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有用吗

华峰博客 135

青少年阅读的目的之一便是为提高写作水平打基础,其中,比较有效和实用的办法是做摘抄。但是,摘抄也分不同层级,相应产出的效果也不同,为便于家长理解和指导孩子优化做摘抄的步骤,提高阅读量向写作水平提升的转化率,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摘抄内容到摘抄方式两个方面,按层级由低向高举例说明如下。

一、摘抄内容

第一层级:将成语(谚语)或文采优美的句子、片段(一般运用了修辞)直接摘抄到笔记本上,这类摘抄最大问题是不需要复杂的思维活动,只在识记和感性层面。

如: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革,破除;鼎:建立。(勤快的学生可能会查字典,了解成语的意思)

如:(闰土)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第二层次:摘抄逻辑性较强或思想深刻,需要思考、富有哲理的句子。

如: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有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鲁迅《药》)

如: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边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鲁迅《药》)

如: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都要闷死,然后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呐喊·序言》)

分析:第二层次的3个摘抄的句子,同样都运用了比喻,但是,前2个蕴含着鲁迅先生批判讽刺,而第3个句子,则是鲁迅对唤醒国人必要性的思考。

二、摘抄方式

阅读摘抄有用吗

第一层级:直接摘抄原词、原句,如,摘抄内容的2个层级都是直接摘抄,其弊端在于,摘抄的内容仅停留在笔记本上,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本领,除非记得非常熟,写作时可以再转引到自己的写作中,前提是能理解性记忆。直接摘抄,是目前学生常用的做法,最容易偷懒,效率也最低。

第二层级:先按第一层级摘抄原文,再写出当时自己的理解,如果后面再复习时,有新的想法可以继续写在旁边。

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注:朱熹的意思是阅读时,心、眼、口三者都要同时参与,心即是思维,如果读书不思考,则揣摩字词跟不上;如果不思考,不揣摩字词,仅张嘴朗读,则无助于记忆,毫无用处,所以,思考是阅读的核心,同时注意字词的表达,如果能默念感受字词的韵律就更好。 这样来理解够了吗? 不够,还可以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三到够了吗?不够,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应该还需要手的参与吧?(这一段就是摘抄时的理解)

第三层级:完成了前两个层级后,最高层级就是造句或仿写了,这也是让摘抄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关键途径。

如:革故鼎新,造一个句子: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有一番佳境。(这不是我造的句子,引用自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

如:真实生活情境和舞台上戏剧情境之间有相似之处,每个组织中的人们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帮助人们明确地决定每个角色接受哪一种‘表演’。(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

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也应该承担自己的角色,而不能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从而扰乱自己的角色定义。 再深入思考:每个人都应该安于自身的角色吗?这样的话,农村的孩子怎么走到城市,怎么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摘抄时的理解)

将摘抄改编写入片段:(作文主题假设为规则意识) 社会时时处处都有规则,面对规则,有人享受着规则带来的有序生活体验,有人则抱怨规则让人缩手缩脚,不能施展才能。心理学家欧文曾说,每个组织中的人们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帮助人们明确地决定每个角色接受哪一种‘表演’,规则就如表演时的剧本,没有剧本,随心所欲,这台戏就乱套了。因此,我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创新。

将成语写进句子,将句子写进段落,或者直接模仿原句,重新写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句子,本身就是写作的练习,也是将摘抄快速内化的过程,当然,层次越高,需要投入的思维成本就越高,难度就越大,当然,收获就越大。但是,人往往是有惰性的,喜欢做不动脑子的事情,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有效引导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