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50字左右百度文库

华峰博客 139

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认真写完2018年单位年终工作总结,关上电脑的刹那,不由隐隐感慨和伤感:随着机构改革尘埃落定,自己无比熟悉的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将成为历史名词,这篇总结就像是为其划上的一个句号。

从2009年3月到2019年1月,来到这个单位已整整十年。从当初不知写材料为何物的公文菜鸟,到今天的小二哥,真的离不开团队的培养,离不开众多小伙伴的支持和厚爱。

翻开所写的十篇年终工作总结,感觉就如一条线,串起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不管是十年磨一剑的古训,还是一万小时定律,十年来,自己终于明白,也算做到一件事——让认真成为一种天赋。

出剑之败

第一次写单位的年终工作,是在2010年1月。那时候,我还对写材料一窍不通,仗着自己会写一些简讯,无知无畏接下写作任务。看着前几年的总结,憋了很久依然不知所措。苦思冥想之后,只好按照自己的感觉,模仿已有的标题架构,依葫芦画瓢完稿了事。

没想到,这篇总结被领导全盘否决、推倒重写。要命的是,我已错过交稿日期,第二天开会领导就要讲话。这下子,把云姐(当时的办公室副主任,现在的顶头上司、一起奋战十年的黄金拍档)害惨了,她被迫跟我一起加班改稿,直到凌晨三四点。

当时,我刚从看守所调入,天真地认为:写材料就是写新闻简讯,大一点的稿子可以套用别人的标题结构,自己已经背了十几套标题架构,应该游刃有余。

没想到,自己所学的那点东西很快被掏空,随后就陷入迷茫无助。这样迷迷糊糊过了近一年,自己也没有主动向领导、同事请教,首次写年终工作总结一败涂地。

这当头一棒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深刻认识到:不会写不是错,不会写又不会问,那就是大错特错,不仅坑自己,而且坑同事、坑领导。

那以后一两年,自己其实一直非常郁闷、低落、无助,也没有什么进步。这样的状态,自然难以让人满意,有领导认为我的培养价值不大,建议调离文字工作岗位。

所幸,当时的高局长认为——年轻人刚来,应该给机会,允许犯错误。于是,我又留下来,继续在一篇篇材料中苦苦挣扎。

那时,真的看不到什么希望,更谈不上什么理想,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对外部门,我不懂外语、不善协调,写材料是别无选择。

铸剑之苦

高局有句话我一直铭记:写材料又不是搞原子弹,只要认真,怎么会做不好。虽然在那一两年,自己比较低迷,但还是用心在学、认真去写,想方设法把材料写好。

例如,听到有人说,写好材料要看党报党刊,自己就把单位订阅的十几份报纸抱回家,每天看每天读,甚至能把一整版五千多字的领导讲话稿背下来。

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读哲学,就买了一大堆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来啃,结果大多数看不懂。

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学逻辑,就买了十几本逻辑书籍,简单不过的三段论,就让我这个文科生晕头转向。

今天回头看看,自己其实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从长远来看,一切的弯路本质上都是直路的一部分。只有走过弯路,才能明白什么是直路,也只有找到直路,才能明白什么是弯路。

人生不可能避免的,就是弯路,写材料亦是如此。

拿读报纸来说,自己每天看很多报纸,起早贪黑死记硬背,但效果并不明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我开始动手做读报笔记,把好结构、好语句抄下来,这在后来的写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读哲学,很多晦涩深奥的原著让人一头雾水,自己就退而求其次,选择简单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入门书籍和著作。例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等。

因为看得懂,所以能坚持。每一本我都从头到尾细读读上好几遍,老老实实做好摘抄笔记。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抄读。这些笨功夫,给自己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学哲学用哲学》中的总结经验十法,让我依稀摸到了写材料的门槛。

阅读逻辑书籍,则是帮我捅破了写材料最后那层窗户纸。自己受益最大的三本逻辑书——《咬文嚼字的逻辑》、《公文写作与逻辑》、《金字塔原理》,这些书通俗易懂,容易读进去。

最让我惊喜的是,《金字塔原理》与《学哲学用哲学》居然有同工异曲之妙。融合两者思想形成的五子棋写作法,彻底帮我打通写材料的任督二脉,那时候已经是2013年。

煎熬四年之后,我终于明白,撰写综合类文稿要自下而上思考,归类概括;自上而下表达,观点先行。

明白道理和方法,并不代表一马平川、顺风顺水,前途依然坎坷崎岖。因为,知道跟做到之间的距离,太遥远、太曲折。

砺剑之惑

2011年6月,冯局接任单位一把手。此后,我迎来最痛苦、最煎熬,也是收获最大、进步最大的7年。期间,单位每年都承办或举办大型涉外涉侨涉港澳活动,让自己有许多机会,起草市主要领导和省领导的发言材料,对自己的成长尤为珍贵。

高度决定视野。对写材料来说,平台可能比努力更重要。就如学开车,小汽车开得再好,也开不好大客车,想学开大客车,就要用大客车来学。

正式因为领导班子的主动作为、积极进取,为自己在小汽车般的单位,提供了开大客车的机会。虽然,当时自己的能力,远远达不到工作的要求。

冯局对材料的要求很简单,就两个字入脑。公文材料不是诗歌散文、不是幽默笑话、不是心灵鸡汤,要让人看一遍就入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开头的四五年里,自己几乎被入脑两个字逼到脑残——冥思苦想通宵写出来的东西,通常只能得到冯局的10个字的意见:阿文,这篇材料不入脑啊!

这个场景一遍一遍在局长办公室重复,把自己一次又一次逼到几乎崩溃的边缘。这个过程只可意会,难以言喻。

有一次领导问我,调入这个单位有什么感觉。自己的回答是:早知这么累,打死也不过来;但是,今天回头去看,又好在来了。

我的体会是——写材料最辛苦的不是写,而是改,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改。领导事情很多,通常只能在截止时间之前看稿,如果材料要推倒重写,几乎就是灾难性后果。

我只能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一次命中。可是,直到现在也不能完全做到,只是命中率高了一些。那种压力就像是整个人被放到高压锅里面焖。每次交稿后的等待都是战战兢兢,犹如等待法官判决。

当时,自己只能基本做到分类正确、语句通顺。显然,这种大路货水平,离入脑还有十万八千里,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以当时自己的水平,根本就不能理解怎么样才算入脑,更谈不上做到。甚至还怀疑过领导的要求——公文不都是这样吗?。

入脑是写材料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追求,是领导长期形成的一种直觉,几乎出乎本能。到底什么是入脑?可能领导也很难说清楚,需要写作者一点点去感悟。在三四年时间里,让材料入脑,是让自己无比烧脑的事情。

这种感觉就如爬山,不到一定高度,有些风景注定是看不见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还是似懂非懂。当有一天,自己终于做到入脑的时候,对写材料算是大彻大悟。

挥剑之趣

做事如跨栏,跳的高度取决于栏杆高度。从此,入脑成为自己写材料的磨刀石和导航仪,成为每一篇材料、每一回修改、每一次思考的必答题。

经过四五年煎熬,自己对入脑的迷雾才逐渐消散,开始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隐约品尝到一丝写材料的乐趣。自己对入脑有以下理解:

首先,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一栋楼房能不能使用,关键在于地基结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地基不好、结构不稳的房子,装修再豪华也没人敢住。材料要入脑,关键不是辞藻华丽、整齐对仗,而是分类合理——通过自下而上的归纳概括,形成金字塔结构。

文章架构体现出对工作本质、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在认识上契合领导所思所想,才能同频共振。只是简单套用他人的模板套路,或者分类不合理,这样的材料,要么杂乱无序,要么千文一面,肯定难入高水平领导的法眼,写作者也难有进步,只是是高效率在做无效果的事情。

好句摘抄50字左右百度文库

其次,语言精练、平实有力。文章不写半句空。公文材料作为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载体,最忌语言空洞、言之无物。有人称,空洞的文章是故意让人看不明白。

要做到言之有物,让人看得进去,首先就要把事情说明白——这项工作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成效,特别是基层的材料,少用高度抽象的概述性语言,慎用金光闪闪的空话套话。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文风如作风,那些既没错又没用的文字,只适合没思想、没思路、没水平的领导。高水平领导对文字垃圾有着本能抗拒。那些写作者自我感觉良好、金光闪闪的空话套话,往往会毫不客气用红笔整段划掉。

最后,要私人订制、突出个性。写作者要对领导的工作思路、性格偏好都有比较深入、细致的把握,才能提炼出既反映规律共性,又有领导个性的观点,说出领导想说、喜欢说,但还没有彻底想清楚的话,甚至让领导动情、流泪的话。

做到了这点,写材料就会有一种乐趣。因为,写作者可以通过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再是文字的搬运工,而是思想的创造者;不再是苦逼的蚂蚁,而是自由的蜜蜂,找到不足为外人道的存在感、价值感,让写作者与领导良性互动、共同进步。

领导与笔杆子之间,不能只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学习共同体、认识共同体、成长共同体。

会动笔杆子,才有两下子。我的理解是,这里说的动笔杆子,不代表领导对每一篇材料都要亲力亲为。如果领导被繁琐的文字工作绑住手脚,在文字的细枝末节上耗费大量时间,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难以抽身谋大计。

对领导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关键材料严格把关,让材料充分体现领导的工作思路、个性特点。就算大家都知道这篇材料不是领导亲自动手写的,但感觉就是属于领导自己,里面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字里行间都是领导的个性元素。

好的文稿犹如打造品牌,所有权归领导。要做到这点,写作者就要有工匠精神,要有私人订制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廉价工艺品跟昂贵奢侈品的最大区别。

从领导力角度来说,领导能写材料只是术,能够找到人写出满意的材料,则是道的体现,是更高的能力。因为,领导的根本任务,不是自己干,而是找到合适的人,大家一起干,而且干得很开心。这就是将才跟帅才的差距。

悟剑之得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十年来写材料的进步,就是以下十个字——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这点在年终工作写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十年前开始,我就把撰写单位的年终工作总结作为全年最重要的任务,当做检验自己一年来写作、学习、思考成效的期末考试。

写作者在过去一年有没有进步,有多大进步,可以在年终工作中一目了然。年终工作总结能不能让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眼前一亮,直接影响其对笔杆子能力的认可程度。

所以,每次撰写年终工作总结,自己都是全力以赴、精雕细琢,绝对不允许年年月月文相似。

自己在写材料中的被动状况,在2014年开始得到缓解。主要领导对年终总结的批示都是进步明显、思路清晰、写得很好之类的表扬,自己终于找到感觉、进入状态。

开始的时候,自己都按照找料子、梳辫子、戴帽子、填肚子、修面子五个步骤,自下而上构思总结,2015年则开始自上而下。

因为,经过五六年不断地归类分组、排列组合,自己对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找到反映工作本质的稳定架构。外事侨务港澳工作可以分为管理、服务、联谊三大块,也就是管理资源、运用资源、涵养资源三个部分,在这个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可以得出资源枢纽这个概念和定位。

通过这个业务模型,自己对工作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这个认识也充分体现了当时一把手的工作理念。

需要说明一下,外事、侨务、港澳三个部门在地级市层面是三合一为外事侨务局(港澳事务局)。但是,在国家和省的层面,分别对应外交部、省外办,国侨办、省侨办,国务院港澳办、省港澳办。

我在网上找了几个兄弟地市外事侨务局(港澳事务局)的年终工作总结,都是外事、侨务、港澳三大块分开写。然而,外事、侨务、港澳业务之间有同性,又有不同,这种架构容易出现交叉重复。

总结是工作的折射。采用这种总结架构,说明在这些单位的三项业务还没有完全融合,不能做到1+1+1=1。

管理资源、运用资源、涵养资源的架构,基本上打破外事、侨务、港澳之间的框框,组合出不一样的工作模式。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单位的外事、侨务、港澳工作是打通的,三者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工作效率和效能大大提高。不少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也就水到渠成。

这个模型相对稳定,只要外部环境、工作要求、部门职能不发生大的变化,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枢纽这个定位以及三大分类都有指导意义。

我的观点是——所谓公文,就是把对公(工作)的认识,用文字表达出来,认识第一位,表达第二位,公文姓公不姓文,要想表达到位,必须认识到位。

写材料的水平,根源不在文字上,而在于认识上。写作者对工作认识越模糊,文字越啰嗦,语言越空洞;反之,对工作本质认识越深刻,结构越清晰、语言越凝练。

随着对工作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自己的写作能力也相应提高。年终工作总结从十年前的十四五页,到五年前的十一二页,到今年的六页。对同一个写作者来说,总结篇幅长短往往与其写作能力成反比。

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写材料也如此。撰写2016年工作总结,让自己初步找到科学的分类模式,但是,认识还是比较模糊,表述比较粗糙。

到了2017年,总结架构与内容表述之间出现新的矛盾——每一个观点(小标题)后面的内容都很冗长,显得特别不协调,自己也觉得别扭,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今年写总结,我才明白其中缘由——提升分类结构后,过于细致的文字表述拖了后腿。就像一个孩子,身体长高长大了,还是穿着小时候的衣服,当然感觉不舒服。

2018年的工作总结,我尝试提升语言的概括性,只写重点亮点,不再面面俱到,大幅减少细节性表述。终于让架构与语言严丝合缝,材料篇幅大大缩短,且完整性、精准性、流畅性增强。

我一直认为,写材料要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通过这次写作感悟,可以对这个认识进行补充。更恰当的表述是:在入门阶段,应该自下而上思考,通过归类分组、归纳概括搭建业务模型,这是个归类的过程。

这个模型建立后,意味着写作者的思维能力、认识深度相应提高,这时候,可以自上而下思考,根据对工作本质的认识,用稳定的架构来指导写作和实践。

细细品味分析,归类和分类有很大不同,其实就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异同。

2016年到2017年的总结,还让我陷入一种困惑——结构模型稳定了,岂不意味着每年的总结都差不多?这是自己很难接受的。

2018年的写作经历,让我明白了不变与万变的关系——架构是稳定的,但表达是变化的。每年的具体工作、特点都不一样,表述上可以灵活多样,常写常新。

比如,一栋楼房的主体结构是固定的,但内外装饰、空间布局可以灵活调整,这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总而言之,写材料应该做到共性认识的个性化表达。

望着眼前六页纸的年终工作总结,自己脑子里闪出了许多画面,对为什么写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材料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认识工作本质、把握发展规律的工具。

常说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望路,想要更好地抬头,需要站在写材料,也就是理性认识、理论认识之上,才能在共性认识中把握工作规律。

《法华经》说:功不唐捐——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只是可能自己不知道回报在哪里。十年磨一剑,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认真不仅是态度和能力,更是一种天赋。

借此言,在新的一年与有心人共勉。

作者: 小二哥1980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