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百年的风霜暮雪,中山广场的每一栋古老的建筑,都呈现出岁月流逝后特有的模样。黄褐色的墙体、陈旧的纪念碑、再到零件经常需要修复的旧钟,都带来深厚的历史底蕴,每年会吸引大量的情侣来这儿拍摄婚纱照。
整个广场以直径168米的圆盘为轴心,向10个不同方向辐射出10条路。从表面上看,这里是大连重要的交通叉口与最大的圆形城市广场,但实际上,这里是经济的大动脉,汇集众多银行与政府机构,如果到了中山区,要办理现金业务,不知道各家银行散布在哪个位置,到中山广场去找准没错。
很多初来大连的外地人,觉得这种格局是后期城市建设规划而来的,银行这么聚集,有点儿类似上海的外滩,也算非常有特色的地点了。但其实中山广场的建设工作要更早,这就得从1899年说起了,也就是大连被俄国掌控的那个年代。
令人非常诧异的是,俄国掌控时期,并没有采用其国家代表性的方形广场,比如莫斯科著名的红场这种模式,而是以法国巴黎为原型,采用巴黎核辐射式的城市设计图,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圆形广场。从交通方面来看,这种设计具有四通八达的特点,减少高峰时期的拥堵现象,让交通变得更加高效。而从市民需求方面来看,圆形广场周围环绕银行、邮局、警察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一次处理多项事务的要求。
后来日本殖民时期,在建筑格局上,进一步奠定了经济的布局。
除了中信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外,其他银行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工行中山广场支行,是当年朝鲜银行的大连支店,由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日本人设计。
目前中国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是当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大连支店,由日本妻木赖黄、太田毅两人设计。
目前大连的邮政局办公楼,是当年的关东递信局,由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课的松室重光设计。
目前辽宁省外经贸办公楼,在日本侵占初期的是大连民政署。
1908年到1936年,除了以上提到的建筑,还有一些其他的西洋式建筑逐渐建立,这些年龄普遍超过60岁的老建筑,其设计师除了俄国、日本人之外,还有荷兰人,后来在解放后,由我们国家自己的设计师又进行了改建与修缮。虽然中山广场始于一张巴黎设计图纸,但足足集结了5个国家设计师的智慧。
在步入现代以来,中山广场并没有的像其他历史街区一样,进入滞缓时期,而是因为经济大动脉的原因,被日益重视起来。
在2002年,这里的建筑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而2015年,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总面积16.0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9.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6.9公顷。
直到今天,中山广场依然是大连精神闻名的象征,每年不仅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景色,还是本地很多摄影爱好者的街头与航拍取景地。
正像网友们说的非常接地气的一句话:不管谁建的,现在都是我们的!
可谓是霸道又可爱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