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免费)

华峰博客 6.4K

易经前言

《易经》的道理,看起来非常艰深,实际上十分简单,否则凭什么叫做易经呢?

宇宙万象千变万化,可以用错综复杂来形容。在这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宇宙秩序,也就是变化的原则,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免费)

一阴一阳,指的是两个符号。--代表阴,而一表示阳。说它们不一样,就真的不相同——阴是中断的,而阳则是没有中断的。说它们一样,也就真的相同——阳是一小段直线,阴不过是再加上一小段直线,有什么不一样?这就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概念,一个一算阳,再加上一个一,变成--。反过来,一个--是阴,再加一个--,变成----,太多也太密了,干脆连接在一起,不就成了一,便是阳了。于是又引申出事不过三的概念,四太多了,限制在三以内。伏羲氏只画三画卦,不画四画卦,影响到后代子孙,谨守无三不成礼的原则。

用现代的话来说,用0(阴)和1(阳)两个数字,在电脑上玩排列组合的游戏,相当于伏羲氏当年用--(阴)、—(阳)两种符号,玩排列组合的游戏。每卦由三个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有--和一两种可能,于是出现八种不同的组合,那就是☰、☷、☴、☲、☱、☳、☵、☶,即为八卦。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

伏羲氏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一群人的代表,我们不必管它,留给考古学家去伤脑筋。甚至于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那时候的人类还没有取名字的习惯,也不干我们的事。

我们只知道,伏羲氏画卦,目的或许是为了造字。透过占卜的符号游戏,来推行识字教育,没有把神搬出来,说神是一切的主宰,使我们得以进入人本位的大门,却没有神本位的想法——中华民族有信仰而没有宗教,和《易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于神的认识,相对也很单纯,觉得神奇、神妙、神灵、神明,并没有太大的威势,只要敬而远之,便可以相安无事。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免费)

我们把道看得比神更重要。《易经》指出:道有天道、人道、地道。人居天地之中,必须顶天立地,上半身依天道,下半身重地道——下学地道的种种知识,以求活命,上达天道的精神修养,来提升人生的价值。道至少有三种层次:最高是不可说的,其次是很难说的,还有可以说的。可以说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为秩序、规矩制度、法则。

在伏羲氏的时代里,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伏羲氏借由观察大自然种种景象,采用一阴(一)一阴(一)两个符号,将人类比较熟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种景象,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与必须保持的秩序。从共同认可的法则中,建立起若干制度,实在有很了不起的贡献。

周文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人民无辜受苦,唯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遭受扭曲和破坏而逐渐丧失或造成错乱。于是把八卦两两相重,两个单卦重叠起来,成为六十四个重卦。八八六十四,同样是排列组合的必然结果,一个不能多,也一个少不了。

他把毕生累积的宝贵心得和难得经验,透过卦辞和辞,分别加以注解,利用大众关心未来变化,又喜欢趋吉避凶的心理,设计出一套占笼的方法,一方面掩饰自己的用意,逃避纣王的迫害;一方面也经由大家的占卜,推广宇宙秩序的观念,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周朝创立之后,设置正式的占笼官员,每遇国家大事,便占卜成卦。相当于向君王作一次政治哲学的专题报告,也促使大家对天人合一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苦心,令人由衷敬佩。

孔子生长在混乱的春秋时代,对于乱臣贼子的不守秩序,十分厌恶;看到暴君污吏的横征暴敛,更是深恶痛绝。于是根据《鲁史》而作《春秋》,目的在使乱臣贼子心生畏惧而改变作为。但是作《春秋》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情,孔子不是天子,恐别人说他僭越,所以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感慨。后来他研究易理,既欣赏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方式,又担心占卜被误用,搞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迷信——盲目接受占卜的结果,等于放弃可贵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有负面的影响。这才为《易经》作传,希望把《易经》的道理,说明得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孔子生时,距离周文王重卦,已经有五百年之久。种种变迁,使他不得不说出一些和卦辞不一样的话。他的重点,在把宇宙秩序和人生规律,更加紧密地连结起来,并且加强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趋吉避凶能否有效的根本要素。后人把这些注解《易经》的传,称为十翼。因为一共算起来,刚好有十种。好比为《易经》添加了十只强有力的翅膀,从此振翼高飞,可以发挥大用了。我们把易理的弘扬,当做大用;而将占卜的功能,看成小用。希望大家多多研究易理,透过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来掌握未来的变化,寻求趋吉避凶的有效途径。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在线阅读免费)

象就是现代常说的现象,数代表我们十分重视的数据,而理便是依据现象和数据,推论出背后的道理。说出为什么会这样,而又必然产生哪些后果,我们现代把这种过程,叫做推理。

推理和占卜,其实可以联合运用。资讯充足,数据准确时,当然方便推理。若是资讯不足、数据缺乏,而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或者左右为难,以致摇摆不定时,便可借由占卜,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对寻求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平衡点,很有助益。

前述针对《易经》的介绍,是不是完全符合真实情况,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其实,经历如此漫长的岁月,对于历史的真实状况,恐怕谁也没有把握。作为一个忠诚的易理实践者,我们只是按照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把它推论出来,为易学的传承略尽一份微薄的心力而已。

历史看似一、二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却是当代所有的人共同撰写出来的。我们正在写历史真正的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写一部分的历史,把它叫做共业,并没有什么负面或者神秘的意味。

易学经过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贤人,接棒跑了三千五百多年,才有辉煌的成果。孔子以后,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有志之士,前仆后继,不断地研究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有许多对易学怀抱热忱的中国人,由于看不懂、听不明白,也想不通《易经》的道理,不得不望易而兴叹,与易学擦身而过。

近四百年来,西方文化成为引领世界的主流。炎黄子孙误以为把易学束之高阁、抛诸脑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如今冷静下来,权衡得失,才发现由西方主导的结果,竟然是浪费地球能源、破坏自然生态、漠视社会正义、欺压弱势族群。这才猛然觉醒,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古老的《易经》?能够经历如此久远的岁月,还有后代子孙舍不得丢弃,是不是另有一番道理?廿一世纪是易学的世纪,我们恭逢如此难得的机会,抱着班门弄斧何德何能的惭愧心态,尝试做出人人看得懂的易学丛书,深切盼望各界先进朋友,不吝赐教为幸。

曾仕强、刘君政(谨识于台湾师范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