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天还暑,北京时间2022年8月23日将迎来处暑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50度。处暑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秋收作物成熟得特别快。
处暑即出暑,表示炎热的天气即将离开,但是暑气并没有完全消退,我国多地会出现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那么今年处暑后还会热多久?
处暑后天气还会热多久?我们可以从2个角度来分析
一、根据太阳的直射点来进行分析
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白昼时间越来越短,黑夜时间越来越长,但是处暑时节太阳的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太阳辐射的热量依然很大。此外,处暑时节三伏天才近尾声(三伏天一般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三伏天地表积蓄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消退,因此我们依然会感到很炎热。
老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后副热带高压虽然在继续南移,但是它的活动轨迹还不稳定,南移的副热带高压会突然北抬,会导致温度忽然回升,因此处暑后往往会有炎热的秋老虎天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降到22℃以下时才算进入凉爽的秋天,这一时间往往要在秋分节气前后,此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
补充: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10℃以上时,才算进入春季;而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22℃以上时,才算进入夏季;而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以下时,才算进入秋季;而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降到10℃以下时,才算进入冬季。
二、根据处暑当天的天气来判断处暑后热不热
我国是文明古国,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在我国上千年的农耕文明中,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关于处暑的农谚,这些农谚是我们老祖宗劳动生产经验的总结,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这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到白露低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处暑节气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水就会比较多,河水会上涨;反之,如果处暑这天不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出现持续的晴朗天气,雨水会比较少,土壤会比较干旱,这种高温少雨的天气往往要在白露节气完才会结束。
农村老话还说处暑落一沟,连绵细雨滴到秋,说的就是如果处暑这天下雨,并且雨势不小(落一沟表示雨水大),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农村还有句老话叫处暑无雨干断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处暑这天没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会非常少,很可能发生旱灾。干断江虽然有点夸张了,但是间接地表明出现了持续性的高温炎热天气。
通过以上3句农谚我们不难发现,按照老祖宗的生活经验,处暑这天如果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会比较多,反之会比较干旱。
那么处暑期间下雨好还是天晴好?老话说立秋下雨万人喜,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时节农作物进入生长后期,此时天晴非常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农作物的籽粒会更加饱满;此外,处暑时节农作物开始陆续收获,天晴便于人们从事劳动生产,因此理论上来说处暑下雨是好事。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有涝的地方,也有受旱的地方,对于那些受旱严重的地区肯定盼望着下雨。
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秋后下雨表示有北方的冷空气入侵,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一次一次的秋雨就表示冷空气一次一次地南下,气温就会一次次地降低,当下了多次秋雨后我们就需要穿上棉花防寒了。
上面已经说了,处暑下雨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多,雨水多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天气会比较冷凉。
补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同样有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说明有来自海洋的暖空气在入侵,多次春雨过后就意味着暖空气占领了原来被冷空气盘踞的地面,天自然就会越来越暖和。
根据老祖宗的生活经验,处暑不但能预测接下来的旱涝,而且还能预测冬天冷不冷?农谚说处暑热死牛,立冬冻成狗,说的意思就是如果处暑这天气温炎热,那么到了立冬时节气温会明显比往年低,冬天会很冷。其中冻死狗虽然有点夸张,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气候的寒冷程度。
总结,处暑天还暑,炎热在中午,处暑后气温并不会很快降下来,中午我们依然会感到很炎热,真正秋高气爽的天气可能要在秋分节气后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