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周休息是什么意思(大小周休息的弊端)

华峰博客 297

大小周休息是什么意思(大小周休息的弊端)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

后疫情时代,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快速恢复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重点。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在提案中建议,改革目前的双休日为一三制周假,即一周为大周末公休三天、一周为小周末公休一天,并由单位决定大小周末的次序。如此,每个星期均有相当数量人群迎来三天小长假,此举对拉动消费将带来显著的溢出效应。

集中休假模式弊端逐渐显现

近年来调整每周双休制度被广泛讨论,部分地区也出台了政策或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每周2.5天放假难弹性作息。2020年4月,南京市启动四新行动,也提出培育新消费,打造夜间经济品牌,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认为,目前的黄金周、小长假属于集中休假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休闲消费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对于出游来说,双休日时间较为局促,而集中休假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包括出行压力剧增、出游体验质量不佳等。

一三制弹性周休假,每周都有人过小长假

对此乔旭在提案中建议,为了营造高质量假期,同时发掘假期经济潜力,在全年周休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周末双休日调整为大周末公休三天、小周末公休一天,形成一三制弹性周休假制度。

目前,我国法定假日已达115天,处于世界中上水平。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不宜再增加假日天数,而应侧重优化假日结构。乔旭表示,一三制周休假,周末休息一天和三天交替进行,地方或单位、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小周末构成方式。既保障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呈现出每周都有百姓迎来三天小长假的局面。这种模式将有效发掘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均衡资源利用,同时引导错峰出行,有利于缓解交通、安全等压力。

上世纪90年代曾实施过1+2休假制度

这种大小周末并非是首创之举。1995年5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双休日制度。而作为改革此前每周单休日模式的过渡,曾经在1年左右时间里实施过1+2休假制度,即每逢大礼拜可休息2天、小礼拜休息1天。乔旭认为,作为20多年前1+2的升级版,一三制周休假模式有一定经济基础。

乔旭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一三制弹性周休假的原则性规定,并预先试点运行;充分发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各相关部门修订配套的假期政策,形成各政府层级的协调联动机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规定。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职工轮岗、周休假规划报备等制度;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等假期社会管理工作;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发挥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对休假权益的保障作用。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