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申与沪的由来
上海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那时,泰伯由于不愿继承父亲周太王的王位,就与弟弟一起到了江南,筑起城池,建立国号勾吴,从而开创了吴国历史。吴灭亡后,由越国管辖这里,后来楚军战胜了越军,这里就成了楚国春申君的封地。
春申君名叫黄歇,在他的治理下,位于现在上海市西南的地区,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市镇,称为申城,取自春申君的申字。上海就是从那时开始建城的,这就是上海被称为申的由来。
晋朝时期,松江居民创造出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又因江流入海海处被称为渎,于是松江下游一带就被称为扈渎,后来又把扈改成了沪。上海的简称沪由此产生。
No.2
黄浦江的传说
黄浦江是以春申君黄歇的名字来命名的。关于黄浦江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中央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这条河就泛滥成灾,雨水少又河底朝天,因此人们称它为断头河。
春申君黄歇带着百姓治理 断头河,疏通河道,从此两岸的百姓安居乐业。人们感激春申君的恩德, 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浦江。
No.3
外白渡桥的由来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无后有十几座具有欧洲城市拱桥风格的大桥建成于苏州河面,并且大多集中在河流东段,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外白渡桥。据记载,当时英国人威尔斯主持修建了一座木桥,方便两岸通行,但华人过桥必须交两文钱,洋人则不需要交钱。
1872年创刊的《申报》第三期中有文章,单单向华人收取过桥费是不合理的。公共租界发局迫于压力,不久就停止向华人收取过桥费了。由于华人过桥不需要再缴费,这座桥也就被称为外白渡桥。
No.4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造型像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圆形的屋顶和方形的基座,含有天圆地方的寓意。
上海博物馆地上地下共7层,展示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12万多件。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西周孝王时期的青铜器——大克鼎,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
大克鼎、大盂鼎和毛公鼎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上海博物馆还有唐朝画家孙位唯一的真迹《高逸图》;宋高宗赵构最著名的书法作品之一《嵇康养生论》。
No.5
上海特色美食
上海本帮菜特色:锅烧河鳗、白斩鸡、五香豆、小笼包、水晶虾仁、响油鳝糊......
城隍庙五香豆用料讲究,火候恰当,对于原料蚕豆的挑选极为严格。五香豆皮共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糯柔,吃到嘴里香喷喷。
高桥松饼起源于光绪年间。一百多年来,有些工序依旧保持着全手工的制作要求 。高桥松饼通常以精白粉、熟猪油、赤豆等为原料。饮料则是甜味的,选料上乘。不管是起酥用的猪油,还是和面用的井水,都是精挑细选的。
南翔小笼原先主要分布在嘉定区南翔镇。当时,创始人点心店主黄明贤对店里的大肉馒头采取了重馅薄皮、以大改小方法,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以精肉作为饮料,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十分鲜美;根据不同季节,还可加入蟹粉或虾仁、春笋等时鲜。
No.5
城隍庙
老城隍庙历史悠久,是上海的主要道观之一。城隍,在道教里指的是一座城市的保护神,据说能护海避灾。明朝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将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庙直接改建成城隍庙。神庙内原先供奉的是镇水之神霍光,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
另一位城隍爷是秦裕伯,生于上海,是北宋秦观的八世孙。元末弃官回乡,曾被朱元璋两次征召,不得已之下,再入明朝为官,曾和刘伯温一同担任主考官,不久后因病辞官。在他死后,朱元璋一句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让上海百姓将秦裕伯奉为当地的城隍爷。
1937年抗日战争当爆发后,上海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于吴淞炮台血战而死的陈化成,被民间雕塑家刻画成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以此寄托上海人民的抗战情怀。
因此,上海城隍有一庙三城隍的说法。
No.6
陆家嘴
陆家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是黄浦江一片突出的滩地,五黄六月就像一只张开嘴的金角兽,所以叫陆家嘴。
1990年浦东开发后,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成立 了。
东方明珠是上海繁荣发展的象征。它的绝对高度是468米,曾经是上海的最高建筑。它的结构相当简洁,由3根直径90米的立柱,太空舱、上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合而成。
上海中心大厦,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设计总高度为632米,包括娱乐区域、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等5大功能区域。
No.7
石库门
石库门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居民建筑。太平天国时期,战火四起,江浙一带的官绅、地主、富商为了避难,纷纷涌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趁机大发横财,广修民宅,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应运而生。当时,围合依然是住宅的主要特征,总体风格却简约了不少,将多进改为单进,以石头作为门框,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而得名石库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