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28字,阅读约需2分钟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不过,民小生最近发现,
现如今,
高处似乎真的不胜寒。
近日,
国家发改委再提限高令,
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
相关话题也上了热搜榜。
据了解,
国家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及限高了,
什么是楼市限高令?
听听专家学者如何解读限高令。
什么是楼市限高令
?
限高令,顾名思义是限制建筑高度。
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而且在方案中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也提出要进行严格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是自2020年以来,第四次提到限高的政策。前三次分别为:
2020年4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指出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提到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2021年10月,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多座城市地标性建筑已被削高
民小生梳理发现,其实,在2020年4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发布之前,全国多座规划和建设中的超高层建筑都已经被削高,500米的高度,成为超高层建筑的隐形门槛。
深圳是中国摩天大楼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诸多房地产开发商竞逐城市天际线的战场,在超高层建筑的规划上,房企也频频喊出600米、700米乃至800米的口号。华润湖贝塔,最初的设计高度达到830米,后来一路削减,从700米降至666米,2019年8月最终降至500米。
深圳罗湖区的晶都酒店、寰宇大厦,原来的批准建设海拔高度分别是700米、642米,减去地面高度,两地块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分别为693米和633米,但到了2019年11月,均被改为500米。
武汉绿地中心,最初规划高度为636米,比已经建成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还高4米,但最终的建设高度被定为475米。
南京,金茂在河西的G97地块和绿地在江北的G41地块,此前都将建设高度规划为500米以上甚至600米,颇有你追我赶的架势,经过一番调整,高度双双降到了500米。
西安的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最初的高度是501米,后来削减3米,降至498米。
为何国家多次出台楼房限高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住宅楼不是越高越好。住宅楼越高,风险就越大。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一直以来都是难点,一旦起火,电梯不能用,只能靠楼梯疏散人员。
住宅楼应对灾害、事故、疫情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城市在意外情况下维持正常生活与运行的韧性也越来越重要。
我们要研究既有高层住宅的抗风险能力、防灾能力、自救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表示,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是一件坏事,它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在规划建设有序的前提下,适度建一些超高层建筑,反映了时代的需求,是被认可的。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某些城市脱离实际需要,攀比、追求高度和奇形怪状,超高层建筑烂尾荒弃现象不少。
这些极端的例子对环境造成更大压力,使得城市运转负荷加重。在全球都存在资源、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这些不经济的做法就是一种过度浪费。加上超高层建筑本身存在着一些工程技术和使用条件的限制,至今还有很多没有充分解决的难题,安全管理难度很大。
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如何理解这两条红线?
李晓江分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200多米往上的建筑不仅消耗的建材和能源巨大,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也更大,对风险的排除和救援也是极其困难的。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500米和250米这两条红线,讨论得更多的是写字楼、酒店等超高层建筑,而不是住宅。它们所带来的问题也不一样。
一方面,写字楼、酒店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适当高一点。城市规划中都设有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用很小的地块去容纳很高的就业数量,获得空间和土地开发上的效率,这是规律性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更需要关注民众的关切,更重视在一般居住区应该怎么控制住宅高度。一个明确的结论是,住宅高度一定要降下来。大量高层住宅会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
城市地标,
不一定非要靠高度
建筑的高度、规模,往往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尺度,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线的改观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贡献,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城市风貌的内在品质与内涵。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曹伟认为,城市地标未必都需要通过建筑高度来体现。那些能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城市文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都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认为,城市建筑追求容积率的提升,并不会带来舒适的工作、居住体验:人们更喜欢生态的、宜居的生活空间,而非高密度的生活空间。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山水城林和历史文化底蕴。只有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变迁等实际条件出发,才能设计各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从而真正地擦亮城市名片。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