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台词训练文章大全

华峰博客 1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亨克的孤独

编辑|亨克的孤独

创造形象,让角色走进演员内心

戏剧是通过一个个形形色色的角色展开行动讲述故事,精彩的表演一定是具备合理又精彩的人物设定的,这样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使观被剧情深深地感染,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心灵上的共鸣。

因而演员在表演前一定要对其所扮演的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要对人物角色的内心进行认真地剖析,需要深度挖掘剧本中的每一句台词,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体验和体现。

除此之外,演员还需要对台词进行二度创作展开丰富的联想,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中国戏剧家焦菊隐的心象说中提到,第二自我在你(第一自我)的身上,也是一点一滴地、逐渐地发展成长起来的。

你(第一自我)的因素,也是随着‘心象’的形成而逐渐消灭下去的。所以,在排演与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奢望一下子就能生活于角色,绝不能要求一下子就完全摆脱开第一自我。

你还得时时用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作比较,时时感到这两者的矛盾和消长的迹象。

唯有经过这样的程序,最后第一自我才能完全消灭,舞台上的人物才能成为百分之百的第二自我,人物才能真的有血有肉,而不是形式的堆砌。

也就是说,演员形成一种形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演员与角色相互融合的过程。作为要呈现作品的演员来说,你自己首先要对角色有所感、有所悟。

你要化身于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角色的心理和情感,从而精准地把握人物的内心,将角色的内心世界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好的向观众传递作品的情感。

我所扮演的这个人物杜老太太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社会的空巢老人。

这种典型的空巢老人现象,一方面是子女因为工作忙长期缺少与老人的交流,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长期缺少这种交流,而使老人养成了特立独行的一种与子女的严重的排她行为。

这使得这个老人的人物设定具有着社会一定的象征性。

就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了年轻人和中年人拼搏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她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工作学习上,而对于生活和亲情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较长时间的忙于工作。

而在这部作品中,与其是身体上的空巢,不如说是精神和灵魂上的孤寂。

杜老太太这一个角色,它代表着现代社会中部分老年人的生存状态。

由于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以及工作繁忙,使老人们更多的处于独处的阶段。

像杜老太太这种老人,只能独自在家,空守着一个看似饱满亲情的房间,除了子女偶尔的电话和慰问,她只有一个人吃饭睡觉生活。

杜老太太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典型因孤寂而变得性格怪异的人。它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家干部,有着很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我们一般人的认知来讲,它应该是一个懂得礼贤下士、宽于待人、乐于助人、拥有良好修养的一个老好人的人物形象。

但是在这个剧本里面,我们却看到了她怪戾、暴躁、自私、蛮横不讲理等与这个人物的原始设定大相径庭的一个人物性格。

在塑造这样的一个角色中,我的思考并不是将其塑造成一个很高大上的一个主流性的人物。而是要将其因为孤独无人陪伴,所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以及她内心的焦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进行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我要抓住其形成性格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孤独,来对这个人物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杜老太太性格的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性格,由于长期从事比较具有职位性的工作,而使其无法放下自己的身段而去找自己的女儿来跟自己交流。

所谓的院长的职位称呼,其实就是母亲对于女儿无法放下自身架子像一个正常的母亲一样去拥抱和亲吻自己的子女。

另一方面是由于老人一直处于一个孤寡的状态,既没有老伴在身边,子女又经常不回家,因此使她在生活中处于一种熬日子、熬时间、混日子的一种心态。这使得老人对于保姆的选择就更加的苛刻。

虽然剧本中并没有表现出老人更换保姆最直接的原因,但是通过我在创作中的想象,我认为频繁更换保姆的主要原因还是杜老太太本人看保姆们不顺眼。

保姆们的行为与老太太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老人无法容忍一个与自己生活习惯、思想境界不一样的人来照顾自己。另外,杜老太太也可能是要通过这种频繁更换保姆的行为,使她能够以某种方式来亲近自己的女儿。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老人的人物形象和她的行为的象征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对于我这个所创作的角色,有了初步整体上的一个看法。

同时,杜老太太的这种性格嚣张、怪力的原因也为她与刘真的见面冲突,奠定了重要的行为基础。

演员台词训练文章大全

人物关系的设置方面。对人物关系的分析是为了在塑造人物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客观真实。

通过保姆刘真对于老太太客观的描述以及其女儿杜文静的一些自然而然的表述,我们能够看到老太太是一个性格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人物。

她拒绝刘真的出现,拒绝别人照顾。她渴望的是能够回归亲情,其最终的动机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女儿能够陪伴自己。因此她对于保姆的排斥是一种亲情上的渴望。

而对于刘真来讲,作为农村人,她来到城里的目的就是赚钱,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不得已而为,到这里受到老太太的欺负、讽刺挖苦,依然能够坚守着这份工作的目的就是她也渴望对家庭的付出。

导演看似设计的两个一老一中的人物,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两个人对于家庭温暖的渴望。老太太的渴望从表面看是消极的,但透过现象,老太太内心的那种渴望却是积极的,她热切渴望盼望着自己子女们的陪伴。

而对于刘真来讲,她对于亲情的渴望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金钱,用这个金钱来维护自己家庭的一种经营,为自己的子女上学、为自己的丈夫减轻压力。

因此,这就达成了剧本在创作初期两个人能够相互平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也就成为了刘真所谓的赖在这里不走而迫使杜老太太接受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这两个人的不断生活,态度从对峙到接受容纳,以及到最后杜老太太把房子给了刘真。

两个人在这样相对密闭的小环境里,在家庭里就不断地酝酿着一种亲情的一种发展。这使得孤独的怪癖的老太太的内心不断地获得了一个陌生人的亲情感。

这种亲情感的重新获得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与刘真不断的对抗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所寻求的亲情。

刘真以保姆的身份却做到了女儿杜文静没有做到的陪伴、照顾,甚至对老太太的心灵进行了一些支撑。因此,最后她把自己的老房子送给了保姆刘真。

杜文静以及她的两个哥哥,是被杜老太太收养的子女。从老太太的人设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太太的内心是渴望对陌生人付出真爱的,她渴望自己的亲情。

她把所有的自己的亲情都建立在一种非血缘关系的纽带上,这就是一种情感的给予。这也为她与刘真的感情的进一步的升温,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支撑。

这便是老太太这个人物在设定上的一个独特性,也是这个话剧最具有灵魂的一部分。

塑造杜老太太这个人物形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掘杜老太太内心深处的那种对于家庭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不得的一种怪力的性格。

另一方面,随着刘真在她生活中的出现,老太太的性格从嚣张、对抗,不断变得接受渴望,再到后来的融合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老太太从一个很严肃的老太太,变成了一个老小孩一样的老太太,最终又变成了一个母亲一样的老太太。

这三次发展和变化是老太太三个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定位,这也为我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只有抓住这几个转折点,才能通过心理的设计、台词语言和外部动作的设计,使人物不断地与真实的设计相融合。

杜老太太既当过兵,又打过仗,又领养过女儿,还是国家的干部。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而传奇,是一个时代性的一个人物。

这样的一个人物,它是很有军人气度的一种老人。一方面有着官架子,一方面也有着很重的文化思想及思维。她反应灵敏,其文化涵养非常高,会听交响乐钢琴曲,关注一些时事的新闻。

但是另外一个侧面呢,由于她一个人孤寡在家,长期无人交流,处于一种空巢老人的状态。

对于子女的思念,使其不满足于现代生活的一种孤僻,她不断地更换保姆,不断地与女儿进行唠叨和对峙,其实渴望的是一种亲情,这种渴望使得老人的整个性格发生了一个转换,使其性格向所谓的变态方向发展,变成了一个嚣张跋扈、奇怪另类、语言充满挖苦性的一个老人。

那这种性格的成因是因为这个老人对于社会的一种亲情的渴望。在设计这个老太太的时候,我要根据不同的情节内容,将其内心形象的部分加以表达。

比如,在两个人一开始对峙的时候,她的大家长制、她的教条主义、她的主观制,以及它的一种军人气质所代表的一种霸气,成为这个人物最重要的一种内心形象。

而当她和保姆不断的交心,不断地发展的时候,她就形成了一个母亲的形象,去关爱这个小保姆甚至把自己的房子给她,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人物的性格。

因此饰演杜老太太这个角色也是个极具挑战的一次尝试。

准确地创造台词,让作品走进观众内心

台词包含了编剧对角色、环境以及剧情的交代,是刻画人物角色最基本的工具。

演员表演的时候不能单单把剧本上的文字用声音传递出来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投入丰富的感情,运用专业技巧的表达,使自己塑造的角色能够更加鲜明、立体而丰富。

台词的表达要遵循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技巧,同时还要通过语音的不同变化,使角色的话语听起来更富有美感与节奏感。

只有这样人物形象的描绘才会更真实立体,作品也就拥有了更浓郁的感情色彩,才会深深地将作品与角色烙印在观众的内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