漏过失,这样不仅是提高思想道德,而且能消除隐患;对待别人,应该从过失里寻找优点长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宽厚心地,而且能消除隔阂。

二八七、

[原文]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

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

未必能安意顺承。

[译文]

事情过后,议论他人得失,吹毛求疵,搜污索垢,常常是一丝不苟,言词峻切;但是试想,如果自己处于当局,可能未必做到他人的万分之一。坐视旁观,妄评他人短长,抉隐批评,摘微指责,常常是宏论滔滔,不留余地;但是试想,如果自己受到指摘,可能未必做到他人的心平气和。

二八八、

[原文]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译文]

遇到事情,要镇定从容,即使此事纷繁杂乱,最终也能安排就绪;对待他人,要毫不伪诈,纵然对方如何狡黠,最终也会被感化献诚。

二八九、

[原文]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译文]

公正使人清明,诚恳使人清明,从容自若使人清明。

二九十、

[原文]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

别人恃强,我以柔制胜;别人用计谋,我以诚恳感动他;别人意气用事,我用道理说服他。

二九一、

[原文]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译文]

柔能克刚,在初生的婴儿面前,即使是孟贲和夏育也会失云其刚勇;不善言谈的人能使善辩之士屈服,在哑巴面前,即使是苏秦和张仪也无言以对。

二九二、

[原文]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译文]

使有智慧的人感到困扰的不是聪明的人,而是愚笨的人。使雄辩家说不出话的人,不是善辩的人,而是哑巴。使有勇力的人折服的,不是有勇力的人,而是怯懦的人。

二九三、

[原文]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

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译文]

用忍耐了解天下的麻烦事,用不争的心平息天下相争的心。

二九四、

[原文]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

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二九五、

[原文]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

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二九六、

[原文]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

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译文]

在是非圈子里,人家用口说,我用耳朵听。在热闹场合中,人家争先向前,我则退后。

二九七、

[原文]

观世间极恶事,则一咎一慝,尽可优容;

念古来极冤人,则一毁一辱,何须计较。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

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译文]

看到人间最坏的事,尽可视而不见,则能悠然自在,想想自古以来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则毁辱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他有理,我无理,我让他;相反地,他无理,我有理,则容忍他。

二九八、

[原文]

能容小人,是大人;

能培薄德,是厚德。

[译文]

能容忍小人是胸怀宽大的人,能培养些许阴德,便是厚德。

二九九、

[原文]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

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译文]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只要看每件事肯吃亏的人便是君子。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只要看好占便宜的人即是小人。

三OO、

[原文]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

自律只有廉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化身遍法界,圆满菩提果!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登觉岸!

愿以往今所修诸功德,回向法界如母众有情。

障净资圆不退菩提心,速疾成就诸佛无上道。

待续

图文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