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这本书的作者是梁实秋。他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他翻译过《莎士比亚全集》,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梁实秋的散文写作看起来信手拈来,在朴实的文字中透出骨子里的高雅平和,积极温暖的人情味。
标题中的雅舍是抗战期间梁实秋住在北碚时候和社会学家吴景超一起住的一套平房,虽然简陋,但许多文人学者常常在这里相聚,在战火中互相交流着知识和理想。
这段苦中作乐的雅舍生活使梁实秋变得更加豁达平和。梁实秋的理想是,给于适合不同读者趣味的文艺作品。他也是如此践行着,这本《雅舍谈吃》收录了梁实秋许多关于美食的文章。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老北京和其他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呈现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梁实秋曾说过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根本和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限制。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地方的土味小吃和在吃中获得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01、在吃中品味人生
作者开篇提到了北京最具特色的吃食豆汁儿。 豆汁儿并不是豆汁。豆汁是豆浆的别称。胡金铨曾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梁实秋深以为然,城外乡间喝豆汁儿的不多,因为原料都是喂猪的,难免降低了自己身份。但是这种原料,加水进行熬煮,就成了城里人人爱吃的食物。
这种食物,梁实秋称豆汁儿之妙,一在酸,有一股酸中带馊腐的怪味道。二在烫,只能小口小口地喝,不能大口往嘴里灌。三在于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身上满头大汗。这段描写把豆汁儿的味道介绍出来了,而且描绘的形象生动。就好像和梁实秋一起,坐在豆汁儿铺里,酣畅淋漓地喝着豆汁儿,聊着豆汁儿的味道。
后来离开北平,梁实秋也忘不了豆汁儿的味道,但是要么是豆浆,要么稠稠地像麦片粥,难以下咽。得出结论,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不能期望在其他城市能吃出北京的豆汁儿味道。
不过现在就算是满大街的小吃,在同一个城市中要找回小时候的味道也不容易,更不要说是在外地了。
比如,南昌的瓦罐汤,在湖南那边有的要加泡椒,会带上些许湖南的辣味儿,不再是那么纯粹了。
02.深深的文化内涵
在提到北京的糖葫芦,梁实秋介绍了三种。一种是用麦芽糖为原料,当地叫糖稀,可以做长达五尺多的大串山楂糖葫芦。这种糖葫芦在新年里才随处可见。麦芽糖裹着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但麦芽糖不适合做糖葫芦。因为,里面的山里红(山楂)往往要么是烂的,或者,要么是带有虫子屎。
第二种是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表面白汪汪的一层霜。正宗的糖葫芦,薄薄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有很多,但是山里红(山楂)是最正宗的。山楂本来味道酸,可裹糖后特别可口。
梁实秋还提到东安市场的糖葫芦较为高级,沿街小铺的多染尘沙,品质也很粗劣。信远斋则是最好的,每一颗山楂或海棠均是单个独立的,用的果子大个又没有籽,还很干净。干净到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让你打包带走。
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年代的纪念了,不无遗憾之感。现在,很难再吃到这么正宗的糖葫芦了。想必作者写的时候,也是极为思念这种小吃的吧。
就像南昌的四鲜楼的小徽包、八一桥茶铺的麻花、街头没卖完的油条,再炸一道,做成二来子等,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成为了成长中的缺憾美。
03.吃的思索和感悟
作者在书中有一篇《萝卜汤的启示》。讲述了作者去朋友杨太太家品尝排骨萝卜汤的感受。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成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吃的直吧嗒嘴。
这萝卜汤的秘诀也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当然,排骨要挑拣最好的,萝卜要切得厚薄适中,火候要慢火久煨。这样,杨太太的萝卜汤不再神秘到非去她家品尝不可。
从这一桩小事,作者反而体味出了做文章的道理。文字要言而有物,不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很容易达到。其中的秘诀在于,少说废话。
在谈到喝酒的时候,作者提到在公共场合要讲究酒德。不论自己的酒量深浅,至少要做到不让大家讨厌。善于喝酒的人往往得到是喝酒的趣味,而不是缺少酒德。
且酒不能解忧,只能让人在酒精的麻醉下暂时忘却一切烦恼。可是酒醒后的滋味很不好受,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作践了身体,这笔账迟早是要还的。
《菜根谭》中花开半夏,酒饮微醺是最让人低回的境界。
梁实秋在书中,谈了自己在喝汤、饮酒时的一些亲身感受。还告诉我们在酒桌上要注重形象,起码德行不能没有。由一碗萝卜汤还联想到要怎么做文章。一个吃字,竟有这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烟火的赞美。
结语:
吃,看起来很简单,张开嘴就可以了。但是里面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却是生活中难能可见的一笔精神遗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