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高帽,戴着眼镜,戴着耳麦,国宴大师严惠琴五一之际现身大学当老师。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一食堂,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为幸运抢到课程名额的大学生上了一堂高标准烹饪课。第一道大菜,就是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菜单的三杯鸡。
第一食堂的二层是依托上海市教委设立的首个上海高校后勤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本学期华东理工新开设的劳育课程《美食与生活》主课堂。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个月,正逢学校开展的勤业勤行劳动教育月,秒杀到这门潮课的24名学子仿佛瞬间变身为华东料理大学学子。
课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炊具一应俱全,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对课程所需原材料完成初步处理和分配。台面上,除了750克新鲜三黄光鸡,还有水发干香菇3只,红尖椒2只,葱、姜、蒜各15克……
选课同学们也是做足功课,三杯鸡原是江西特色菜,烹调鸡块时加入米酒、猪油、酱油各一小杯,不放汤水,而用炭火将鸡块炖熟。一位身着主厨围裙的学生说,相传文天祥抗元被俘后,一位老婆婆去狱中看望他,用米酒炖了自家的鸡给他吃,这是文天祥最后的晚饭。后来,三杯鸡被传到中国台湾,当地对它进行了小改造,将油腻的猪油换成了清淡的食用油,而且加入了九层塔、小红葱头等。
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在严大师及其助手何振兴的实操中,三黄鸡鸡块在锅子中逐渐变得色泽浓郁,有一种如胶似漆的感觉。从金兰油膏、红标米酒到薄盐生抽,一杯又一杯调料被放入。最后,九层塔罗勒作为香料,点缀在三杯鸡中,色香味俱全了。
从三杯鸡到杏仁怡香虾,不到两小时,各个小组完成两道菜肴的烹饪,开始试吃并且交换打分。在组里,学生们各有角色分工,比如化工学院研三学子张正里担任过大厨,其他小组员的每个围兜也都表明身份:既有二厨,又有负责洗菜等下手活儿的田螺姑娘,还有专门的烹饪监理——美好食光记录员。课程结束时,不仅有分享环节和谢大厨仪式,还要课后整理,收拾干净。
华理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裴文波介绍,《美食与生活》的第一讲从被上海发布先后报道过13次的华理红烧肉开始,至今已是第四讲。每次课程实行双导师制,由1名理论导师和1名实践导师组成,学生也每次进行不同分工协作,变换不同打分规则。首批课程导师中,除了严惠琴,还有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伙食管理专委会副主任沈建平,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国际评委、上海市十大名厨邓修青,上海市劳动模范、新锦江主厨徐佳杰,以及华理第四食堂厨师长鲍家好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华理以第一课堂为阵地,建设从《美食与生活》到《园艺与生活》的劳动课程组群,已将劳育学分要求写入202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这学期,这两门选修课各设置6次课,共计16学时,1个学分。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赖鑫琳 摄来源:作者:徐瑞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