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绝对实力,但没有GDP的国家一定谈不上实力,2022年时间线已经走过了一半,美国GDP领跑世界,中国奋起直追之下,还差多少?
文/话谈财料
近来,全球各国上半年的GDP出炉了。受益于全球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不说赚得盆满钵满,但也绝对赚得满嘴流油。
哪怕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国GDP分别交出了负增长答卷,分别是-1.6%和-0.9%,但是GDP总量依旧达到了12.267万亿美元。

看到数据结果,可能有不少国人会感到诧异。不是说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怎么GDP依旧如此强劲、迅猛?
除了归功于美国在天然气、粮食、页岩油、武器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美联储在3月、5月、6月、7月的四次加息,加速了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市场。

然而,这笔钱却没有如预期的那般,流入美国债券市场。相反大部分被华尔街银行家们握在手中,等待着美国正式吹响收割全球财富的号角。但毕竟从全球各地回流的美元太过庞大,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美元在溢出效应之下,给美国经济又带来了一波小高潮,助力了美国在上半年的GDP业绩。
那么,被国际资本寄予厚望,认为能够在2030年GDP追上,甚至赶超美国的中国,2022年上半年的GDP又是多少呢?

中国上半年GDP公布,为何与美国差距拉大?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为8.678万亿美元。与美国的上半年成绩单相比,相差了3.589万亿美元。
要知道,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年算下来,我国GDP与美国的GDP相比,差距也仅为5.262万亿美元。如此算下来,似乎我国上半年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似乎在拉大。

这其中关键在于,我国的经济在上半年一直面临着来自西方从科技到产业链的围堵压力。再加上全球动荡,影响到了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中国主导的物流体系。
这些都是需要一个修复的时间,如今一切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完成一次艰难的转身。即便是这样,中国上半年的GDP其实依旧紧紧地咬在美国的身后,将第三名日本GDP遥遥甩在身后。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上半年的GDP,以2.191万亿美元的规模,几乎是和日本经济一样,继续保持着原地打转的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GDP上半年竟然后来者居上,以本币同比增速8.4%、上半年GDP总量1.719万亿美元的优异成绩,超越了印度曾经的宗主国英国,成为了全球上半年GDP的老五,仅次于美、中、日、德。
这下子,英国脸面也有点挂彩了。
回到正题,中国GDP下半年能拉近与美国GDP之间的距离吗?
中国GDP正在厚积薄发?
坦白地讲,自从美联储开启全球美元回流、收割世界财富的进程后,美国经济就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也是美元汇率近来为何牛气冲天,一副天王老子都不怕的架势原因。

所以,中国想在下半年追赶上美国的GDP很难。但同时,美国想要在GDP上进一步甩开我们同样很难。
中美基本上会保持这样的差距,跑完今年下半年的GDP马拉松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其实正在拉近。这里的拉近并不是表面的数据,而是厚积薄发下的增量与存量的距离。

举个简单的例子,母鸡与鸡蛋都是有价值的。如果一对公鸡母鸡和一大筐价值超过公鸡母鸡的鸡蛋,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今的情况,美联储借助加息,让全球美元回流,就相当于将大量美元鸡蛋留在了手里。
富裕吗?当然富裕了,而且还能推高GDP。
但问题是,当美元加息这波浪潮慢慢退潮后,这些美元还是会流出去的。

相比之下,大量的欧洲制造业,正在想尽办法逃离欧洲。
逃到哪里去?主要有三个地方,美国、东南亚以及中国。
美国吸引制造业的办法,就两个字:补贴。
东南亚则是人力成本低,但无论是物流还是产业链密集程度上,几乎都无法与中国比较。而我们可以说是吃了这一波全球动荡、能源危机的红利。

因为中国商业用电价格相比欧洲而言低了很多,再加上中国四通八达的物流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使得大量欧洲企业跑到了中国投资、建厂。
这就相当于,我们虽然没有抢到国际资本外逃这些鸡蛋,但是我们等来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大量制造业来华投资建厂、扩大产能,这其实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能够下蛋的母鸡。
正如那句经典台词,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中国经济正在随着这场全球能源危机,迎来重大转机。

就像是近来很火的德国巴斯夫集团在湛江一体化基地正式投产一样。别看这个基地是几年前开工,但它的正式投产,在行业内就像是点燃了一条导火索,令更多欧洲企业躁动不安,开始想尽办法规避来自欧盟国家的限制,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不只如此,像是与德国巴斯夫集团有着产业链合作的诸多企业,很多都开始搬到中国,或在中国建设分厂。

这些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他们除了看中中国物流、产业链与电价优势之外,更因为这些企业看不到欧洲在短期内度过能源危机的希望。
再加上,东南亚以及亚洲市场越来越大,距离中国又近,所以他们决定带着工厂、资本扎根中国。
至于越南发展也很快,但承接的主要是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印度虽然看起来具备与我国竞争这些国际企业的资格,但最致命的问题是想要在印度建厂,不仅面临审批流程上的漫长,更要面对艰难的征地问题。不仅要搞定印度当局,还要搞定当地城邦以及村庄。

总之一句话,在印度建厂的过程,只能用无比酸爽来形容。
纵观全球,似乎真的只有中国这里最理想。而现在积累下来的优势,伴随着让子弹飞一会,未来一定会助力GDP加速爆发。
所以,我国今年的GDP,可能不会与美国进一步拉近距离,但也不会被拉开更大的距离。相反,正在厚积薄发的中国经济,在未来只会追得更紧,直到不知不觉便将美国GDP遥遥甩在身后。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