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梦想星辰大海的人,对航天领域的关注度自然不低,加上近年来国内航天领域的进展相当醒目,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此产生兴趣。同样是这些年,一家美国私人公司也在航空航方面成就颇多,甚至做到了很多国家以举国之力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由埃隆·马斯克打造的SpaceX。
SpaceX公司在航天层面上没有什么基础性意义的成就,但却对这个产业影响巨大,比如各国先前发射的火箭都是典型的一次性消耗品,而从SpaceX的猎鹰开始,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正式成为了性能指标,让航天发射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人类一直以少量大推力发动机作为重型火箭的动力,猎鹰重型火箭却反其道而行,用大批量小型发动机并联的办法获得了同样推力,并向空间轨道上发射了一辆跑车作为载荷证明,并向全世界加以展示。
再比如,人造卫星也长期被视为高价值、高成本的奢侈品,发射数量也不多,一枚火箭能携带两位数卫星入轨就相当不简单了。但马斯克却让猎鹰火箭一次性向太空中打入几十颗甚至上百颗小卫星。他的很多被视为狂人思想的东西,这些年却真的一步步在实现。
在这里,我们不探讨SpaceX公司技术方面的成功原因,而是有必要解释一个很多人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他的私人公司取得的成就,能够超越许多国家?
从最直接的一点来看,美国NASA的很多人才和技术储备给了SpaceX巨大的帮助,从技术上给马斯克省下了很多时间和成本,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更进一步来想,还要从现代航天产业在各国的定位和发展影响考虑。
航天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起步门槛和人才要求都相当高。在冷战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中,航天技术由于军事价值巨大,成为官方意志的重要投入点。可以说从冷战的太空竞赛开始,直到马斯克的SpaceX进入航天领域之前,各国航天部门都将航天领域视为不惜成本的研究型事业来。
这种做法一方面取得了不少技术积累和突破,但另一方面也让太空探索成为一种烧钱的低回报工作。以航天器的研发制造为例,由于发射任务需求有限,航天器的制造不像现代工业的流水线制造,而是更接近高技术手工业的味道。这样的发展模式,从速度和效率上显然与现代企业很难相比。
如果从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产品策略看马斯克的航天发展,就会发现他的思路简单得多。企业的最终目的盈利,因而就要采用各种手段控制成本。现代企业的产品需要进行消费,而消费品的耐用性也是品质的一环,于是可重复利用就自然而然地纳入到了产品指标中。并联小型发动机的办法虽然未曾有先例,但在IT和制造业领域,这种做法有足够的成功范例可参考,而且现代消费品的标准化制造和品质控制能力,也大幅度改善了产品个体的可靠性。也就是说,马斯克之所以有如此明显的成功,与他将现代企业和工业的常见做法引入航天领域关系重大。
这样想来,马斯克在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也许更接近当年的惠特尼和福特,其贡献与技术关系不大,但却通过管理经营的质变大幅提升了生产力,进而重塑航天领域。未来航天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亲民,而马斯克将是其中不简单的开拓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