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坪在哪里(长沙西文庙坪太古里)

华峰博客 179

全媒体记者 金慧 通讯员 陈都

在盛夏的六月,带着毕业季的感慨与期待走进长沙西文庙坪,是一种特别的感受。曾经,这里是长沙府学宫、长沙文庙所在之地,是万千学子梦中的殿堂,也是长沙文脉自古而今的栖息之地。

千年文脉弦歌未绝,道观古今话尽沧桑

什么是文庙?在古代,文庙是供奉孔子的场所,是一个地区代表文化的建筑。唐代以后,文庙与官学相结合,形成了左庙右学的格局,真正成为了学子们身、心所在之地。

西文庙坪即为长沙府学宫所在地,是明清时期长沙府十二州县中最高的学府。长沙官学始于宋朝,南宋学者真德秀曾作《潭州大成殿记》,描述了宋时学宫的恢弘景象:厚重镇俗如岳之弗摇,清明鉴物如湘之不波,彻其陪厦,敞为新宫,凡二十有六楹,昔之暗郁,倏焉亢爽......由宋至今,长沙府学宫几次毁于战火,又几次重建。最后一次大修是清同治五年(1866),其时学宫仍极具规模,有核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东、西面还有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等。

1938年,一场文夕大火将长沙府学宫无情吞噬,到如今仅剩一座道冠古今的牌坊矗立于街巷间。

这座牌坊由花岗岩石制成,采用榫卯结构,共有四柱三门三层,正面刻有道冠古今四字,背面则为贤关。坊柱上雕刻着二龙戏珠、狮子绣球、麒麟、卷草等图样和纹饰,龙头鱼身吻兽簇拥着中心的葫芦在重檐上兀立,雕琢精细。据说,与这块牌坊相对的还有一面德配天地牌坊,但在文革时已被拆毁。这块牌坊当时因卡在民房中得以幸存,也成为长沙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石牌坊。

举目望去,牌坊上还残存着曾经被烟熏火烧的痕迹。黑色的烧痕爬上灰白的牌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曾经的辉煌,也在叹息遗憾的遭遇。

2004年,长沙市政府将西文庙坪定为历史文化街巷,围绕着牌坊所建的11栋民房也被依法征收拆除。现在,牌坊周边的地面铺上了旧麻石,道路两厢民居的墙面、门窗和屋顶,均按照明清建筑风格统一进行了仿古装饰。在东侧,新建有一面文化墙,左侧刻有宋代真德秀《潭州大成殿记》及清代刘弘化的《长沙府修学记》;右侧镶嵌着长沙府学宫图和长沙府学宫遗址,再现了清同治年间学宫的历史风貌。

文庙往事遗韵犹在,有机更新继往开来

道冠古今牌坊广场的修缮与保护为我们揭开了西文庙坪地区街巷提质工程和有机更新工作的画卷。

作为长沙远近闻名的历史街巷,西文庙坪地区属于长沙古城风貌核心区,大部分区域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街巷肌理,存有梅公馆、长郡中学西南围墙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85处,有学宫门正街、古潭街、豆豉园、白鹤巷等保护街巷30余条。

2018年,西文庙坪启动有机更新项目,本着老城区肌理不变、街巷格局不变、空间尺度不变、文化记忆不变的原则,精准梳理历史街巷、空间肌理、房屋高度,科学规划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的布局,让千年老街实现逆生长。

如今,有机更新项目已基本结束,老旧的西文庙坪在有机更新中焕发出了新生的色彩。

我1962年在这里出生,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亲眼见到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西文庙坪人居环境获得了很大的改善,道路四通八达,出行方便,整个社区也十分靓丽。居民黎和平说道。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写下这句诗的杜甫,在长沙也拥有一座建筑,即有名的杜甫江阁——与西文庙坪隔街相望。回忆起长沙府学宫屡建屡毁的遭遇,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起这句诗。而今,在西文庙坪外街部分,也修建了许多与杜甫相关的建筑,与对街的杜甫江阁相呼应,让人至此会心一笑。

在盛夏的六月,漫步在西文庙坪的街巷中,眼看着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心中会升腾起一股特殊的感受。就在这里不远,湖南省名校、前身为长沙府中学堂的长郡名校仍广纳莘莘学子,在千年文脉之地,延续着千年学宫的历史。

城以人兴,人以文传。在这座2000年城址不变的古城里,会有因人事代谢而兴建又倒塌的建筑,但存于湖湘人心中那份好学、明礼之心,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不断淬炼出更为耀眼的光芒,也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朝气与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