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派[关于青年派的基本详情介绍]

自古以来文死谏,武死战。若文人没有如炬的目光与先知的灼见,自然只能与世浮沉。若文人无骨,纵能明是非、别善恶,而没有爱真理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胆量,遇着左右为难的事,也只好依违两可。《新青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催生亦是成就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批大师,套用娱乐圈的一句话就是:神仙打架的年代,打架的导火索就是这本《新青年》。

在新文化运动中立过汗马功劳的《新青年》,原名《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1916年1月改名《新青年》,陈独秀主编,年底迁到北京。蔡元培长北大后,于1917年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继续发行,并得到了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人的大力支持,1922年休刊,前后只短短的七年,可谓英年早逝。但这份刊物以它独特的风格名动中国,得到许多青年的热烈追捧,当然也遭到八面非难,主编陈独秀不得不在1919年1月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之辩护。

笔者看来《新青年》的主要成就在于以下几点:

一、《新青年》直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成就一个历史的转折

新文化运动之前,陈独秀是一位激进的革命党,曾经和蔡元培一起在上海研制炸药,密谋炸死清廷主要领导,发动革命。后来民国建立了,可胜利果实却很快被北洋军阀窃夺,革命者又发动了二次革命,仍然是无情的失败。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流亡日本,痛定思痛后,陈独秀终于认识到,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国民素质太低,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只有改变思想,只有唤醒沉睡的群众,国家才有救亡之道。于是决定创办《新青年》,在《新青年》创刊时,陈独秀就申明: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由此,他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始了改造国民思想的战斗,并且他坚持二十年不谈政治,而是用一种文化来改造国人的思想,要集中精力搞文化宣传,

《新青年》杂志,对青年提出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要求。紧紧围绕着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新与旧的命题展开,为新的道德伦理鸣锣开道,为现代的新文化元典搭建了个启蒙的思想平台,提倡并且尝试写作白话诗文,从而开启了一场试图在文化思想层面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运动,犹如一道春雷,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青年在这场运动中深受影响,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奋起反抗封建主义,破除礼教,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这是千年之未有的新变革、新局面。《新青年》不仅教育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思想,而且在妇女问题、文艺研究、国粹、国民性等方面展开讨论,这是在当时其他杂志上所没有的内容,既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而且在当时极大的开阔了中国青年的眼界和见识,各种思想在这个平台涌现,可以说是《新青年》孕育了五四运动,促成了历史的转折。

二、《新青年》将中国近现代文学推向高潮,成就了民国之后再无大师的永恒时代

民国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更有大师已远去,民国之后再无大师之说,笔者认为,其中重要推动因素非《新青年》莫属。随着《新青年》的创刊,引起了思想界的大讨论和新旧两派的文学争论,最终无论是新文化派还是复古派都成就了一批大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和文学思想之大冲撞大爆发。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就有:

1.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也得到了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其代表人物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胡适、高一涵等文学泰斗,同时也刊登过瞿秋白、俞平伯﹑康白情﹑沈兼士﹑沈玄庐﹑汪静之﹑陈衡哲﹑陈建雷等文章,堪称是一代大师的群英会。也成就了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2.以《新潮》等刊物为代表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支柱。1918年创刊的《新潮》,受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影响催生了青年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顾颉刚、俞平伯等人,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师长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的第一个学生社团--"新潮社"之刊物,《新潮》以民主、科学精神为武器,从一开始就举起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旗帜,发表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文章,《新潮》对新伦理、新文学的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后期这些青年学生皆成为出类拔萃的一代人杰,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耀眼的人物,所释放的能量,对中国近现代学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它还有: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毛泽东等人主编的《湘江评论》等等系列刊物。

3.以《学衡》杂志为代表的学衡派、复古派大师云集唇枪舌战中推进文化革命。1922年吴宓、刘伯明、梅光迪、胡先骕等一帮志同道合的留美学者共同创办《学衡》杂志,时人称之为学衡派。梅光迪曾在《学衡》创刊号上发表战斗檄文,引春秋时楚国申包胥对伍子胥说的话,子能覆楚,我必复之,准备与《新青年》周围的陈独秀、胡适、周豫才(鲁迅)等另类文化派来一番鏖战。

很快云集了一群文化精英与宏通博学之士,除了吴、梅与胡先骕三人,尚有刘伯明、吴芳吉、刘扑、易峻、曹慕管、张鑫海、李思纯、浦江清、张荫麟、赵万里、郭斌酥、马宗霍、汤用彤、黄华、萧纯棉、柳诒徵、徐则陵、张其昀、王焕酥、徐镇颚、束世澂、向达、刘永济、刘盼遂、林损、王易、王浩、黄节、刘善择等。另外还有大师级人物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均为《学衡》撰稿人,其阵营与声势可谓浩大壮观。

陈独秀《新青年》创刊人

其后的十余年间,学衡派与陈、胡领导的《新青年》派展开决战,两派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争论都围绕着这一个大的战线展开,即如何对待祖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一概打倒,还是甄别优劣,优者保存继承,劣者扬弃的问题;对西洋文化是盲目崇拜,臣服在地,全盘引入,还是有区别地明白辨析,审慎取择,供我所用的问题。推动了一个时代大师的形成。

但不管是后来的《学衡》作为围剿《新青年》的主力刊物,还是后来的傅斯年发起的定位为与《新青年》抗衡《新潮》其影响力均不如《新青年》,《新青年》可谓越挫越勇。

三、《新青年》后期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让在无政府主义、还是效仿美国实用主义道路徘徊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新青年》话语体系也逐渐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1915年到1918年以前的《新青年》杂志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918年以后,由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知识界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青年》营垒的组成变为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所主持。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Bolshevlsm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较早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革命色彩更为明显,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1919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130余篇,已实际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小组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对社会主义革命取到深远影响。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之一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做历史的角度来反观《新青年》,可以说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同时知识分子更要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历史每到一个社会大动荡、大混乱的转折时期,世间作孽者制造的种种不平与罪恶,纵观历史除陈胜吴广起义外,最先发起反抗的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时势造英雄也好,乱世出枭雄也罢,但如果没有如炬的目光与先知的灼见,纵能明是非、别善恶,而没有爱真理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胆量,遇着左右为难的事,也只好依违两可,自然只能与世浮沉。

转载注明出处:华峰博客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