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风格欣赏(古代世界建筑奇观盘点)

华峰博客 309

上期,我们介绍了七大奇迹发源地—东地中海地区的建筑奇观。和东地中海以及西亚相比,西地中海的文明史没有那么悠久,这里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东地中海文明成果后发展的产物。日积月累,西地中海各地发展出了独具一格地域文化,甚至在文艺复兴后一度成为世界技术和经济的中心,也留下了不少建筑奇观,供后人凭吊。

*.以下建筑奇观根据地域分类,按照时间排序,只选取始建于1800年之前,有考古遗迹,规模比较大的奇观。

系列目录——

巨物恐惧:古代世界建筑奇观盘点(东地中海西亚篇)

意大利

大竞技场

建造年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

大竞技场复原图

大竞技场复原模型

大竞技场(Circus Maximus)位于罗马城两座山之间的山谷,是罗马最古,也最大的竞技场,也是罗马帝国最大的公共建筑。按建成规模计算,大竞技场长621米,宽118米,可容纳超过15万名观众。竞技场最初兴建于罗马王政时代,之后不断扩建、整修,举行过许多赛车、赛马比赛。

大竞技场遗迹全景图

大竞技场的最后一次比赛举行于549年,此后,随着基督教影响的增加,竞技场逐渐被废弃,仅存少数遗迹。除了罗马城的大竞技场之外,在君士坦丁堡,尼姆等地也有类似的竞技场。比如6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尼卡暴动,导火索就是大竞技场赛车迷的冲突。

万神殿

建造年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

万神殿和前面的方尖碑

万神殿剖面图

万神殿(Pantheon)位于罗马城,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建筑之一。过去认为,这座神殿是阿格里巴为纪念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而修建的。现存的万神殿修建于图拉真或哈德良统治时期,原先供奉的是罗马帝国各地的众神,后被改作基督教堂,使其免于被遗弃、破坏和掠夺。尽管如此,在上千年历史中,万神殿中的许多装饰还是被人搬运、拆走了,难以保持原样。万神殿结构简单,比例和谐,是后世许多西方建筑的蓝本。

万神殿大穹顶

地面装饰

万神殿主体呈圆形,顶部是当时世界最大,直径达43.3米的穹顶(至今还是全世界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穹顶)。穹顶由罗马混凝土(混合火山灰的建筑材料)浇灌而成,重量超过4500吨。穹顶最高点距地面43.3米,中间开孔用于采光,内设许多凹格,以便减轻重量。主体建筑的柱廊共计有16根柱子,每根柱子均由整块花岗岩制成,重量超过50吨。通往地下室的青铜大门宽4.45米,高7.53米,是现存最古老的罗马时代金属大门。和后世的穹顶建筑比起来,万神殿虽然规模庞大,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大力出奇迹的建筑。

罗马大斗兽场

建造年代:公元1世纪

大斗兽场结构复原

罗马大斗兽场(Colosseum)位于罗马市中心,建于维斯帕先和提图斯父子统治时期,并在图密善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大斗兽场建于尼禄金宫旧址之上,由火山岩、石灰岩和罗马混凝土等材料建成,据说修建斗兽场的资金大多来自维斯帕先父子镇压犹太起义的劫掠所得。3世纪时,大斗兽场遭遇大火,严重损毁,经过修复后,一直到6世纪初,大斗兽场都还在举行比赛。

俯瞰大斗兽场内部

3D复原的大斗兽场

罗马大斗兽场长189米,宽156米,外墙高48米,中央的竞技台长83米,宽48米,拥有80个入口,60排看台(原先还有顶棚),最多可容纳8万名观众观看角斗比赛。斗兽场外墙使用了超过10万立方米的石灰石,以铁榫头固定在一起,历经多次地震,依旧保留了大部分结构。据说图拉真征服达契亚后,曾在大斗兽场举行了长达123天的表演,动用了1万名角斗士和1.1万头猛兽。

提图斯凯旋门

凯旋门上的浮雕

为了纪念父亲、哥哥和犹太战争的胜利,图密善修建了著名的提图斯凯旋门(Arch of Titus)。凯旋门高15.4米,宽13.5米,厚4.75米,上面的浮雕描绘了犹太战争的场景,保存了关于第二圣殿和七枝烛台的唯一图像记录。这座凯旋门后来成为巴黎凯旋门、印度门等建筑的原型。

哈德良离宫

建造年代:公元2世纪

俯瞰离宫遗址

哈德良离宫的复原模型

离宫中的海洋剧院

纪念好基友的Canopus

哈德良离宫(Villa Adriana)位于罗马郊外的度假胜地蒂沃利。据说当时蒂沃利很受西班牙人的欢迎,而元首哈德良的父母正是西班牙人。哈德良晚年长居离宫(但妻子可能不常住这,普遍认为哈德良性取向成谜),之后的一些统治者也曾在此居住。4世纪后,离宫逐渐被荒废,成为人们获取现成建筑材料和装饰品的场所。

马赛克装饰残片

据说是好基友Antinous的雕像

别墅道路的马赛克装饰

哈德良离宫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占地超过1平方千米,大于故宫,也超过了度假胜地庞贝城。离宫包括30多座建筑物,以及许多喷泉、水池和花园。哈德良本人很有文艺天赋,他试图在离宫中还原帝国各地的一些重要地标,比如在离宫中有条小河,寓意小尼罗河;有一座石窟,叫做冥府;有个叫Canopus的建筑,代表不幸淹死于埃及Canopus城的好基友Antinous。离宫中遍布着设计的巧思和精美的文物,被认为是罗马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

戴克里先浴场

建造年代:公元3世纪—4世纪

浴场结构复原

戴克里先浴场剖面图,中央大厅采用十字拱设计,中世纪的许多教堂也使用了相同的结构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教堂和浴场的外部结构

戴克里先浴场(Baths of Diocletian)位于罗马城,建造于298-306年之间,以重新统一罗马的戴克里先的名字命名(但浴场本身是戴克里先退位后,由马克森提乌斯下令建造的)。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修建的最大公共浴场。浴场一直开放到5世纪,后来,人们在浴场遗址上建立过教堂、宫殿,现在的罗马国家博物馆也建在戴克里先浴场的基础之上。

浴池复原图

利用浴场内部结构修建的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教堂

大浴场残存结构

古罗马人很爱洗澡,在当时,浴场是罗马人重要的社交场所,从浴池、图书馆、剧院到花园,人们几乎可以在浴场进行一切社交活动(如同东北浴场那样)。戴克里先浴场长380米,宽365米,占地面积和卡拉卡拉浴场相近,中央大厅长250米,宽180米,最高处约50米,长长的浴场大厅采用十字拱结构修建,比卡拉卡拉浴场的大厅要大得多。浴场蓄水池长度超过90米,可同时容纳超过3000人沐浴。

圣母百花大教堂

建造年代:公元13世纪—15世纪

那些年在刺客信条里爬过的教堂

大穹顶和乔托塔

立面装饰

圣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于翡冷翠市中心,始建于1296年,大教堂施工历时数百年,从中世纪延续到近代,外立面装饰直到1887年才最终完成。圣母百花大教堂著名的穹顶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多纳泰罗等人辅助,结合了哥特式和罗马建筑的技术,又采用了创新的设计(除了建筑以外,脚手架、起重机都要特别设计),从而建造了迄今为止全世界直径最大的砖砌穹顶(有争议)。

瓦萨里等人绘制的天顶画

内部空间

大门上方的马赛克装饰

教堂的玻璃彩窗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玻璃彩窗之一

青铜大门的装饰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教堂之一,长153米,宽38米(交叉十字处宽90米),穹顶最大跨度达45.5米。教堂大门高23米,乔托钟楼高84.7米,穹顶顶端离地面约115米,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穹顶(如今排名第5)。教堂内外装饰着多纳泰罗、吉贝尔蒂、韦罗基奥、达芬奇、乌切洛等人的艺术作品,串联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堪称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标志性建筑,对后世教堂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圣若望洗礼堂

洗礼堂的金色穹顶

天国之门

大教堂附近有座附属的圣若望洗礼堂,始建于7世纪,并在11世纪改建。洗礼堂是一座白色八角形建筑,在这里洗礼过的包括但丁,马基雅维利等人。洗礼堂的三扇铜门刻有旧约故事,其中两扇是吉贝尔蒂的作品,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国之门。

圣彼得大教堂

建造年代:公元16世纪—17世纪

鸟瞰大教堂

从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望向罗马城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Papale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位于梵蒂冈,据说教堂建于圣彼得墓地上方,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也有将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和平之后大殿列为最大的,但圣彼得教堂可用面积更大)。早在4世纪时,罗马人就在此修建了大教堂。15世纪末,旧教堂日渐老化,教皇儒略二世公开征集方案,要修建一座基督教世界最宏伟的建筑,最终选定了著名建筑师布拉曼特的方案,新教堂于1506年开工,1626年建成,教堂成本超过4680万杜卡特金币,为了筹措经费,教皇还发行了赎罪券,无形中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的几种设计,最初的设计灵感得自于罗马万神殿,Wiki

从圣彼得广场看大教堂、柱廊和方尖碑

大教堂的穹顶,可能因为高度过高,所以图片上看起来反而没有索菲亚大教堂和锡南设计的清真寺穹顶壮观

教堂内部

圣彼得大教堂起初采用希腊十字(长短边等长)构型,中途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文艺复兴时的著名人物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都为此贡献了自己的设计。最终,圣彼得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长短边不等长)构型。教堂长220米,宽150米,穹顶直径41.47米,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万神殿的第3大穹顶。若按高度计算,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尖端十字架离地面有136.57米,是当时世界最高的穹顶,直到今天,按照内部空间高度计算,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依然是世界最高的。教堂可容纳6万人礼拜,也在所有教堂中排名第一。

教堂穹顶和贝尼尼制作的祭坛

贝尼尼的作品—圣彼得宝座

教堂中由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圣母子像

圣彼得大教堂内部装饰华丽,保存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的诸多艺术作品。教堂大殿内有超过百座陵墓,包括91位教皇的陵墓。在后期建造过程中,教堂穹顶前方扩建了大规模的立面,多少妨碍了教堂宏伟的观感。后来,著名艺术家贝尼尼为大教堂设计了规模巨大的圣彼得广场,提升了教堂的观感。大广场中竖立着一块罗马时代从埃及搬运来的,高达25.5米的方尖碑,是现存第二大的埃及方尖碑。

卡塞塔宫

建造年代:公元18世纪

田字形的宫殿和大花园

卡塞塔宫的喷泉大道

建筑立面

卡塞塔宫(Reggia di Caserta)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1752年,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查理七世下令修建卡塞塔宫——他本人并没有在卡塞塔宫住过,因为查理七世后来跑到了西班牙,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卡塞塔宫的风格和布局受到了凡尔赛宫的影响。设计师希望能通过这座宫殿,容纳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王国的各界精英乃至军队,因此这座宫殿规模格外庞大,在体积上甚至超过了凡尔赛宫,成为世界现存体量最大的宫殿。

屋顶装饰

王室成员居所

卡塞塔宫的花园

卡塞塔宫长247米,宽184米,拥有5层楼,1200间房间,1742扇窗户,34个楼梯,1026个壁炉,1座图书馆和1座剧院,建筑体积超过100万立方米。王宫中有40多间装饰着壁画的房间,超过了凡尔赛宫的22间。卡塞塔宫的花园占地120公顷,面积不如凡尔赛宫。当代的评论家认为,卡塞塔宫间完整和庄严有机结合,在这点上超越了其他欧洲宫殿。

米兰主教座堂

建造年代:公元14世纪—20世纪

主塔楼

米兰主教座堂(Domm de Milan)始建于1386年,位于米兰市中心的中心。当时米兰的统治者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有志于追随欧洲流行趋势,从法国请来著名建筑师参与教堂建造。维斯孔蒂去世时,教堂完成了近一半,此后由于缺乏资金和设计,几乎停工了近80年,直到1965年,米兰主教座堂才最终建造完成。米兰主教座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梵蒂冈不属于意大利),按内部空间计算,是欧洲第2,世界第3大教堂。

楼顶的尖塔森林

大厅

米兰主教座堂通体由白色大理石建造,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雕塑和繁复的装饰,数百年建造过程中,教堂吸收了各种艺术风格,不过总体以哥特风格为主。教堂长158.6米,宽92米,可容纳4万人礼拜。教堂拥有135个大大小小的尖顶。最高处的尖顶完成于1762年,高108.5米,为了维护这些尖顶,意大利政府向外界发动募捐,鼓励人们捐款10万欧元在尖顶顶端放置一块刻有Ta们名字的牌匾。

法兰西

Er Grah巨石阵

建造年代:约公元前50世纪—前45世纪

Er Grah巨石碑

Er Grah巨石阵复原图及其人体大小的对比

Er Grah巨石阵(Grand menhir brisé dEr Grah)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洛克马里亚凯尔,石阵包括大小18块巨石,每块巨石都刻有简单的斧头和犁图案,其中最大的一块长20.4米,重约300吨,这是目前所知最大的石器时代石碑。巨石从大到小排成一列,开采自10—20千米之外。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这些巨石数百年后纷纷倾倒,再未竖立起来,最大的一块石碑甚至破碎成了几块。

Er Grah石隧墓

Er Grah墓室内部

1910年明信片中的支石墓,类似的支石墓在东亚也有不少

巨石阵附近另有一座支石墓(Table des Marchand)和石隧墓(Tumulus dEr Grah)。支石墓建造于巨石阵之后(大约距今6000年),上面的巨石同样刻有斧头和犁的图案,可能是搬运巨石阵的石块建造的。石隧墓建于大约6500—6000年前,由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显然是分几个时期建造的。这些建筑是欧洲最早的巨石建筑之一。

夏特尔圣母主教座堂

建造年代:公元11世纪—16世纪

教堂正面的两个不同的塔楼,左侧塔楼建于16世纪,右侧塔楼建于12世纪

鸟瞰大教堂

教堂外侧的飞扶壁结构,这是现存最早的教堂飞扶壁结构

夏特尔圣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位于巴黎西南的夏特尔,始建于11世纪。夏特尔当地曾有过多座教堂,但都因火灾而损毁。1020年,教堂又一次遭遇火灾,当地主教向欧洲各国的王室求援,筹集了修建教堂的资金。新教堂于1165年左右完工,长108米,宽34米,塔楼高达105米,是当时欧洲最高的建筑。传说夏特尔圣母主教座堂中藏有圣母玛利亚的遗物,因此成为欧洲基督徒朝圣的胜地之一。

拱顶、石肋架和支撑柱

教堂地面的迷宫图案,象征着救赎的艰难道路

教堂西侧的花窗

夏特尔圣母主教座堂采用传统的十字形布局,可能是第一座引入飞扶壁结构加强支撑的哥特式教堂,这为教堂的彩色花窗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使教堂立面更具震撼效果。教堂底部也加入了巨大的腹壁结构,可通过上层拱顶的石肋架承受屋顶重量,加强教堂的结构。1506年,雷电摧毁了夏特尔圣母主教座堂的北塔楼,建筑师决定以华丽的哥特式风格重建塔楼,新塔楼高113米,于1513年完工。

巴黎圣母院

建造年代:公元12世纪—14世纪

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立面

巴黎圣母院的尖塔和向外伸出的飞扶壁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位于法国巴黎的西岱岛,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也是法国最广为人知的地标之一。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大约在100年后基本落成,此后又经过了一些调整和修饰。尽管巴黎圣母院并不是法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亚眠大教堂的尺寸要比圣母院大不少),但它是最早应用飞扶壁和肋架券的建筑之一,也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教堂内部

北面玫瑰花窗

圣母院的3座门:玛利亚门、末日审判门和圣安娜门

大管风琴

巴黎圣母院长128米,宽40米,尖塔高69米,是埃菲尔铁塔落成前巴黎最高的建筑。圣母院周身遍布大量雕塑,以此向穷人讲述圣经故事,教堂四面墙壁上点缀着4扇色彩绚丽,描绘着圣经故事的大型玫瑰花窗(其中一扇后来被更换,画风差异较大,其他基本保持了原始设计),最大的一块直径达12.9米,是由路易九世赠送的。除此以外,圣母院中还收藏有大量圣器,以及建造于1403年的古老管风琴。

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

建造年代:公元11世纪—15世纪

一塔独秀

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Liebfrauenmünster zu Straßburg)位于法德边境的斯特拉斯堡,始建于11世纪末(当时斯特拉斯堡还在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属于德语区)。教堂最初设计风格属于罗马式,后来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法国哥特式风格,建造历时约3个世纪。二战期间,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被视为双方交战的象征(因阿尔萨斯地区历史上曾先后归属法德两国),希特勒曾计划将这座教堂改为德国人民的国家圣地,或者德国无名士兵的纪念碑。

12世纪的花窗造型

教堂中的中世纪管风琴

大教堂的天文钟

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长112米,哥特式尖顶高达142米。在林肯主教座堂和施特拉尔松德圣玛丽教堂的尖顶被毁之后,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一跃成为世界最高建筑(考虑到当时大金字塔因为损毁,高度低了一些),并保持这一纪录超过200年。设计师原本准备为教堂建立两座尖塔,但最终只完成了一座,这也成为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的一大标志。1354年,大教堂安装了著名的天文钟,现有的天文钟制造于1837—1842年,高达18米,能够显示时间、星期、月份、月相、太阳系行星的位置以及地球的自转。

凡尔赛宫

建造年代:公元17世纪—18世纪

俯瞰凡尔赛

大理石庭院,阳台后面是国王的卧室

国王的卧室

王后的房间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郊外,最初只是一片森林和沼泽地,路易十三时期,法国国王在此修建了一座狩猎行宫。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凡尔赛宫扩建为当时欧洲最大、最豪华的宫殿,成为法国的权力中枢所在,引来欧洲各国君主效仿。算上花园,凡尔赛宫占地一度接近20平方千米(如今为10.7平方千米),是现存世界各国宫殿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按狩猎庄园计算,占地面积更加可观。

凡尔赛宫中的楼梯

凡尔赛宫著名的镜厅,长达73米,装饰着数百面独立镜面,绘制了由勒布伦创作的30幅画,描绘了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历史事件,这里也是许多历史场面(比如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发生地。

Anton von Werner,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凡尔赛宫由城堡扩建而来,是当今世界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宫殿(按体积算,是意大利的卡塞塔宫)。宫殿主建筑外立面长达402米,设有2300个房间,2143扇窗户、1252个烟囱和67个楼梯,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一度居住着上万名皇亲国戚、贵族、主教、侍从,驻扎着万人的宫廷卫队、步兵、骑兵,消耗着当时法国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但如此庞大的凡尔赛宫,在18世纪时却只有29座公共厕所,许多人不得不随地大小便。

凡尔赛宫花园的中轴线

凡尔赛宫设有大花园、动物园、大小特里亚农宫、狩猎屋等附属建筑。大花园占地约800公顷,点缀着上千座喷泉、花坛,中间是一条大型人工河,沿着轴线展开,造型严整规范,是法式园林的代表,对欧洲各国的宫廷花园影响很大。

不列颠

纽格莱奇墓

建造年代:约公元前32世纪

鸟瞰纽格莱奇墓

纽格莱奇墓结构图

纽格莱奇墓(Newgrange)位于爱尔兰米斯郡的沿海地区,建于大约5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石隧墓,以大约20万吨的土石材料建成。纽格莱奇墓宽85米,高45米,占地约4500平米。墓堆内设一条通道,通向尽头的几间小房间。小房间以高约1.5米的大石板砌成,每年冬至的时候,太阳都会准确的射入通道尽头的房间,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天文学的了解。

墓室的叠涩拱结构

巨石上的凯尔特三螺旋纹饰

冬至时射向墓室的阳光

纽格莱奇墓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叠涩拱技术,是已知最早采用叠涩拱的建筑之一。建造墓地的石块上刻有各种几何形花纹,包括著名的凯尔特三螺旋花纹,但它应该和凯尔特文化没有什么关系。这座史前遗迹是爱尔兰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最初,人们认为它是由维京人、埃及人、印度人或腓尼基人修建的,但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它的实际历史其实比巨石阵和埃及金字塔还久远。

林肯座堂

建造年代:公元11世纪—14世纪

林肯座堂尖顶的还原图

林肯座堂(Lincoln Cathedral)位于英国东部的林肯郡,始建于1072年,是一座早期哥特式风格教堂。1307—1311年间,林肯坐堂落成了高达83米的中央塔楼,并在塔楼上建立了一座非常高的尖塔,据说塔尖高度达到了160米,超过了胡夫金字塔保持约4000年的记录(有争议,根据一些估算,北魏的永宁寺塔高度略微超过了胡夫金字塔),从而成为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不过这座尖塔在1548年倒塌,此后再未重建。

林肯坐堂的穹顶

林肯教堂著名的不对称疯狂穹顶

塔楼的穹顶

林肯坐堂是英国第4大教堂,教堂主要以石材建造,长147米,宽24米,采用了当时刚出现不久的飞扶壁和肋架券结构,并安放了当时最大的玫瑰花窗之一(这在那时的英国教堂中非常罕见)。教堂的穹顶非常壮观,且样式多变,是林肯座堂的一大特色。19世纪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罗斯金认为,这座教堂是英伦三岛最珍贵的建筑作品。

伊比利亚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教堂

建造年代:公元8世纪—16世纪

鸟瞰教堂,中间是文艺复兴时期建成的中殿,大致维持了早期清真寺的布局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最著名的彩色马蹄拱大厅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教堂(Córdoba Mezquita Catedral)位于西班牙南部的科尔多瓦,始建于784年,科尔多瓦埃米尔阿卜杜拉赫曼一世统治时期。清真寺原址是一座基督教堂,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清真寺。清真寺最初由叙利亚、东罗马和当地的建筑师以及工人建造,之后经过多次改建,成为科尔多瓦城的心脏,也是当时西部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

中东和欧洲建筑风格的融合

伊斯兰风格的壁龛

14世纪建成的王家祈祷室,可以看得出伊斯兰风格装饰的影响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被视为伊斯兰建筑的里程碑,是安达卢西亚摩尔式建筑的代表。清真寺长180米,宽130米,中央大殿长126米,宽112米,可容纳2万人进行礼拜。正殿中林立着数百根彩色的马蹄拱,是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主要标志。不同于大多数宗教建筑,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一开始的修建周期相当短,这可能得益于施工者对当地罗马和西哥特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清真寺规模增加了许多,但建筑风格基本得到保持。

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耳堂和穹顶

祭坛和大厅天花板

1236年,基督徒收复了科尔多瓦,将大清真寺改为教堂,在最初的岁月里,他们仅对教堂进行了很小的改动。当时,负责维护教堂的大多也是当地的穆斯林。13世纪后(主要是16-18世纪),教堂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改建,特别是1523年在中部修建的文艺复兴式中殿和耳堂。不过当时统治西班牙的查理五世认为,改建的工程破坏了一些独特的东西,取而代之的则是普通的建筑。

阿尔罕布拉宫

建造年代:公元13世纪—16世纪

从伊斯兰风格的窗中远望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中的庭院和水池

狮子院的柱廊

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位于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王宫建在山脉顶端,起初是哥特人的城堡。11世纪时,北非的柏柏尔人在格拉纳达建立王国,首次将城堡改建为宫殿,这座宫殿现已不存。现存的阿尔罕布拉宫,是1238年,由Nasrid王朝的创始人始建的。格拉纳达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灭亡的伊斯兰教王国,1492年,基督徒征服格拉纳达,试图改建王宫,并对其进行了一些破坏,拿破仑战争时,阿尔罕布拉宫被法国军队当做要塞,进一步受到破坏。

庭院柱头的装饰

阿尔罕布拉宫庭院的窗户

阿尔罕布拉宫的钟乳石檐口Muqarnas

瓷砖上的对称图案

阿尔罕布拉宫由红土和红砖制造,因而呈现出独特的红色外观,得到了红宫的别称。宫殿建筑群长约740米,最大宽度为205米,占地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宫殿南部是城堡,北部是埃米尔办公、会见大臣、外宾的宫殿以及庭院,外墙高达30米,设有13座塔楼,防御非常坚固。值得一提的是,阿尔罕布拉宫装饰瓷砖的几何图案涵盖了所有17种平面对称群,启发了画家埃舍尔的创作。

塞维利亚主教座堂

建造年代:公元12世纪—16世纪

换个角度可以看到教堂的飞扶壁和庭院

塞维利亚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la Sede)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大教堂一样,也是在清真寺基础上建造的。1401年,塞维利亚的当政者决定建造一座新教堂以取代清真寺改建的教堂,1528年,教堂建成,成为近千年来,第一座在规模上超过索菲亚大教堂的基督教堂。若按总占地面积计算,塞维利亚主教座堂是欧洲第2、世界第3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若按内部面积计算,则略微落后之后建成的米兰大教堂。

塞维利亚主教座堂中的哥伦布墓

塞维利亚主教座堂是一座融合欧洲和中东建筑风格的教堂,建造者保留了原先清真寺中的一些元素,比如沐浴庭院和喷泉。教堂总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内有80个小教堂,主体建筑长135米,宽100米,拥有西班牙所有教堂中最长的中殿。主教座堂最显眼的钟楼由原先清真寺的宣礼塔改建而来,高达105米。在大航海时代,塞维利亚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墓地就位于这座教堂。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建造年代:公元16世纪

西北视角的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体量庞大,却无多少装饰,展现出一种压迫感

修道院西立面

国王和大教堂庭院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Real Monasterio de 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位于西班牙马德里西北郊外,建造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时期。当时的西班牙是全世界殖民地最多的国家,这座建筑可谓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象征。虽然名为修道院,其实这座建筑集修道院、教堂、皇宫、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陵墓于一体,可谓是当时西班牙的权力中心。

王家图书馆

战斗大厅的壁画,描绘了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赫赫战功

装饰华丽的波旁宫

王家墓室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规模最大的建筑,建筑平面布局借鉴了所罗门圣殿(或者伊斯兰宫殿)的设计,主要以当地开采的灰色花岗岩建造。修道院长224米,宽153米,造型整洁、严谨、方正,虽然体量庞大,地位崇高,却没有多少装饰,给人一种威严的压迫感。作为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象征,修道院中收藏了提香、格列柯、委拉斯凯兹等著名艺术家的大量作品,数万份古典时代、伊斯兰世界和西班牙征服美洲的文档资料,以及包括7500件圣物的巨型圣物箱。

北非

宰格万—迦太基水利综合体

建造年代:公元1-2世纪

宰格万水道桥(经过乐一些后人的修复)

水源处的喷泉遗址

宰格万—迦太基水利综合体位于迦太基(近突尼斯的突尼斯城)附近,包括全长132千米的宰格万水道桥(Zaghouan Aqueduct)和若干大型蓄水池。这些水利设施的具体建造日期尚不明确,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为了抵御干旱,或者为了给迦太基城中的巨型浴场供水而建造的。

La Malga蓄水池外景

蓄水池内景

宰格万水道桥从距迦太基城60多千米的山上取水,主干桥距离长约90多千米,全程高度落差仅有264米,通过微弱的高低落差输送用水,显示了制造者高超的建造和测量技术。水道桥由洞石、砂岩、Opus signinum(以破陶片、砂浆、石灰等调制的一种建筑材料)建成,算上分流,全长132千米,是罗马帝国境内最长的水道桥之一。数千年来,宰格万水道桥历经修修补补,至今仍在使用。水利综合体还包括一些大型蓄水池,其中La Malga是保存最好,也最大的古罗马蓄水池之一,可以储存6万立方米的水。

瓦伦斯水道桥

加尔水道桥

宰格万并不是罗马帝国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若按长度计算,罗马时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可能是君士坦丁堡的瓦伦斯水道桥。整个水利系统全长超过400千米,于4世纪修建完成。若按高度计算,最高的是法国的加尔水道桥,最高处和地面落差高达49米,最上面一层桥跨度达到275米。

凯鲁万大清真寺

建造年代:公元7-9世纪

凯鲁万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Kairouan)位于突尼斯的凯鲁万。凯鲁万兴起于阿拉伯大征服时期,670年,建立凯鲁万城的Uqba ibn Nafi确定了选址并建立清真寺。最初的清真寺建成后不久就毁于柏柏尔人的占领,之后,穆斯林又重建了清真寺。9世纪时,凯鲁万成为伊斯兰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以及学术中心之一,直到今天,这座清真寺还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走廊中的马蹄拱,由科林斯式的石柱支撑,这些石柱显然来自古老石柱的再利用

庭院中的雨水收集器

凯鲁万清真寺占地约9000平方米,长约127米,宽约76米,略呈不规则状,保留了早期清真寺的许多特征。这是现存最早的使用马蹄拱的伊斯兰建筑,其宣礼塔高31.5米,是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宣礼塔,也是北非和西班牙清真寺宣礼塔的蓝本。凯鲁万清真寺的祈祷大厅中有414根大理石、花岗岩和斑岩的石柱,这些石柱形式各异,主要来自附近(特别是迦太基城)的罗马建筑,构成了一座水泥森林。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