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荣共荣,一损俱损。而他们维持这种稳定的方法是家族联姻。从各家女儿的出嫁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四大家族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实力变化。

下面我们看一看在《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出场的女儿联姻状况一览表:
四大家族的联姻可以分三个时代。

第一代:史侯府的嫡小姐嫁给了贾府之荣国府的国公爷贾代善。而王家和薛家儿女都不曾参与。
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从这一代嫁要可以看出,贾府的实力强于史府,王家和薛家则距离贾府史府有一定距离。这一点,从护官符的顺序也可以看出。
第四回,薛蟠打死人命,贾雨村接了案子,要签发衙役去捉拿,被门子阻止了。并拿出一张护官符,告诉贾雨村护官符上写的都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而金陵地界的护官符上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下面还注有其自始祖官爵及房次: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八,都中现住十房,原籍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库帑银行商,共八房。)
我们知道,古代爵位从高到低的排行为公、侯、伯、子、男。所以按顺序,荣宁二府是国公府,级别最高,属老大,史侯府是侯",则次之,王家为 县尉统制县伯,属第三,薛家的祖先则是紫微舍人,不在爵位之列。通过护官府,四大家族的实力一目了然。

第二代:贾家女儿贾敏脱离四大家族,嫁给了四大家族以外的探花郎林如海,而王家的二小姐(王夫人,嫁给了荣国府的二公子五品官员户部员外郎贾政。而王家的另一个女儿(薛姨妈)则嫁给了皇上薛家。
从这一代的婚姻状况,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此对地位依然是四大家族的翘楚。因而贾家不屑将女儿嫁给四大家族中其他家族的任何一家。即使史侯府是贾母的娘家,贾母也看不上。不然,按照当时习俗,将贾敏嫁到史家,姑表结亲,亲上加亲,多好。况且史侯府也有与贾敏适龄的男子。
当然,从王家的两个女儿都在与四大家族内部联姻。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家当时在四大家族的地位应该还不高。
首先,政治上比不上贾家。因为王家女儿嫁的是嫡次子,而嫡次子的地位远远低于嫡长子。不但不能承爵,而且等到府中分家之后,还要从府中搬出去。而且只能分到祖产(官中财物),不能分到爵产(爵位所附带的土地等赏赐)。所以,以王夫人出身之高,却在诰命品级上不及出身低的邢夫人。
其次,经济上比不上薛家。王家是有爵位的清贵人家,却将女儿下嫁给社会地位较低的皇上,除了王家缺银子这个理由外,其他的任何理由都说不过去。感情吗?过去男女授受不亲,薛姨爸与薛姨妈怕是婚前都没有见过面,权势吗?薛家的势力更明显不如王家的势力雄厚,那么把女儿嫁到薛家去图的是什么呢?也只有经济这一个方面,薛家可以胜过王家的,也只有金钱珠宝了。为了王家的繁盛,为了薛家的钱财,王家不得已只好把女儿下嫁到了薛家。这从薛姨爸死后,薛姨妈带领着儿女投奔京城,长期倚靠贾府可窥一二。
第三代:四大家族的第三代应该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贾家女儿元春进宫做了女史,则说明贾母依然不愿元春嫁到其他家族(王家是有适龄男子的),而是让贾元春进宫,谋取更大的前程。果然,贾元春 后来晋阶做了贵妃,成了四大家族的一只保护伞。
而王家女儿熙凤则嫁进贾家荣国府大房贾赦之长子贾琏。贾琏做为荣国府大房的唯一嫡子,是有承爵资格的。
从这一段四大家族女孩儿的婚姻状况,可以说明王家的地位也在逐步升高。当时王子腾任京营节度使,属实职实缺,而荣国府的贾赦领一等将军职,却只是虚衔,没有实权的。

第二阶段:贾家二姑娘迎春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孙绍祖的祖先当初遇到麻烦时,曾借荣宁二府的权势将事情摆平了,当时对荣宁二府感恩戴德。但是到了孙绍祖的时代,孙绍祖袭了京职,并在兵部候缺题升,贾赦为了五千两银子的外债,将迎春嫁给了孙绍祖。孙绍祖为了逼债,任意践踏迎春,而贾府竟无一人出头,致使迎春出嫁后不到一年便香消玉殒。贾家三姑娘探春则被朝庭利用,和亲海外,成为一枚和平外交的棋子。贾家四姑娘 惜春则是看破了人生在世的变化无常而青灯古佛,以出家求得心灵的救赎。
从这一阶段贾家姑娘的联姻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贾家已不是赫赫扬扬,烈火烹油的当初了,而是已经成为别人践踏利用的对象。同一时期的史家与王家呢?则处于逐步上升,稳步发展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细看这两个府上的姑娘的联姻状况,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如史家姑娘史湘云从襁褓之中就被贾母养在身边,但是,四五岁时却被史府接走了,并且早早地被史侯爷定给了卫若兰。卫若兰是谁呢?卫若兰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很少,但仅有的几次,却也表明他的身份不凡。第十四回,在秦可卿出殡时曾提到过一次:
……馀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子莹,陈业俊,魏若兰等诸王孙公子……
为什么说史湘云是许给卫若兰了呢?第三十一回,题目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史湘云本身有一块金麒麟佩饰,后来在大观园拾着了宝玉丢失的点翠金麒麟,庚辰本回末总评则点出了湘云所拾麒麟曾被卫若兰佩戴身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可见,卫若兰在是史侯爷为史湘云定下的"才貌仙郎。
而王家女儿也不再嫁在四大家族中的任何一家,而是嫁给了保宁侯之子。第七十回,文中提到王熙凤为娘家妹妹出嫁张罗,忙得不得归家的事情:
偏生这日王子腾将侄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于五月间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
可见第三代第二阶段,王家的女儿已不再依靠与四大家族联姻来巩固地位,而是忙着利用婚姻向外拓展人脉了。
当时四大家族的具体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史候府中的忠靖侯被外放,这意味着史家掌有实权。而王子腾也由京营节度使提升为九省统制、不久又升为九省都检点,最后已经成为四大家族的另外一个保护伞。
而贾家则因贾敬出家而元气大伤,贾珠身死而失去希望,不得不由一个女孩儿贾元春来支撑门户,而女孩儿的青春是有限的,贾元春所支撑起的保护伞又能坚持几天呢?贾府是越来越败落了。

家族联姻,其实是家族实力的外化。通过家族女儿女婚姻,基本可以大致把握一个家族的实力起伏状况。四大家族女儿的联姻对象的变化,正说明了四大家族的实力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