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稳六保?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稳是在2018年7月,当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旗帜鲜明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六稳发力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是经济增长不稳。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大范围停滞,导致投资、消费、进出口快速下行,经济负增长。
二是经济主体陷入危机。疫情冲击下,企业部门、家庭部门、政府部门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现金流危机,时间一长,可能破产。政府部门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导致债务积累、赤字增加。
三是金融风险加大。疫情的不确定性给金融市场投资者造成严重干扰,导致预期不稳,资产价格波动性上升,金融市场动荡。而疫情冲击下企业、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产也会传导到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损失,并进而威胁金融稳定。
四是内外经济失衡。疫情冲击给进出口造成重大影响,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均呈负增长。疫情也会影响资本收支平衡,引起汇率波动。此外,世界经济出现前所未见的负增长、负利率、负油价、负收益,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风险。
鉴此,中央及时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形成了六稳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
听起来,‘保’好像是一个相对消极的说法,但其实不然。‘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李克强说,我们是负责任的,我们说这六个‘保’,那就意味着我们要担起责任,把这些事情切实‘保’起来。这个任务很‘实’,担子很重。
总理强调
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要及时跟踪分析形势变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于六稳和六保。
‘保’住了就能稳住阵脚,‘稳’住经济基本盘。李克强说。
当天会议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
李克强说,六保中提出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当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把保就业作为宏观政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保居民就业首要目的是为了保基本民生。
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保住了民生这个基本,就能稳住民心。总理说,另一方面,从经济视角讲,保住了基本民生才会有消费和市场,才会有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
而保市场主体更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直接相关。当前我们保就业、保基本民生,首先要保市场主体,要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李克强说。
他强调,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李克强指出,实现六保、六稳,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
一方面要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帮扶保障政策‘扩围’,加大保基本民生和兜底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生存下来,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进而稳住经济社会发展根基。总理说。
李克强明确要求,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通过扩大开放,在促进与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证明,取得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必须不断推动和扩大改革开放。李克强说,把市场主体和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聪明才智激发出来,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底气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