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个人走进电梯里,在电梯门关上的一瞬间,那个人就开始抱着头尖叫……这就是传说中的幽闭恐惧症吧。说起恐惧症,大家都不陌生,恐惧症即恐怖性焦虑障碍,其中幽闭恐怖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幽闭恐惧症是场所恐惧症的一种。一般指对一种封闭空间出现恐惧的心理疾病。当患者身处电梯、车厢、机舱等类封闭狭小的空间时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只要在这种环境里就会感到呼吸急促、浑身发抖、眩晕、恐慌,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掉。患者明知自己的恐惧与焦虑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但却无法控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内心有痛苦感。
实际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恐惧是一件好事情:它使我们在漫长的进化生涯中能够幸免于难。可一旦我们失去对自身恐惧的控制,或者过分估计当前情况的紧急性,恐惧就变成了麻烦,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时我们就应该主动需求治疗!然而多数患者并不了解这是一种病,误认为是自己过分脆弱,不能面对现实,故无需治疗。更有部分患者自以为是强者而羞于求医。调查显示,只要接受适当治疗,无论病程多长、病情多重,85%—95%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密闭恐惧症。
对于密闭恐惧症的成因,以下是几种比较普遍的观点:
1.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幽闭恐惧症的产生可能与患者童年期的心理创伤有关。另外,无论那一类恐惧症皆与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教养方式有关。如:过分严厉和教条化的教育,会使人的心理成长过程单一,使其社会理解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难于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也会使人的正常心理发育受到扭曲,对外界事物出现错判或误判。
2.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遗传及性格因素对此症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有些人会有遗传性性格脆弱的表现。遗传因素在恐惧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3.从生物学因素方面来说有人推论,恐惧症患者可能存在突触后5-HT能受体超敏感的可能。有些人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他们最易产生恐惧感。
当有可能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各种因素互相冲击,患者自身又无法解决承受的精神压力,精神压力超过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发病。幽闭恐惧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再加上患者的自我调节。
幽闭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1. 认识疗法 医生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机率。
2. 系统脱敏法这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之前或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
3. 满灌法。这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好的心理疗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采用想象的方式,或把患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鼓励患者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当患者处于极端恐惧情绪的情况下,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
相对于心理治疗而言,药物治疗就简单得多了。恐惧症的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运用抗焦虑剂,意在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医生通常采用的治疗的方法是:小剂量维持和临时给药法。是指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给予小量服药,在遭遇恐惧时或预测恐惧即将发作前加量服药。此外,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的联合使用,临床中也较为多见。
患者的自我调整则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1.患者可以适当远离城市森林。利用休息的时间.尽量徜徉在大自然中。释放生活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在视觉和空间知觉上给自己放个假。
2.强化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可以调整生活节奏、加速血液循环.给沉闷的日常生话注人新鲜的活力。患者在狭小的空间里会感到不适,而有意识的系统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
3.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以此学会调控自己的肌肉紧张程度来对抗可能的空间恐惧。
那晚的患者在和小编聊了他的症状后小编马上认识到他可能存在这方面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话聊后建议其尽快至心理医学科门诊就诊,对于患有幽闭恐惧症或有幽闭恐惧倾向的人们,不要恐惧、害怕,勇敢地接受恐惧的挑战,面对现实,接受科学的治疗,终有一天,你又会找到久违的自信与豁达,与阳光为伍,你的家人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参考文献
告别幽闭恐惧症[期刊论文]-科学大观园2011(1)
作者:马帅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医师
审稿人:郭树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本期小编:老马识途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联盟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