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阿甘——刘长卿

雨觞读书 尹华峰 浏览 评论来源:www.yinhuafeng.cn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电影中的主角阿甘智商只有75,属于轻度弱智。但是智商的残疾没有成为阿甘人生的绊脚石,反而让阿甘拥有了一种宝贵的品格——不懂得计算输赢得失。

正是在这种品格的驱动之下,他学会了简单的坚持、认真的付出、傻傻地执行。纵观阿甘的一生,他始终在为自己的目标坚持到底、努力向前。

阿甘

阿甘代表的不仅仅是阿甘个人,更代表着苍穹之下所有平凡的人们。每一个人在初入社会时,都像一个傻子,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懂规则秩序,这与弱智的阿甘没有区别。在生活的万般摧残之下,有些人选择了随波逐流,向命运缴械投降。

但是总有一些人傻傻地坚持着,不肯低头半分。在与社会和命运的长期斗争中,他们从平凡跃为不凡。刘长卿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他傻傻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痴痴地坚持着,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敬佩。

刘长卿与仕途从小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卿二字来源于司马相如,因司马相如字长卿。他用自己的名字时刻鞭策自己,一定要成为像司马相如一般的良臣。

于是刘长卿抱着学而入仕的愿望,年少入读嵩山,避世而求学。与他相伴的除了书籍之外,唯有山间的虫鸣鸟叫。等他踏出嵩山之时,他已经二十岁了。唯有为国为民的宦海沉浮方能一展他满腹的学识,他决定正式踏上入仕之路。

在唐朝,读书人想要入仕,肯定绕不过科举。刘长卿从嵩山出来之后,一心投入了科举之中。可是之后的十余年间,他屡考屡败。当时的举人们给了他“朋头”的称号,这称号类似于当今的“超龄留级生”。

他被举人们嘲笑的样子,正如我们看影片开头的阿甘一样,觉得就是一个彻底的傻子。多数人的嘲笑足以摧毁一个人前进的斗志,可是刘长卿对此毫不在意。他只需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成为司马相如般的良臣,哪管世俗流言。

转眼之间,刘长卿已经到了而立之年。32岁的他在科举榜单公布之时,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名字。他终于成为了一名进士,拥有了为官的资格。仕途的大门为他敞开了,可是当他准备一脚跨过门的时候,安史之乱来得猝不及防。

玄宗逃离了长安,大唐的朝廷名存实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长卿只能到达江南避乱。南下的一路之上,他看见了盛唐的另一面:官员腐败、名不聊生。眼前的一幕幕,都更加坚定了他入仕为官的决心。

在战乱面前,所有的人都只考虑自己的生死,连高高在上的玄宗都是如此。只有他是一个傻瓜,还想着为国为民、扭转时局。可是这个傻瓜什么也干不了,他没有官职,只是一位普通的读书人。又不会舞刀弄枪,不然他早就冲到前线去了。

唐肃宗即位之后,朝廷终于想起了这位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进士。于是一封诏书传到了刘长卿的手上,他被任命为长州县尉,紧接着又被任命为海盐县令。他终于站在了实现自身的舞台之上,可是他偏偏要在官场的舞台上点一根蜡烛。

在黑暗无比的唐朝官场舞台上,黑暗是圈子中人都必须要遵守的潜规则,他们哪能容忍刘长卿点蜡烛驱散官场的黑暗。于是刘长卿的同僚及其手下一起诬告他贪污钱粮,刘长卿在公堂之上百口莫辩。

他愤懑地吼着:“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可是堂前的所有人不为所动,还是如看傻子一般地看着他。他最终锒铛入狱,名声扫地。

他的一生本来就此在监牢之中度过,幸运的是,唐肃宗在收复两京之后大赦天下,他才得以免去牢狱之灾。唐肃宗紧接着将刘长卿贬至广东,这几乎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因为唐时的广东与滇南无异,被称为“蛮荒之地”,贬至此地的官员终生远离朝堂,不得所用。

刘长卿经此遭遇,写了多首吐槽的诗。但是他很快又没心没肺地投入了对广东当地的建设之中,朝廷如此对他,他还是一心想要做良臣,真的很傻。

两年之后,刘长卿遇赦北归,被朝廷安排在浙西任上。当时的浙西刚刚经历了刘展之乱,原本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没有丝毫的抱怨,又投入到了浙西的建设之中。

五年之后,刘长卿任满回到了京师。可是京师的官场水更深,对于没有背景与家世的刘长卿而言,他只能成为他人随意拿捏的玩物。两三年之后,刘长卿被排挤出了京师,被逼无奈的他只能选择进入淮南王府,成为了一名幕僚。

在他做幕僚的这段时间里,刘长卿难得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生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他在处理完幕僚的工作之余,时常与当地的僧人一起品味佛家的思想。佛声悠扬、山寺宁静,抚平着他内心中的烦躁与不安。

刘长卿

然而命运似乎看不惯刘长卿的怡然自得,又将一件祸事摔到了他的身上。大历九年,年近半百的刘长卿得罪了郭子仪的女婿吴仲孺。后者派人诬告刘长卿贪污了20万贯,并要求官府对他执行死刑。

幸运地是,一位较为正直的官员为刘长卿求情,刘长卿才免去了死刑,被贬为睦洲司马。公元781年,刘长卿突然时来运转,出任随州刺史,成为了四品大员。他这次终于可以一展自己良臣的抱负,可是前面等待他的又是一场灾祸。

在他任刺史的几年之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变。随州不久之后即被攻占,刘长卿只能逃往江东避难。天色逐渐暗了,大雪下个不停,刘长卿不得不停下自己前去江东的脚步。他需要找一个地方度过黑夜,而不远处有一间茅屋。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暮色降山,前路更显遥远。天寒白屋,更显贫困。前两句借写景就总结了刘长卿的一生,他的生活是贫苦交加,他的仕途是前路茫茫、进退维谷。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之下,他突然想过最普通的生活。一间简陋的房屋,一张简陋的床,对于在风雪中又夜归的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归宿吧。

可是刘长卿在心灰意冷之后,还是忘不掉做良臣的初心。

此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待在扬州。他每天都会站在门口,等待着朝廷的任命,可是朝廷早已忘记了他。

逝者如斯夫,刘长卿老得逐渐走不动路。可是他仍会杵着拐杖,在家门口守着。一场风雨过后,刘长卿病倒了。在他闭上眼睛前,他将生命中最后的一丝目光忘向了门外。也许朝廷的任命已经在路上了,也许他马上就要实现良臣的梦想了,可是他终究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刘长卿的一生都不曾放弃自己修齐治平的良臣梦想,这份坚持的代价是他要与命运展开无数次的搏斗。对于当代而言,仍然有无数的“刘长卿”在做着傻子一般的事情。

他们可能是不管亲朋劝阻的创业者,也可能是再入职场的家庭主妇,还可能是跳槽转行的普通员工。其实每一位平凡的我们,都是刘长卿。在生活男神和命运女神的眼里,我们都是傻子。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改变生活与命运。

我们终其一生都过着没有多大改变的生活,经历着普普通通的命运 。既然明知最终的结果,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傻傻地努力着?

因为付出远比收获重要,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们最糟糕的结果也许会向刘长卿一般,可是那又何妨。将人生凝结成诗意,何尝不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