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中国乐器大全及图片) 华峰博客 排行 2022-09-08 10:47 417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01 向下开口队 提到青铜乐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名震天下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之所以震撼世界,在于其规模大、组合完整,并且真的能演奏乐曲。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01 向下开口队 提到青铜乐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名震天下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之所以震撼世界,在于其规模大、组合完整,并且真的能演奏乐曲。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是不是一头雾水,这不都是钟吗?哪来这么多名字?这这这个字又怎么念? 别着急,马上进入答案解析环节,清晰的解题思路,可以先把这些乐器分成向下开口和向上开口两队,然后逐个击破。 01 向下开口队 提到青铜乐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名震天下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之所以震撼世界,在于其规模大、组合完整,并且真的能演奏乐曲。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乘风破浪的姐姐3》正在热播中,今年的浪姐增加了乐队组,看着姐姐们弹着乐器的飒爽英姿,好不容易分清吉他和贝斯的你,不知能不能分清这些古早乐器? 是不是一头雾水,这不都是钟吗?哪来这么多名字?这这这个字又怎么念? 别着急,马上进入答案解析环节,清晰的解题思路,可以先把这些乐器分成向下开口和向上开口两队,然后逐个击破。 01 向下开口队 提到青铜乐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名震天下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之所以震撼世界,在于其规模大、组合完整,并且真的能演奏乐曲。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乘风破浪的姐姐3》正在热播中,今年的浪姐增加了乐队组,看着姐姐们弹着乐器的飒爽英姿,好不容易分清吉他和贝斯的你,不知能不能分清这些古早乐器? 是不是一头雾水,这不都是钟吗?哪来这么多名字?这这这个字又怎么念? 别着急,马上进入答案解析环节,清晰的解题思路,可以先把这些乐器分成向下开口和向上开口两队,然后逐个击破。 01 向下开口队 提到青铜乐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名震天下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之所以震撼世界,在于其规模大、组合完整,并且真的能演奏乐曲。 战国 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旅钟 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铜钮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 ▷ 钟的发声原理 曾侯乙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奏出两种音,堪称一大奇迹。 《考工记》凫氏为钟一节,记载钟各部分长度大小厚薄的计算方法。从实验来看,钟音量的大小在于共鸣箱的大小;钟音频的变化主要在于鼓部的厚薄,与上部的枚钲等部位没有明显的关系。 那么神奇的双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关键在于钟的形状——筒瓦形。 关注考古文博的朋友,对筒瓦应该不陌生,这是一种瓦片的样式。无论甬钟或纽钟,它的共鸣箱都像两片瓦片盖在一起,形成一种扁突体。这种结构的钟称为双音钟。 筒瓦型的结构使得编钟发声时有两种震动方式。一个音在鼓的中心位置发生,另一个音在鼓侧发生,按物理的振动模式,这种钟的敲击点不同,其振动模式也不同。乐师在敲击钟不同部位时,乐音交叉传播,就传出了两种声音。 钟发声原理示意图 图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钟,就只能产生一个音频,所以后期的钟演变为圆形时,双音钟也就消失不见。 双音钟的优点在于用数量不多的钟,即能构成较完整的音阶,曾侯乙编钟的整套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即便咱不懂乐理,也会不明觉厉,惊叹老祖宗的艺术修养。 镈(bó)钟 相比甬钟和钮钟而言,镈钟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底部不是弯曲的于,而是平口。 这让它看上去像是平放在地面上,但其实镈也是用钮垂直悬挂的。所以镈其实长得和钮钟差不多,只是形体特别大。 为了彰显单个乐器的地位,镈钟的钮两边经常有动物造型的纹饰。 春秋早期 四虎镈 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早期 秦公镈 上海博物馆藏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一组编钟里放一只就够了。一般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是乐队里的定音鼓。 Tips:甬钟斜着挂,钮钟竖着挂。长得像钮钟,但是平底大只单个的是镈钟。 02 向上开口队 《说文解字》有言:铙,小钲也……铎,大铃也。相比向下开口、常常成组出现的钟,向上开口组的铙、钲、铎三胞胎长得都像铃,真的会让人傻傻分不清。 铙(náo) 铙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出土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铙可以分为大型铙和小型铙,使用的时候都是口朝上,小型铙可用以手持,而大型铙一般插在一个特制的插座上。 春秋早期 变形兽面纹铙 上海博物馆藏 铙的口沿内凹,只有少数为平口,所以不能根据口沿的弯直来判断。 郑玄对其有注解:铙如铃,无舌,有秉。意思是铙和铃长得很像,但不像铃内部有个小舌头,其腔体内部是中空的,但有一个与腔体相连的直柄,里面可以插木棍,用来安置在底座上。 《周礼·地官·鼓人》记载:以金铙止鼓,意思是铙是退军时用以指示停止击鼓的。军中还有一种乐歌叫铙歌,汉乐府中属鼓吹曲。将士骑在马上鸣铙,用以激励士气。 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而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曾出土三个成组的铙,但实验发现不能演奏完整的乐曲,而是与其他乐器相配合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钲(zhēng) 钲和铙相似,同样的筒瓦型,同样无舌,同样底部有一管状甬与内腔相通,同样口沿有内凹也有平直。区别在于钲比铙高大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铙和钲原本属于同一类,都可用于军事和享乐,而钲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对更多一些。 钲传统以为是商代晚期器物,以湖南宁乡沩水一带出土最多。目前最重的一只钲就在湖南宁乡出土,通高103厘米,重222.5公斤,向来是只能插在底座上进行打击演奏的。 商代 象纹大铜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duó) 铎是一种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金部解释说:铎,大铃也。没错,这位也是铃的亲戚,并且亲缘更近,相比前两者而言,铎是有小舌头的。铎比铙小,主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顶部有长方形内空的銎,也就是小孔,用来插入纳木柄。 战国 虎纹铜铎 湖南省博物馆藏 铎的使用似乎有个专门的动作,就是振。《国语·吴语》: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其他乐器都是鸣,只有铎是用振的。 《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所以铎也是一种军阵的乐器,而且具体用于军旅和田猎。 Tips: 铙、钲、铎都和铃有亲戚关系,其中铎是直系、有小舌头,铙和钲是远房、没有小舌头。除此之外,主要通过体型大小来判断,从小到大分别是铃、铎、铙、钲。 总说青铜器难认,字是生僻字,器物像孪生。对孪生子最大的尊重,大概就是能分清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准确地叫出名字。 希望下次去博物馆看到古早的青铜乐器们,能够自信博学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助青铜乐队出道! 参考资料: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疏》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上一篇: 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种类(中国十大传统乐器有哪些 )下一篇: 中国古代所有名马排名都有哪些(中国古代十大名马排行榜) 0人点赞 同类阅读 中国三大荔枝产地,荔枝品质鲜美可口 芜湖旅游景点排名前10,给你留下难忘的打卡记忆 天津景点排行榜前十名,欣赏天津独特的城市魅力 湖南美食排行榜前十,口味和烹饪技巧都很绝 外媒:巧妙设计挽救了克里米亚大桥(大桥被炸快速恢复通行原因) 上海入境人员隔离政策(上海入境隔离最新消息) 中国唯一合法虚拟货币(pi币被国家封杀了) 马来西亚留学回国现状(马来西亚可以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