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定性)

华峰博客 322

一、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

答:(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问题,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二、简述马克思的物质观及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1)坚持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三、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意义(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2)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3)物质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无差别的统一。

重要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四、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五、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六、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批判地继承。

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七、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表现:(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即: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即: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八、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绝对性:a.任何真理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相对性:从广度上看需要进一步拓展,从深度上看有待于深化

关系:a.二者相互依存b.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c.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九、简述认识论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唯物反映论和唯心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十、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辩证关系:(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统一的关系,即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科学的认识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十一、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条件,是第一位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原因;

(3)外因要通过内起作用。

意义: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内因是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同时外因是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内因是第一原因,要处理好内外关系。

十二、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或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然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能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作用恰恰相反。

十三、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区别: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直接的、形象的;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间接的、抽象的。联系: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十四、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五、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十六、社会基本矛盾及主要依据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主要依据: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十七、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十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②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十九、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十、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1)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消极后果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十一、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又支配商品的流通。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第一,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第二,激励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优胜劣汰,促进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二十二、简述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的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十三、简述产业资本经历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三种循环形式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循环。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循环。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循环。二十四、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根源、以及本质属性表现: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本质属性: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十五、运用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二十六、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剩余价值量/预付总资本

影响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二十七、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十八、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揭示了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的揭示,都离不开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十九、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二者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两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三十、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十一、中国威胁论在思维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及正确方法

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做社会的本源,夸大了人的意识,扩大了矛盾的斗争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对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