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华峰博客 304

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内容,就能关注我的头条号,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这里是紫金城之巅的《热带气旋(台风)故事汇》欢迎各位小伙伴们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

导语:台风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影响力可想而知。

那么,大家知道福建、台湾近年来最强台风(按年份排序)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说不定就有你熟悉的台风了。

一、台风芸妮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芸妮

超强台风芸妮(英语:TyphoonWinnie,国际编号:9713,台湾编号:9714,中国大陆编号:971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lbiang),是1997年8月在西太平洋生成的一个热带气旋,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八一七风灾。

二、台风碧利斯

2000年08月18日20时,一热带低气压在雅蒲岛西北海面上生成。

08月19日14时,该热带低气压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并命名为碧利斯。

08月20日02时,碧利斯增强为强热带风暴。

08月20日20时,碧利斯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面增强为台风,最高持续风速为110kt(约204km/h×57m/s)。

其后碧利斯转向西北偏西移动,直趋台湾,同时在良好的大气环境下稳定地增强。

08月22日22时30分,在台湾台东县成功镇附近沿海登陆。

08月23日03时30分,在云林县附近进入台湾海峡。

碧利斯并没有受台湾中央山脉的严重破坏,出海时仍达台风强度。

08月23日12时,在福建省厦门市围头湾附近沿海第二次登陆。

随后,碧利斯继续向内陆推进并迅速减弱。

14时,碧利斯减弱为热带风暴。

20时,碧利斯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随后它受西风槽影响,逐渐转向东北偏北移动。

08月26日02时,碧利斯在黄海转化为温带气旋。

08月27日14时,在朝鲜黄海南道延安郡附近沿海登陆。

20时,完全消散。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碧利斯

三、台风海棠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海棠

2005年7月12日,海棠在关岛东北洋面上生成。

2005年7月13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2005年7月14日14时,加强为台风。

2005年7月17日下午,日本石垣岛首先进入暴风圈。

晚间,台湾岛进入暴风圈的范围。

2005年7月18日上午,海棠在台湾花莲北部登陆,其气流使于位背风面的台东地区出现了温度高而湿度低的焚风效应。

14时50分,海棠自宜兰县苏澳镇东澳附近登陆,22时左右自苗栗县后龙镇出海。

2005年7月19日17时10分,海棠在福建省连江县黄岐镇登陆,暴风圈逐渐缩小。

2005年7月20日早晨,在福建省南平市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

下午,台风海棠登陆江西,造成大到暴雨天气。

晚间8点钟,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海棠正式停止编号,并减弱为低气压。

2005年7月21日,台风海棠的残余气流登陆湖南,造成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天气。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海棠[2005年第5号超强台风]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路径图

四、台风泰利

8月26日14时,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位于雅浦岛东北方向的一个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3W。

8月27日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0513,并命名为泰利。

与此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8月28日14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命名为lsang。

8月30日2时,泰利达到了其生命史中的巅峰强度:135kt的风速与920百帕的最低气压。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泰利

9月1日上午7时30分左右,泰利在中国台湾省宜兰、花莲市沿海登陆。

台风泰利在登陆台湾之前的卫星云图。

9月1日14时30分,泰利在中国福建省莆田市平海镇登陆,登陆时为台风级(12级,35米/秒)9月2日14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9月3日,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五、台风龙王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龙王

龙王前身的风暴于9月26日在日本硫黄岛东南偏南的335海里处形成;同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这风暴发出警报。

9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龙王。

在9月27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把它升级为台风。

龙王其后持续增强,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朝向台湾。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9月29日将此风暴命名为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如以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叙述,超强台风龙王是先于9月27日增强为2级台风,同日再增强为3级台风。

翌日下午1时,这风暴继续增强为4级飑风(台风)。

不过随后强度逐渐减弱,于9月30日下午5时,龙王被降级为台风。

龙王于10月2日上午5时10分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登陆,登陆时花莲气象站测出了每秒64.9米(相当于17级以上)的最大阵风,打破花莲气象站有史以来的纪录。

同日10时于彰化县浊水溪口附近进入台湾海峡,再由金门附近进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由于同年稍早已有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为强烈台风的台风海棠、台风泰利吹袭台湾,龙王继之而来,也使台湾本年继1994年后,首次于同年间对3个以上强烈台风发布陆上台风警报。

海棠、泰利及龙王3个台风皆登陆台湾,也是自1965年以来,第一次在一年内有3个强烈台风登陆台湾。

六、台风桑美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桑美

2006年8月初,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几乎遍布着热带扰动。

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位于日本列岛东南硫磺岛以东近千公里的扰动90w,紧随其后的是位于关岛东南的99w和台湾以东海域的91w。

其中99w就是后来的台风桑美。

这3个扰动早在8月2日后就先后发展,其中99w早期活跃于近赤道海域,并在发展中向西北移进。

8月4日,90w与99w率先发展,并在当天相继被日本气象厅(简称JMA)升格为热带低压。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以下简称JTWC)则在8月5日上午就将99W升格为热带风暴。

而后日本气象厅在当天20点做编号处理,其中90w被命名为台风玛莉亚(Maria),编号0607;99W迟半小时,编号0608,命名为桑美(Saomai)。

第二天(8月5日)下午,91W被命名为台风宝霞(Bopha),中央气象台也在其后对三个风暴升格为热带风暴,三台追逐正式开始。

发展

桑美形成后12小时,大致都稳定向西北移动,偶有向北偏西移动。

2006年8月6日上午8点,位置在关岛附近的13.8°N144.2°E,8月7日2时,中央气象台将桑美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之后桑美对流日益强盛,并有发展中心密集云区(CDO)的趋势。

7日凌晨,桑美逐渐横过北马里亚纳以西,并向琉球群岛移动。

7日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台风,14时,中央气象台将桑美升格为台风,同时日本气象厅也将其升格为台风。

在之后的1天,桑美的强度被中央气象台一直定在35m/s,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叶将其强度定在75kt,发展比较缓慢。

但桑美一直保持着每小时30km的快速移动速度,逐渐追上了生成位置偏西的台风宝霞。

8日,桑美开始出现向西北偏西移动迹象,进逼琉球群岛。

桑美的增强速度虽然没有明显提升,大体维持气候平均值,但依然在当天被JTWC升格到二级台风。

桑美环流开始紧缩,同时低层风眼开始显现,对流日益强盛,核心区紧密,眼墙进一步巩固,是一股环流半径在300~400km的中型热带气旋。

而此时桑美和宝霞的位置已经相当接近,二者发生了明显的藤原效应。

台风宝霞的强度在增强后迅速减弱,并改为向正西方向前进。

8日夜间,桑美逐渐进入130°E线,此时桑美的环流进一步缩紧,变成一股小环流气旋,眼墙结构建立完整,低层风眼清晰。

良好的环境使得桑美在进入9日后高速增强,并且,藤原效应使桑美吸收了宝霞的水汽,这更加有利于它的增强。

9日凌晨到上午,桑美风眼逐渐打开,随后中国气象局提升了桑美的强度,达到40m/s。

11时,进一步将其升格为强台风。

之后桑美风眼继续清晰化。

18时,中央气象台将桑美升格为超强台风。

9日中午桑美进入24小时警戒线。

登陆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桑美登陆

随后,桑美的强度继续增强,9日夜间,桑美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为60m/s的超强台风,JTWC也给出当年度的封顶强度140kt,属于其下台风强度分级的五级超强台风,日本气象厅也给出了105kt的评价,属于其下属分级的猛烈台风。

桑美在9日夜间以西北西的移向从琉球群岛南部通过,9日21时,桑美位于中国钓鱼岛以东近百公里的海面。

10日16时30分,距离桑美登陆50分钟,苍南阵风录得68m/s,气压938.2hPa;平地福建台山录得70.8m/s,而福鼎合掌岩录得风速75.8m/s,成为了福建最高风速,中国第二风速。

1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风速降为130kt,但事实上,陆上的风力有增无减。

8月10日17时25分桑美以巅峰风速登陆苍南马站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强度17级(60m/s,超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20百帕(后在最佳路径中改为925百帕)。

此日适逢农历七月天文大潮期,在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测得的81m/s的最大阵风,成为中国第一风速。

海军护卫艇遭遇桑美,测风仪超出强度全部失灵,所有的测风仪都到达了上限75m/s。

桑美很小的环流意味着巨大的气压梯度,距离登陆地点不过30公里的霞关16时本站仅测得气压963.6hpa。

消散

登陆后2小时,10日19时中央气象台将桑美降格为强台风,并移入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当日23时,它的7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30公里,穿过福建北部,21时30分,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23时进一步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11日2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进入江西省(5时中心气压为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即20米/秒),此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而日本气象厅则直接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9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此时中心位于弋阳县境内),16时移到新建县,12登日凌晨从江西瑞昌移至湖北省阳新县,12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发出最后警报,中央气象台认为其已经减弱为低压区,已经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并对其停止编号。

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的时间提早了12个小时。

而中央气象台将登陆地点由马站镇向南调整至霞关镇。

七、台风圣帕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圣帕

一个低压区于2007年8月12日在马尼拉以东1,600公里增强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初时向西南偏西移动。

8月13日凌晨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圣帕,当晚迅速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

8月14日进一步增强为台风。

圣帕增强为台风后于8月15日转向西北偏西移动,翌日下午转向西北偏北移动。

台风圣帕于8月15日20时达到颠峰程度16级,形成超强台风,风力最强时曾一度达到17级以上,超过桑美量级,每小时风速高达200公里,同时圣帕亦出现拥有双重眼壁并进一步逼近台湾。

8月16日20时中心位置在台湾省台东东南方约630公里的洋面上,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台风7级风圈半径400公里,台风10级风圈半径180公里。

圣帕于8月18日凌晨4时减弱为强台风,5时40分在中国台湾花莲秀姑峦溪口附近沿海登陆。

11时,强台风圣帕位于中国台湾省南彰化县境内(北纬23.9度、东经120.4),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

台风圣帕穿越台湾及台湾海峡。

8月19日凌晨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19日2时在福建惠安登陆并减弱为热带风暴,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33米/秒,风力12级。

19日晚上在福建省永安市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

8月20日凌晨3点钟前后其中心由福建西部进入江西省黎川县境内。

由于圣帕强度减弱为一个低压区,中央气象台于20日上午八点钟对其停止编号。

八、台风鲇鱼二世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凤鲇鱼二世

2010年10月11日,热带扰动90W于关岛西南处水域形成。

翌日12时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压。

10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为90W升格为热带低压,为其本年记录第15个于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15W)。

同日下午,JTWC为15W升格为热带风暴,而JMA也于晚间为15W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鲇鱼。

15日下午被香港天文台升格为一股台风。

16日晚上升格为强台风。

17日日出前香港天文台升格为超强台风。

在10月18日上午6时,JTWC给予1分钟平均风速为160海里/小时、CWB资讯为十分钟平均风速65米每秒,气压895hPa、JMA给予10分钟平均风速为125海里/小时,气压885hPa、CMA给予2分钟平均风速为72米/秒,气压895hPa。

日本气象厅表示鲇鱼10分钟平均风速125海里/小时和台风中心气压885hPa(18日早上8时),成为自1982年8月的台风贝芙(Bess)和1984年10月的台风云妮莎(Vanessa)以来,西北太平洋地区风速最高气压最低的台风。

10月18日上午11时,鲇鱼登陆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对当地造成重大破坏,其风眼甚至在登陆后亦未立即消失,足见其威力惊人。

后来鲇鱼结构受损,强度大幅下降,香港天文台把鲇鱼降级为强台风。

10月19日,鲇鱼离开菲律宾,进入南中国海,不久后重新增强为三级台风。

但鲇鱼在南海缓慢北移,并再次转趋减弱,香港天文台在10月22日傍晚把鲇鱼降格为台风。

进入南海后鲇鱼先向西推进,之后转向北或西北偏北移动。

鲇鱼在10月23日下午1时10分登陆福建南部。

10月23日被日本气象厅降格为强热带风暴,CWB并在24日2时降格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于10月23日9时(UTC)发出最后警告,在24日已于福建省漳[zhang]州市消散。

其后,于香港天文台所发布的《2010年热带气旋年刊》中,香港天文台把鲇鱼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上调为每小时270公里。

九、台风苏迪罗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苏迪罗

苏迪罗于07月30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逐渐加强,08月02日开始快速加强,08月03日加强为超强台风,尔后达到其巅峰强度17级以上(65m/s);08月08日凌晨,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m/s)在台湾省花莲市登陆,并于同日晚22时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m/s)在福建省莆田市再次登陆,进入内陆后逐渐减弱,08月09日减弱为热带低压,08月10日17时停止编号。

十、台风杜鹃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杜鹃

一个低压于2015年9月15日在关岛东北面的西北太平洋上空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早上8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7W,但受到强烈垂直风切变影响,该低压区发展迟缓,螺旋性差劣、结构杂乱无章,只能依赖温度超过摄氏30度的海水勉强组织。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7日凌晨5时才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评级低,直至19日下午3时把上述评级提升至中。

随着高空辐散加强,该系统的结构虽仍紊乱,但螺旋性渐变明显,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20日凌晨2时把上述评级上调至高,并同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日本气象厅以及台湾中央气象局在早上8时率先将该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压,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至翌日(21日)凌晨5时才作出此项升格,并给予编号21W。

高低层分裂

杜鹃在9月23日组织相当散乱,低层环流中心暴露,深层对流向西切离,构成高低层分离的现象。

该系统形成一个彻底暴露的低层环流中心,组织持续混乱,对流集中在系统西面;同时系统在副热带高压脊引导下,以时速22至25公里向西或西北偏西移动。

日本气象厅在21日晚上8时对该系统发出烈风警报,但直至23日凌晨3时才正式将该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杜鹃,给予国际编号1521,台湾中央气象局亦随即将杜鹃升格为轻度台风。

由于系统已获命名,香港天文台紧接在凌晨3时45分表示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低压区已增强为热带低压,并命名为杜鹃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上午11时把杜鹃升格为热带风暴。

虽然杜鹃在上午以时速16公里稳定西进,但是各部门均预测杜鹃在随后数日内将会逐渐转向北移,与琉球群岛保持一段距离,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将会受一道西风槽打击而出现弱点,使杜鹃由此空隙北上。

当日下午杜鹃仍然暴露的低层环流中心改向西北移动,但与此同时杜鹃的深层对流则继续西移,和低层环流中心彻底分离,这反映出垂直风切变仍然强烈,使杜鹃无法整合组织;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下午5时的报告中特别指出,杜鹃的环流内出现多个涡旋。

由于杜鹃的系统高低层分裂情况严重,香港天文台延至当晚9时45分才将杜鹃升格为热带风暴,明显比其余官方气象部门滞后。

该部门及日本气象厅定杜鹃为热带风暴,明显比其余官方气象部门滞后。

该部门及日本气象厅对杜鹃的定位亦更改为贴近杜鹃深层对流的东北角,即在已分离的低层环流中心之西南面(亦因而显得杜鹃出现西南偏西甚或不规则路径),这显示上述的涡旋有所增强,并取代于入夜后逐渐消散的旧中心;然而各部门对杜鹃的定位差异接近100公里,由此可见究竟是哪一个涡旋加强成为新中心,各部门的评估有严重分歧。

预报翻盘

正当各部门一致预期杜鹃转向之际,各大电脑数值预报模式对杜鹃的路径预测却出现剧变,尤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变化最大,由于上述西风槽的强度比原先预期明显较弱,使副热带高压脊出现的弱点不足以让杜鹃突破及北上,该中心将杜鹃的预测路径,由原先完全不会威胁琉球群岛和台湾,突然大幅改动至登陆北台湾一带。

这使得各官方气象部门对杜鹃的预测路径都向西调整,在23日晚上开始预料杜鹃大致向西北推进,穿过冲绳岛与宫古岛之间的海域,与先前的转向路线大相径庭;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预计杜鹃之后会恢复向偏西移动,直扑台湾东北部海域,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翌晨(24日)都作出此预测,之后香港天文台更预计杜鹃将穿越台湾北部,与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预测大致相同。

环流重整后,杜鹃在9月24日的组织大幅改善,修复外露的低层环流中心,并形成中心密集云团。

经过前一夜的环流重整后,杜鹃的新中心在早上仍然局部外露;不过西北太平洋上的垂直风切变减弱,加上海水仍然炎热,供应庞大能量,使杜鹃显著改善其松散组织,未能成为新中心的涡旋全部消失,与深层对流相关的云带开始包裹新中心,原先缺乏对流的东北、东南象限迅速获填补,使系统结构变得对称,云带很快便组成中心密集云团,更已有迹象发展出云卷风眼,是强度进一步上升的先兆。

日本气象厅在当日下午2时45分首先把杜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于下午5时35分及晚上9时45分跟随升格。

西风槽强度虽不如预期,但当日杜鹃只是缓慢西移,甚至原地打转,原因是南海上空受反气旋支配,与西风槽及副热带高压脊形成鞍形气压场,引导气流开始转弱,使杜鹃减速至近乎停滞不前。

各电脑数值预报模式对杜鹃的动向持续有极大落差,根据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杜鹃直趋台湾和中国福建、浙江乃主流,且预测路径遍及整个台湾本岛,而非只集中在台湾北部;其次则是转向逼近琉球群岛,另外有少数预报是研判杜鹃会持续西行,取道吕宋海峡移入南海北部,并吹袭广东省沿岸。

9月25日凌晨,杜鹃一度卷入干空气,使对流云系短暂衰减,但杜鹃的强度未受影响,系统流出持续改善至呈放射状,螺旋云带紧紧包围中心,更打开一个直径约30公里的风眼,只是眼壁较粗糙。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上午10时率先把杜鹃升格为台风,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亦分别在下午2时50分、5时正及6时45分作出此项升格,台湾中央气象局也在晚上8时将杜鹃升格为中度台风。

仍然陷入鞍形场内的杜鹃由自身内力带动,在早上初段曾经缓缓北移,后于日间开始采取偏西北路径,时速约12至14公里。

由于副热带高压脊的弱点尚未修复,官方气象部门的预报继续有落差,虽然都集中至台湾附近一带,但是对于会否穿越台湾,还是在台湾北面海域掠过,各部门的分歧仍存在。

26日杜鹃再次卷入干空气,使其西面眼壁曾经有迹象崩塌,但杜鹃的风眼继续在卫星云图清晰可见,强度持续稳步上扬,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下午2时25分及4时正把杜鹃升格为强台风,更分别在翌日(27日)凌晨5时半及上午9时45分把杜鹃再升格为超强台风。

在26日晚间至27日,副热带高压脊增强和向西伸展,修补先前的弱点,驱使杜鹃改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加速至每小时18至20公里,而杜鹃的眼壁亦渐变平滑和浑圆,是杜鹃进一步加强的证明,台湾中央气象局因而在当日下午5时半将杜鹃升格为强烈台风;此外杜鹃的风眼不断扩大,直径倍增至近80公里。

当晚杜鹃停止增强,因为杜鹃已经到达其身处环境所容许的最大潜在强度;而副热带高压脊的西伸使预报的变数减少,各气象部门的预测渐趋一致,均研判杜鹃将横扫台湾,惟一分别只在于登陆点究竟是宜兰县抑或花莲县。

9月28日上午,杜鹃移速增至每小时25公里,并开始受到台湾地形影响,同时海水潜热供应减少;可是杜鹃未有即时转趋减弱,其巨大风眼直至登陆台湾前一刻才变为模糊不清的云塞风眼,而杜鹃眼壁扫过八重山列岛与那国岛时,当地更测得每秒54.1米之持续风速,此项实测数据促使日本气象厅把杜鹃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再上调至每秒55米(110节,每小时205公里),达到该部门台风级别之猛烈程度。

中午过后杜鹃突然进一步加速至时速28至30公里,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杜鹃已于下午5时40分在台湾宜兰县南澳乡登陆,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则表示杜鹃在10分钟后(下午5时50分)才登陆宜兰,之后被中央山脉破坏结构而出现环流重整,原有中心改向南移并消散,一个新中心在旧有中心西南面的南投县建立并西移。

杜鹃的巨大风眼旋即被填塞,扎实的眼壁也快速崩解,这标志着杜鹃强度明显下降,巅峰时期至此结束。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5时10分把杜鹃降格为强台风,香港天文台在当晚9时半跟随降格,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在晚上11时半将杜鹃降格为中度台风。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1521号超强台风杜鹃路径图

杜鹃在9月29日凌晨1时由彰化县芳苑乡出海,进入台湾海峡。

之后杜鹃再次向西北移动,重新贴近副热带高压脊,但移速回落至每小时22公里。

台湾地形对杜鹃的结构造成严重损坏,杜鹃迅速而显著减弱,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早上6时正把杜鹃降格为台风,香港天文台亦紧随其后,在半小时之后(早上6时半)作出此项降格。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随后表示,杜鹃于早上8时50分在中国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登陆。

更于接下来的3小时内把杜鹃连降两级,先在上午10时20分把杜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于短短个多小时后在上午11时25分把杜鹃进一步降格为热带风暴。

其余部门则评估杜鹃的减弱趋势没有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所指般急剧,日本气象厅在上午11时45分把杜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在45分钟后(下午12时半)跟随降格。

十一、台风尼伯特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尼伯特

2016年7月3日08时,尼伯特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7月5日2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当日8时加强为台风,20时继而加强为超强台风,7月6日下午加强到顶峰强度72m/s,895百帕。

7月8日凌晨05时50分,尼伯特在台湾台东县登陆,7月9日13时45分在福建石狮市再次登陆,7月10日03时减弱为热带低压。

台风尼伯特带来的狂风暴雨给台湾造成严重的灾害,截至7月8日上午10时,共造成台湾2人死亡,72人受伤;尼伯特以强热带风暴的强度登陆福建省,截至7月11日9时,共造成福建83人死亡,19人失踪。

十二、台风莫兰蒂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莫兰蒂

2016年9月10日14时,莫兰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9月11日14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9月12日02时加强为台风,08时加强为强台风,11时继续加强为超强台风级。

9月13日晚间加强到顶峰强度70m/s(年鉴上调至75m/s)。

9月15日以强台风级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48m/s(年鉴上调至52m/s,超强台风),重创厦门市。

17时减弱为热带低压。9月16日凌晨在中国黄海海域消散。

十三、台风鲇鱼三世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鲇鱼三世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9月28日登陆福建省漳[zhang]州市境内,就是北纬24.9度,东经117.3度,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随后进入江西南部,减弱消失。

十四、台风玛莉亚

台湾台风季节是几月(附台湾最强台风排行榜前10名)

台风玛莉亚

2018年7月4日20时,第8号台风玛莉亚在美国关岛以东洋面生成。

7月8日5点钟,台风玛莉亚以超强台风级出现在台湾省宜兰县东偏南方约19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7月9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

7月10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台风玛莉亚的中心已于7月11日09时10分在福建连江黄岐半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

2018年7月11日晚上,中央气象台正式对8号台风采取停编措施。

好啦,本期有关于福建、台湾近年来最强台风的精彩内容,我就给你们全部讲述完了。

下期,我将会给你们接着讲述有关于热带气旋(台风)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不要错过哦。

关注我,每一次都会让你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哦。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