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若论笑星排名,赵本山若说第二,恐怕没人敢争第一。
其他还有宋丹丹、范伟、黄宏、陈佩斯、朱时茂、高秀敏、巩汉林、赵丽蓉、冯巩、郭冬临、郭德纲等等,都当得上笑星这个称号。
可奇怪的是,大家若是在网上搜索全国十大笑星,上述人员竟然无一人在列。
相反,倒是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位列其中,这是为什么?
这话还得从1985年说起。
那一年年底,由吉林省曲艺协会牵头,联合吉林省电台、电视台等五家单位,以专家评选和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十位当时正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合称为"十大笑星"。
这十位演员按得票多少排名,依次是:
马季、姜昆、李文华、侯耀文、赵炎、师胜杰、郝爱民、常宝华、石富宽、高英培!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只能代表相声界,而且这次评选活动本来的名称就叫做相声界十大笑星,候选人也都是相声演员。
但由于这个评比活动只搞了一届,此后曲艺界再也没搞过类似活动,所以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人们口中的全国十大笑星。
看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了了,其实当年搞的是相声界笑星评比,其他曲艺形式如小品演员并不在其中。
而实际上,严顺开在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上表演的《阿Q的独白》是首次运用小品这一表演形式,陈佩斯和朱时茂在1984年央视春晚表演小品《吃面条》,这才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小品成为央视春晚固定节目形式之一,开始起步并登入大雅之堂。
1985年评选笑星的时候,小品这一艺术形式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稚嫩时期,同传承了一百多年的相声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当年评选笑星,并没有把小品演员考虑在列,也属情理之中。
而另一方面,赵本山、宋丹丹、黄宏、潘长江这些小品大咖出现在春晚舞台的时间更往后,宋丹丹、黄宏第一次在央视春晚演小品都是1989年,赵本山是1990年,而笑星评选是在1985年,那时他们都还藉藉无名。
不管怎么说,虽然他们后来表演的小品都盛极一时,也备受全国观众欢迎,但无奈再也没有笑星评选这样的活动,就算观众给他们封为小品王、大笑星,但在官方却无法挂上正式名号。
能挂上名号且被记入曲艺界史册的,唯有1985年的那次评选。
那么,当年评出的十大笑星有没有争议呢?
肯定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这个活动能不能代表全国?
这次笑星评选是由吉林省曲艺协会主办的,而不是中国曲协,其权威性自然会受到质疑。
但它也不能说代表不了全国,因为这次活动是面向全国举办的,相声界对这次评选活动非常重视,颁奖晚会上十大笑星全员出席并表演节目,就连没评上的常贵田、笑林、李国盛,还有相声界名宿郭全宝也都来了,规格很高,可以说得到了相声界的高度认可,其权威性是没问题的。
相声界大佬侯宝林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但托儿子侯耀文带来了他手写的书法作品表示祝贺,写的是幽默相声千家乐,贫嘴滑舌万人嫌。
二是获评笑星人员几乎都来自北京。
十大笑星论籍贯分布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但若按工作地点分布则除了师胜杰外,其他九位全都来自北京。
别看马季、高英培、师胜杰都是天津人,获奖时却无一人代表天津相声界。
十大笑星名单中,马季、姜昆、李文华、郝爱民、赵炎来自于中央广播说唱团,侯耀文、石富宽来自于铁路文工团说唱团,常宝华来自于海政文工团,高英培来自于全总文工团,师胜杰来自于黑龙江曲艺团。
也就是说,除了北京、黑龙江,其他各地相声界演员竟无一人入选。
要知道,当年的天津曲艺团和沈阳曲艺团可都是人才济济,比较出名的相声演员有马志明、李伯祥、苏文茂、王志涛、金炳昶等,还有体制外的杨振华。
据说,评选结果出来后,马三立曾经问过侯宝林十大笑星里为什么没有天津的,侯宝林只好开玩笑说那就是 孩子们闹着玩的。
其实这个争议也很好解释,北京的演员在全国观众面前曝光机会要远远高于地方演员,而像天津、沈阳这些地方的演员虽然在当地很有名气,甚至不亚于十大笑星任意一人,但放在其它地方,知道的观众就没那么多了,吃亏是必然的。
三是关系圈对评选活动带来的影响
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十大笑星其实都和侯宝林大师有关系。
比如马季、郝爱民是他的弟子,侯耀文是他的儿子,石富宽是侯耀文的搭档,师胜杰当时也刚刚拜侯宝林为师父,成为关门弟子。
常宝华和高英培两人则一直和侯家走得很近,常宝华后来更是收侯耀华为徒,高英培则喊侯宝林为师叔。
赵炎是马季的搭档,姜昆是马季的弟子,李文华则又是姜昆的搭档,所以数来数去,可不都与侯宝林有关系嘛。
由于侯宝林大师在相声界的地位,以及当时马季在相声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想见,除了观众票选外,专家评委肯定在这里面也做了综合考量和权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