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之身世
据记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北齐兰陵王高肃(公元541年——公元574年),字长恭,又名孝瓘,是渤海条人(即今河北省景县境)。根据《北齐书》、《北史》记载:兰陵王是文襄王的第四个儿子,但马忠理先生在对兰陵王高肃陵墓与墓碑进行考察和研究后,证实兰陵王应为高澄第三子。因为在兰陵王碑文首行上清楚的记载王讳肃,字长恭,渤海条人……世宗文襄皇帝之第三子也,并且与《北齐书》帝纪八中所记乾明元年……三月封文襄第二子孝衍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相同。因此本文认为兰陵王应为高澄的第三子。
兰陵王的父亲是渤海王高澄,那么他的母亲呢?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讲究门第出身,南北朝时期更甚,一个人的身份地位高低不仅要看其父何许人也,其母的门第出身也不容忽视和小觑。关于兰陵王的母亲,《北齐书》中记载兰陵王长恭,不得母姓氏。,又传说兰陵王为高澄和一小尼姑的私生子,高肃之母到底为何人,我们无从分辨,但是可以推测出她的身份极其低下,甚至于为人所不齿。这也使得兰陵王虽贵为皇室子弟,但他的地位却又显得十分尴尬。
兰陵王的性格分析
性格也可称为个性或人格,曹日昌先生认为人的性格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他的言行和外貌表现出来。性格的外部表现为鉴定性格提供了客观依据。即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来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兰陵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总体来说,兰陵王高长恭是一位温和善良的大将军,但是以邙山大战为转折点,分为明显的前后两个时期:即在邙山大战之前,兰陵王是一位低调的王子,之后则略显高调行事。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位低调略兼高调的皇室王子。
兰陵王高长恭作为大将军不仅骁勇善战,还和以待下,在当时广有威名。《北史》记载: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甜,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从中可以看出兰陵王对待将士十分体恤,与士兵可以做到同甘共苦。作为皇族,能够与将士一同劳作吃果,是极其难得的。同时,即使是对待自己的政敌,长恭也能做到宽容以待。史载,高长恭在瀛洲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兰陵王东山再起,领兵讨伐定阳之时,阳士深刚好在其军中从事,因此非常害怕兰陵王会借机报复于他。兰陵王听说后安慰阳士深说:吾本无此意。,可是阳士深心中仍然十分不踏实,央求兰陵王惩罚自己。
纵观兰陵王一生,他基本上是一个极其低调之人。但是,深入推敲,他也有高调之处。以邙山大战为界,其后他基本上是高调行事。
人的身体的自然特点,即影响个性的表现,也影响个性特征的形成。《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中说: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可见,兰陵王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在那个连年混战的年代里,作为皇室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由于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不免会受到敌手的轻蔑。就因为如此,他每逢出战时,都要免胄示之面,即戴着狰狞的面具以示人,以此达到威慑敌军的目的。试想,长恭的美貌应该不仅受到敌手的轻蔑,在生活中那些王公贵族也定会取笑于他。那么,在这样的生活中,必会养成兰陵王低调的性格,以低调的姿态行事,以减少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注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