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华峰博客 741

相传,地球上有这样两个部落

有人把他们称作人类之光

有人千里迢迢只为一睹雄风

不卖关子

他们就是拥有着庞然大物的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

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西部

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

岛上生活着象人族

男人的器物长如大象鼻子

平均长度达到30cm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还有部分天命者

器物甚至长到直接拖地

偶尔还会自己踩到

所以他们在走路或者打猎的时候

会将宝贝缠在腰上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这边有巨根

那边就有巨睾

巨阴族

在地球另一端

神奇的大陆非洲

孕育着一群被称为巨阴族的部落

他们的睾丸平均直径达到70~80cm

像在胯下吊着两个篮球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该部落的男子表示

如此大的睾丸对夫妻生活并无大碍

反而成了他们吸引游客

赚取小费的天然优势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先别急,如果我说

上面的说法中有一个是谣言

你觉得是哪一个?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的秘密

根据传说

象人族之所以这么大

跟当地一个世代相传的饮食习惯有关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经成份分析

这种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睾丸活性能量素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事实上,他们的大只是障眼法

套在族人丁丁上的套子

由当地瓢瓜制成

里面90%都是中空的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做得那么长不是因为丁丁长

而是为了彰显男性地位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巨阴族的秘密

据传闻

因为资源匮乏

部落里的居民会寻求母牛的帮助

以补充营养

但他们既不吃肉,也不喝奶

而是舔食母牛的生理期分泌物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恰巧,这些分泌物里富含性激素

导致当地男性长出巨型睾丸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真正的原因是:

蚊虫叮咬使他们感染了血丝虫

产生一种可怕的疾病

——丝虫病

丝虫病有多可怕

当血丝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

就可能阻塞睾丸的淋巴管

淋巴液会被迫流入睾丸鞘膜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日积月累,会使皮肤过度拉伸

造成组织增生、纤维化

最终发展成巨睾

当然,除了巨睾外

丝虫病也可能造成

大头、颅骨增生、

长骨变形、肢体膨大等疾病

病人会十分痛苦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其实,这个病不止发生在巨阴族

早在许多年前

丝虫病就开始困扰人类了

19世纪的伦敦马戏团

有一位被称为象人梅里克的表演者

他全身皮肤增生、额头突出、五官扭曲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他从小遭受非人待遇

表演以外的时间都被关在笼子里

而所谓的表演

也只是接受其他人的厌恶和唾骂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还有数不清的丝虫病患者

有着和梅里克类似的遭遇

中国也不例外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丝虫病肆虐16个省

造成3000多万百姓感染

攻克丝虫病

在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

「防治丝虫病」被纳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研究人员为了锁定传播元凶,深入农村

从住房到猪圈,再到水井、砖窑

哪里蚊子多,就往哪里蹲

象人族吃的野生植物是什么(非洲象族男人为什么那么长)

白天解剖蚊子

深夜给村民采血的日子

一过就是数月、半年

许多人硬是从黑发熬成了白头

但好在,他们夜以继日

冒着被感染风险的工作

得到了回报

淡色库蚊

被研究人员从几十种蚊子中

确定为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随后,他们利用

丝虫必须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特点

使用抗丝虫病药乙胺嗪

杀灭血丝虫幼虫和成虫

最终在2007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审核

中国成为了第一个消除丝虫病的国家!

正是研究人员矢志不渝地奋斗

让丝虫病在中国成为历史

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过它的存在

参考资料:

[1]陈菊梅.丝虫病[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11):47-49.

[2]舒叶.再生医疗技术治愈丝虫病残余感染创面1例.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4,26(1):65-66.

[3]邓卓晖,黄少玉,骆雄才,欧作炎,潘波.广东省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变化情况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4,30(3):26-27.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