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书《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这句话既寓意着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也传达出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写照。
岳阳楼记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断齑画粥,安于贫乐
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命并不好,两岁时父亲范墉去世,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朱文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一直以朱说这个名字行世,对自己的身世毫不了解。
继子的身份,让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毫无快乐可言。但生活的困顿却抵挡不住他对知识的渴望,在母亲的教导下,如饥似渴地学着各种知识,《宋史》称他少有志操。
某次,他劝朱家兄弟不要挥霍浪费,结果人家怼他:我自用朱家钱,与你何干?
范仲淹一脸惊愕,这才了解到自己本姓范,籍贯苏州。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知晓自己凄凉身世的范仲淹,感伤过后擦干眼泪,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投师当时的大学者、教育家戚同文门下,日以继夜地奋发图强,即便是冬季,他也会以冷水洗面进行刺激,以保持头脑清醒。
期间生活清苦,却不改其乐。因食物供给不足, 为维持生计,他每天都会熬一锅粥,搁一晚上,待粥凝固成块后,拿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充作主食。佐菜吗,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算完事。将粥块加热一下,就着咸菜送入口中,就是一顿美餐。后世传为佳话的划粥断齑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此事有多种说法,这里从《宋史》所载)
划粥断齑,图片来自网络
当地官员听说了他的事迹,特地派人给他送吃送喝,以示鼓励。范仲淹一概谢绝,表示一但品尝了美味,以后对着白粥腌菜就难以下咽了。
宋太祖赵匡胤对科举制度的革新,打破了阶层限制,为寒门弟子打开了上升通道。范仲淹恰好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光,是自己的刻苦有了获得回报的途径。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荣登金榜,由寒门子弟一跃而成进士,得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因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就此归宗,恢复范仲淹之名,其母朱氏则早在任官之初就被接到身边进行奉养。
刚正不阿,不畏强权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经过调查发现当地的海塘年久失修,经常危及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本不是他职责范围所应管的事,可他却秉承一颗公心,主动上书请求重修海塘。朝廷为此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海塘重修工程。其后,这条海塘被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与岳阳楼,图片来自网络
天圣五年(1027年),因母丧丁忧于应天府,南京留守、知应天府晏殊,请他出山执掌应天书院。在位期间,他以身作则、勤勉督学,使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夯实了其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或石鼓书院)并称四大书院的地基。
即便此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底层官员,当下还是个丁忧在家的在野人士,却从未熄灭心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辉理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才能让国家强盛。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先忧后乐思想的锋芒初现。
同年,经由宰相王曾及晏殊的举荐下,被征召入京,出任秘阁校理这一专司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的官职。官位虽然不大,不过至少是升为了京官,能有机会面圣了,一个刚正不阿的孤臣形象就此诞生。
天圣七年(1029年),不顾有恩于他的晏殊的劝阻与反对,一意上书要求秉政的皇太后刘娥归政于已然成年的宋仁宗。当唐吉歌德是要付出代价滴,结果自然是毫无意外地被扫地出门,调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通判。
明道二年(1033年),刚调回京出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先是强迫宋仁宗遣使视察、安抚灾民。当年冬与郭皇后有隙的宰相吕夷简,借郭皇后误伤仁宗一事,发起废后。认定此事大为不妥的他当庭与吕夷简对喷,将对方驳得无言以对。公然顶撞宰相,自然没有好果子吃,回京不足半年的范仲淹又被外放为知睦州。
景祐三年(1036年),上年再次因功回转京城的他,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惟私,再次对宰相开火。他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此时范仲淹的同情者已然众多。于是乎双方围绕用人问题,攻讦不断。在宋仁宗的干预下,最终以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出京,吕夷简罢相,朝廷下诏禁止朋党而告终。
不足十年间,三次大起大落,看得旁人心惊胆战。为此身为好友的梅尧臣作《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
范仲淹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他却从不怯懦,亦不后悔。回作同名的《灵乌赋》,斩钉截铁地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尽显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
临危受命,震慑西夏
宝元元年(1038年),夏国王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正式与北宋决裂,为逼迫北宋给予西夏平等地位,屡屡犯边。
康定元年(1040年),李元昊亲率大军攻宋,在三川口一举击溃宋军主力,随即迫近西北军事重镇延州(今陕西延安)。
边事吃紧朝廷再次想起了范仲淹,将召他回京,晋升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
三川口之战后,延州外围堡寨多被西夏夺取,夏军旦夕之间就可直插到延州城下,严重威胁到大宋西北地区的战略安全。刚上任的范仲淹迎难而上,主动请知延州,获朝廷批准,出任边防主帅。
到任后,他一改军队旧制,将手下的一万八千兵马,分为六部,每部置一将,施行分部训练,并以敌之寡众灵活出兵,令其轮流御敌。并培养和重用狄青、种世衡等有才干的将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两宋时期文尊武卑,文臣大率都看不起赳赳武夫,动辄打骂、降罪,范仲淹却不在此列,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就对他很是器重,亲自授之以《左氏春秋》,告诫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受此器重,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终成一代名将,并成为北宋以武将任枢密使的第一人。
针对外围被西夏控制的现实,他多次顶住朝廷的压力,根据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采用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配以训练有素的延州西军,以小踏步前进的方式,将战线推回到横山一线,使延州转危为安。
《三朝名臣录》引《名臣传》云:仲淹领延安,养兵畜锐,夏人闻之,相戒曰:‘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戎人呼知州为老子,大范谓雍(注:前任延州知州范雍,对三川口之战负有领导责任)也。
范仲淹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好水川之战前,他认为战机还不成熟,坚决反对夏竦出兵伐夏之议,然而夏竦一意孤行,致使宋军损兵折将再输一城。夏竦贬为豪州通判,范仲淹也受牵连,降为耀州知州。
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夏主李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双方会战于定川寨,宋军第三次大败。获胜之后,李元昊继续挥师南下,兵锋直指关中,陕西大震。关键时刻,时任庆州知州的范仲淹领军,从邠州、泾州出发来进行援救,夏军问讯撤出边塞。
战后,宋仁宗欣赏范仲淹军事才能,加封他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旋即升任陕西路安抚使。龙图老子的声名在外,宋夏交界地带的各部羌人闻讯纷纷前来归附,西军名声大振。
《宋史·范仲淹传》称: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也即范仲淹到任后,直至庆历和议,李元昊向北宋称臣,西夏军队都不敢再轻易入犯。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范仲淹足能当之。
迎难而上,主持革新
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采用增设官位、增加办事环节等方法,以图让百官的权力相互制衡,军事上改唐代府兵制为招募制,用以安置流民等社会不安定人员。如此一来国家的人力成本和行政成本大幅度抬升,冗官、冗兵、冗费这困扰有宋一朝三百年的三冗问题就此诞生,由此又导致积贫、积弱这两积。三冗两积引起对外用兵特别是对西夏用兵屡战屡败,而这又反过来加重三冗两积。
宋仁宗赵祯赵官家,这位北宋第四任皇帝心地善良,性子也好,可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位好好先生,搞清楚导致国家积弱根源后,他打定主意要对三冗两积发起攻势。
宋仁宗想改变现状,但他是皇帝,应当垂拱而治,以展现官家应有的谦谦风度,同时也需要找好合适的替罪羊,以便必要时候丢车保帅。总之在改革一事上,他是不可能赤膊上阵,亲自冲锋陷阵的。
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告一段落,国内迎来难得的和平时期,觉得改革正当其时的宋仁宗召回范仲淹,任命其为参知政事(相当于主持工作的常务副相),授予他开天章阁,召对赐坐,给笔剳,使疏于前等恩遇。
当是时,朝中各种势力错根盘节,宋仁宗又是典型的耳根子软。所以范仲淹对改革的前景并不看好,直言: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
但架不住皇帝有个赐专座,又是给予笔墨伺候的超高礼遇,加上他也看不惯那帮暮气沉沉的老油条子,感动之下毅然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架势,勇挑重担。
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改革主张。十件大事,除了改革军制争议太大,其他的都被采纳了。
范仲淹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整顿吏治,限制冗官以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的核心。为此在任免官员时,范仲淹但凡发现有不称职的,绝不姑息的将其一笔勾去。
同为革新派成员的富弼见此不无担忧地说:一笔勾下去,就会有一家人痛哭啊。
范仲淹的回答很简练、很直白,也很不留情面: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路为宋代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
如此做法,自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噬,从一开始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随着改革的推进阻力越来越大,当年范仲淹毫不退缩,好在有宋仁宗的黑哨护佑。
常规手段奈何不得范仲淹的反对派,终于祭出了大杀招——指着革新派成员结党。臣子结党是宋仁宗最讨厌的行为,关键时刻欧阳修这位革新派大佬,又闹幺蛾子,挥毫写就《朋党论》给反对派送上了一记神助攻。
《朋党论》一出,天下为之侧耳,庆历革新也宣告终结,革新派纷纷被踢出朝堂。其中范仲淹被罢相,贬为邠州知州。欧阳大佬也被赶到滁州,当他的醉翁,写他的《醉翁亭记》去也。请范仲淹给岳阳楼作文以记之的滕宗谅(字子京),也因此被贬到岳州,开启修重修岳阳楼的工程。
创立义庄 泽被后世
从参知政事变回地方官,落差可谓是一泻千里,然而范仲淹并未埋怨消沉,也未消极怠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他此时心境的写照。
庆历六年(1046年),因身体问题,他由邠州调任邓州,在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名声有口皆碑,设立花洲书院,使邓州文脉大振。朝廷一度欲将他调任荆南,邓州百姓殷切挽留,最终被留任。
花洲书院,图片来自网络
皇祐元年(1049年),转任杭州知州。次年两浙大饥,范仲淹在常规的发粟救济之外,创造性地大胆采用大兴公私土木,纵民竞渡,主动提高谷物价格引导商贾输粮这荒政三策,成功的保证了杭州的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史载:是岁两浙惟杭州民不流徙。
调任杭州时,范仲淹年已六十有余,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遭其严词拒绝,然而旋即他出资又在苏州购买良田千亩。不是说不买吗,怎得自己就买上了?这是不是想做那啥,立那啥啊?
非也。同殿为臣的富弼给他写的《范文正公行状》中,提到:在杭,尽以余俸买田于苏州,号义庄,以聚疏属。
原来,他购买良田,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用作奉养范氏族人,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供范氏族人聚族而居的义庄。此举开中国古代非政府慈善机构——义庄的先河。
千亩良田是笔巨大的财富,为防止不肖子孙在其中作奸犯科,他作《告诸子及弟侄》一文,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为官的初衷,并告诫亲族: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敬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并作《六十一字族规》《家训百字铭》等家训族规,通过以身作则,砥砺家风,使得范氏家族成员以清廉、奋进闻名于世。
为保障义庄正常运转,范仲淹又亲手订义庄规矩十三条,规定义庄运作的基本原则,包括米绢钱发放的对象、数量、方式、管理、监督等事项。
办完这件大事以后,他拖着年迈体弱的身躯,继续奔波大宋官场,为大宋的政治清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途中逝于徐州。
小结:
范仲淹的一生,可以说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格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畏强权、不阿于上,以秉持着强项直臣的治世态度,行走于官场,关键还能力超群,下马能治国,上马能安天下,每任一职都有所建树,以至于所到之处,土人多有为他立范公祠以资纪念。
范仲淹像,图片来自网络
相对于他显赫的功绩,个人生活却显得十分平淡,甚至令人颇感悲悯,先忧后乐是范仲淹思想的精髓,然而那个乐字似乎从来就不曾跟他结缘,反倒是那个忧字却像狗皮膏药一样一直紧紧地贴着他。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的早逝是他一生的遗憾,《告诸子及弟侄》一文中就有所述及。忠心为国,却换来数起数落,临终都没能重新回到朝堂歇歇。为官数十载,家底丰厚,却安于清贫,将所有俸禄全都投在了奉养范氏一族的范氏义庄,蔡襄称他公薨之后,独无余资。
1052年范仲淹逝世, 1127年北宋灭亡,1279年南宋灭亡,1368年元朝灭亡1644年明朝灭亡,1912年清朝灭亡,而他一手创设的范氏义庄,终结于民国末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他的苦心造诣,增强了在苏州府聚族而居的范氏族人,抵御人为、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范氏族人的繁衍昌盛,使得范氏家族在此后的近千年间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也创下了一个历经近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的不朽传奇,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范文正公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